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记》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作品,此书获得“意大利儿童读物中最美的书”和“意大利儿童读物的杰作”等美誉。
科洛迪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故事的小主人公匹诺曹的形象,把他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光彩,并使之保持了内在的统一性。小说一开始就宣告了他不平凡的诞生。他是大自然之子,是木匠杰佩托用朋友送的一块极具灵气的木头做成的一个木偶,他像个精灵,充满生气,轻捷活跃,能跳舞,会剑术。他又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时常会做出通常的孩子想都想不到的种种令人惊奇的事情来。当然,匹诺曹是个木偶孩子,他也有着木偶的特点。他晚上睡觉把脚搁在火盆上,早晨醒来,他的双脚已经被烧焦了。他一不留神掉到了水里,但却不会沉没,立马就会浮起来。
《木偶奇遇记》由卡洛·科洛迪编著。
《木偶奇遇记》讲述了:
杰佩托非常想要一个儿子,所以他用木头雕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偶人,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匹诺曹。可是匹诺曹却不想做个中规中矩的孩子——比如乖乖上学,乖乖听父亲的话。他想要过刺激和冒险的生活,于是一转眼便卖掉了自己的课本远远地逃离了父亲。
匹诺曹最终发现,真实的世界也许每个角落都充满刺激和冒险,但也到处都埋伏着危机。“玩儿国”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新奇有趣。最终,通过会说话的蟋蟀、蓝仙女和杰佩托的帮助,匹诺曹终于懂得,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犯错不要紧,更要勇于承担,尽力弥补。
自1883年首次出版至今,匹诺曹的冒险故事已经成为经典,能给全家人带来欢笑与喝彩,配合格里格·希尔德布兰特摄人心魄的精美插画。一定能在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心里留下深刻的记忆。
第一章
在开始这个故事以前,我要非常负责任地告诉我的小读者,如果想听“王子与公主”、“天使与魔鬼”或者“勇士与英雄”之类的童话传说,那你还是绕道吧,因为接下来我要讲的故事,和上面提到的人物没有太大的关系。故事的主人公,只是一块有点笨笨傻傻呆呆的木头。
没错,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块木头。它不是什么上等的名贵木材,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柴禾。没准冬天生炉子时,你还见过它摸过它呢!
要说这块木头唯一有什么可说的地方,就是它现在正安安稳稳地躺在老木匠的木匠铺里。老木匠的名字叫安东尼奥,可大家更喜欢叫他另外一个名字——樱桃师傅。难道他很喜欢吃樱桃吗?小读者一定会好奇地问。当然不是啦。因为他的鼻子总是红红亮亮的嘛,就像一枚熟透了的樱桃。
好吧,赶紧言归正传,开始我们的故事。别问我樱桃师傅和那块烂木头到底是怎么凑到一块儿的,反正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这块木头就来到了樱桃师傅的木匠铺。
“多棒的一块木头啊!”樱桃师傅一眼就发现了地上的这块小木头,乐呵呵地说,“正好能做一条桌子腿。”
樱桃师傅拿起锋利的斧子,说干就干。“先把树皮砍掉,然后把它削成长条,再用刨子打磨……”樱桃师傅低声嘟囔着。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当他要砍下第一斧的时候,房间的不知道哪个角落,飘来一个细细小小的声音:
“好疼啊,轻一点行吗?”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老实又心地善良的樱桃师傅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的手臂停在半空中一动不动。
好一会儿,我们的樱桃师傅才回过神来。他赶紧转着眼睛朝四周望,想看看刚才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很可惜,什么人都没有看到。樱桃师傅不死心。
“难道在桌子下面?”他弯下身子直往木工桌底下瞧,可还是什么人都没有。
“再看看柜子里!”樱桃师傅鼓足勇气,心里默念着“一、二、三”,呼啦一下打开柜子。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啦!柜子明明就没打开过,里面什么人都没有。“装锯末的筐里也没有,窗外也没有,都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樱桃师傅又开始一个劲地嘟囔了。“哦,我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地摸了摸自己红彤彤的鼻子,“幻觉,一定是幻觉,肯定是幻觉。那声音一定是我想象出来的!”
樱桃师傅拿起斧子接着干,朝着小木头重重地砍了一下。
“真的好疼啊,哎呀!”还是那个细细小小的声音,但这次带着哭腔,听上去好痛苦哟!
这一回,樱桃师傅是彻头彻尾被吓到了!他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太紧张,眼睛睁得大大的,就像金鱼眼一样,嘴巴一张一合,拼命咽着口水,但哪里还有口水啊!可怜的樱桃师傅呀,看看手里的斧子和小木头,脸色自得像一张纸似的。
刚缓过神来,他又结结巴巴地嘟囔开了。可是由于害怕,说话时还是哆哆嗦嗦的:“房间里谁都没有,这奇怪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我的木匠铺里根本没有看到其他人啊,难不成是这块木头像小孩子一样,会哭会闹?”这个可笑的想法一提出,樱桃师傅就第一时间把它“否决”了。“这绝对不可能嘛!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用来烧火生炉子还差不多,没准还能煮一锅又香又浓的好汤……”
樱桃师傅开始自顾自地碎碎念:“难道木头里面藏着什么人?还是哪个冒失鬼开玩笑吓我?要是真这样,他可要倒霉了!我这就教训教训他!”
木匠师傅一发威,整个木匠铺也要抖一抖!只听“咚”的一声,那块可怜的木头被樱桃师傅毫不留情地丢到了墙角。然后,他缩在一边屏住呼吸,想听听是不是会有埋怨的声音。一分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五分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再等十分钟,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好吧,好吧,看来我真的是老了。”虽然说话声音听上去有点发虚,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摸了摸自己的红鼻头,勉强地笑笑,“那奇怪的声音,一定是我的想象。算了,还是接着干我的活吧……”
别瞧樱桃师傅嘴上这么说,其实他心里怕得要死。为了给自己壮胆,他干脆哼起了小曲:“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这歌声又抖又尖,简直比驴叫还难听。
“鬼吼鬼叫”了好一会儿,他把墙角的小木块又捡了起来,然后拿起刨子,想把木头刨光。可就在他来回刨的时候,那让人害怕的一幕又再次重演——还是那个细细小小的声音,这次不是哭腔,也不是乞求,而是脆生生的笑声。
“呵呵,别刨了,弄得我身上好痒啊,哈哈,好痒啊!”
可怜的樱桃师傅,这次的笑声是如此清晰,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再说服自己说“这只是幻觉”。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被雷电击中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只听“扑通”一声,我们的老木匠重重地摔在地上——他被吓得晕了过去。
当樱桃师傅再次醒来,已经是好几个小时以后的事了。他惊魂未定地瘫坐在地上。他那原本胡子拉碴的脸,看上去变了形,就连那几乎总是红色的鼻头,也变成了惨兮兮的青色。看来,我们的老木匠这次真是吓得不轻啊!
P2-5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圣经》和《可兰经》,《木偶奇遇记》是拥有读者最多,销售量最大的作品。”
这是意大利著名学者达妮埃拉·马凯斯基教授潜心研究《木偶奇遇记》数十年之后,作出的一个相当权威又十分惊人的论断。
的确,自《木偶奇遇记》问世以来的100多年时间里,它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在意大利的所有文学作品中,《木偶奇遇记》是最有名和最受人喜欢的一册。主人公匹诺曹的名字在意大利,就像孙悟空和猪八戒在我们中国一样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1881年7月,科洛迪在意大利《儿童报》上,分期连载了一个儿童故事,广受好评。1883年又出版了单行本。这就是他的杰作《匹诺曹的冒险经历》。这部作品传到中国,最早的中文译本把它翻译成《木偶奇遇记》,这个译名朗朗上口,所以约定俗成,流传至今。
《木偶奇遇记》讲述的,是一个没有主见、没有头脑、没有责任心的小木偶逐渐成长,逐渐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的故事。作者科洛迪用极大的热情,塑造了主人公匹诺曹的形象。故事一开始,就宣告了他的不平凡——他是杰佩托用一块木头做成的木偶!他是自然的孩子,所以像个精灵一样,充满生气、天真无邪,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同时,他又有着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的毛病:顽皮、任性、头脑简单、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特别是喜欢时不时撒点小谎,可每次一撒谎,他的鼻子就会变长一大截,成为“长鼻子木偶”。
匹诺曹的自以为是与淘气,为他带来了欢乐和希望,但也带来了苦恼和失望。他离开爸爸离开家,自个儿去闯荡世界,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遭遇了悲喜交加的各种灾难,犯了很多错,吃了不少亏。匹诺曹没有好到无可挑剔,也没有坏到无可救药,他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孩子一样,虽然聪明伶俐、心地善良,但是缺点多多,坏毛病一大堆。匹诺曹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既亲切又可爱。
作者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头脑去思考,借助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带我们跟随匹诺曹的脚步,一同游历了这个妙趣无穷又奇幻生动的童话世界。
正因为如此,《木偶奇遇记》自从问世以后,赢得了意大利乃至全世界小读者的喜爱,匹诺曹也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童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