徐昕主编的《调解(中国与世界)》力图有所进展。在总结和反思数千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调解实践的基础上,从法学、政治学、社会人类学、经济学等跨学科视角出发,着力提升调解的理论研究水平,并立足本土资源,借鉴域外经验,为中国调解制度的完善指明方向,从而促进调解发挥更大的作用。全书分为调解的理论框架与历史考察、比较法视野下的调解、调解的中国经验、调解的制度完善四编,共二十五章。
前言
第一编 调解的理论框架与历史考察
第1章 调解、实践与经验研究
第2章 调解实践的理论化:从概念到哲学
第3章 回到调解?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局限
第4章 “调解优先”的反思
——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
第5章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人民调解
第6章 政府推动型人民调解的制度转型(1931~2010)
第7章 逆法而动
第8章 民国时期的调解制度
第二编 比较法视野下的调解
第9章 台湾地区的调解:比较与借鉴
第10章 香港特区的调解:比较与借鉴
第11章 美国的调解:比较与借鉴
第12章 美国的行政调解:基于EEOC的经验
第13章 法国的调解:比较与借鉴
第14章 法国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
第三编 调解的中国经验
第15章 人民调解的中国经验:类型化考察
第16章 权力网络中的村落调解组织
第17章 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人民调解
——以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为个案
第18章 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及其运作
第19章 法官如何调解及其行动逻辑
第20章 基层法院调解动因的实证分析
——一种调解中心主义的司法过程?
第21章 “调判结合”的困境
——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
第四编 调解的制度完善
第22章 《人民调解法》的不足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再完善
第23章 人民调解的“广安模式”
第24章 调解的传统与创新
第25章 迈向社会自治的人民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