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西往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蓉//黄炳文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蓉、黄炳文编著的这本《海西往事》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主人公唐玥与马铮在新兵连相识。马铮退伍后,在市区组建了一家野外生存特训营。唐玥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时,救下了因参加野外救援不甚掉落山崖的马铮,两人产生了感情。唐玥退伍后,也来到野外特训营,和马铮及几个老战友,开启了一段精彩无限的新人生。

内容推荐

从50年前沸腾海西前线的那场炮战,到50年后荡击海疆的青春之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海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过怎样的一幕幕活剧?此岸彼岸,承载了多少沉重的历史春秋?

作者黄蓉、黄炳文以真实的军营体验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再现了大历史变迁中海西的社会经络、军旅亲情。笔墨之间,处处触摸到时代风云,呼吸到军营气息,感受到世事沧桑。

故事内容以惠安女从军为主线,以海军女子陆战队训练生活为原型,再现了三代军人献身海防的丰姿风采。故事背景取材于闽南地区,并延展到军营内外,因此,《海西往事》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反映海西文化、闽台文化的军旅题材作品。

《海西往事》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沸腾的海西前线

第二章 惠安女从军

第三章 鹭岛新家

第四章 炼狱新兵连

第五章 “特别待遇”

第六章 遭遇野训

第七章 告别军旗

第八章 海西啊,海西

后 记 金戈铁马,纵横海疆

试读章节

“唉!真可惜了我那两罐‘酸梅粉’了呀!本来是想趁着熄灯冲给大家品尝的。早知道今天是这个结果,还不如刚才就把它给分了呢。”唐玥上铺的沈昱,坐在正在整理的被子前唏嘘惋惜地叹道。

“哎,沈昱,刚才,马教官已经说了,你那酸梅粉只是暂时交给基地保管,等到我们三个月后配发了领章、帽徽,可以外出时他就会还给你,我都做了详细记录。而且,按照马教官的要求,我还特别做了注明。所以呀,这件事你就放心好了,你那酸梅粉,跑不掉的。”唐玥接口回答她。

“3个月?”沈昱欲哭无泪,“3个月后,估计这粉也该霉完了!”

“呃……”唐玥一时语噎,这保质期问题,她还真没想到。

“算了算了!我可不去自找麻烦了,就当我那酸梅粉是给基地的见面礼了,希望教官们日后对我网开一面就好了。”沈昱无奈但又知难而退地妥协了,一脸苦瓜相逗得其他人忍俊不禁。

“铃——

熄灯号刚刚吹过,营区里迅速漆黑一片。

“好饿啊……”沈昱在上铺小声哀嚎着,“长这么大,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饿得难受,现在要是看见一只活鸡,我立马都能活嚼了。”

刚到基地,一整天都紧紧张张的,直到这会儿松懈下来了,沈昱才猛然有了饥肠辘辘的感觉。

“今晚食堂那一大碗热汤面居然还没喂饱咱沈大小姐呀!”小齐在对面下铺偷着乐。

“食堂那点儿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汤比面多,真正下肚的,只那么一小撮,天可怜见我!”沈昱揉揉肚子又嚷嚷道,“你说以后,咱们真下了连队,是不是这辈子都吃不饱了?白天兵看兵,夜晚看星星。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上奶奶家的面线糊啊!”

听到“面线糊”三字,唐玥心中猛地一揪。

10岁以前,唐玥每天早上7点就会被阿妈叫起。不管出不出海,阿妈总会很早起来,她喜欢去扫扫院子,帮阿公把弄下新补的渔网,然后煮饭。那时的早餐基本上都是稀饭,配各种小菜、炒鸡蛋、隔夜菜之类。

有时因为煮得晚了,怕唐珥上课迟到,阿妈于是没少煮面线糊。那时候,唐玥也不太喜欢吃,总觉得口感太过软黏。她更喜欢吃泡面,因为更有嚼头。阿妈是不怎么喜欢泡面这玩意儿的,她总认为那东西不好、没营养,母女俩没少为这事儿拌嘴。阿妈每回总喜欢一煮煮一大锅面线糊,唐玥总是吃一半就死活不吃了。那时候,孩子总是上帝,肆无忌惮。

其实很多细节,唐玥已记不大清。什么时候彻底爱上面线糊的,也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每逢春游或秋游,天还没亮,阿妈就会叫她起来了。等她洗漱完,穿好衣系好鞋,就会看到桌上又一大碗面线糊,里面少不了鸡蛋,醋肉和青菜。唐玥一边吃饭的时候,阿妈总会帮着拾掇,不停叨念着什么要带什么不要带。面线糊软软的,吃进去热乎乎的,然后总是满头大汗。阿妈叨念够了,就又会拣了面巾踱过来给唐玥擦汗。

薄薄的猪肝片,在淀粉的包裹下爽滑生脆,“哧溜哧溜”,一口一舒畅。各色小菜做得也爽滑入口,唐碉也顾不得形象了,吃的是风生水起,阿妈还没怎么动筷她就一气两碗下了肚。

“阿妈,再来一碗!”喝完最后一口面汤,唐碉满意地打了个饱嗝,意犹未尽地嚷嚷道。

“阿珥,悠着点,小心别把舌头吞下去。”阿妈一边柔声训着,一边慢条斯理地用勺子捞了一个荷包蛋、几片香肠、猪血和海蛎一起盛人碗中,再撒上葱头油、芹菜和胡椒,铺上剪成一节节的油条,这才眯起眼,用竹筷挑了面线细嚼慢咽着。

P47-48

序言

我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海军军营,我的摇篮我的家。

打记事起,军号催我醒,军歌绕耳畔。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一生军人情结的父母一脚把我踹进了军营,青春的天线由此耸立,如茵的年华从此与深蓝共舞。

我的老家在美丽富饶的海西,门口有一片蔚蓝辽阔的大海。每当想起海西,念起海西,沉甸甸的记忆也泛出蓝色的波光。忘不了儿时那阵阵熟悉的海浪涛声,忘不了每年探亲时的动人情景,那嘈杂的渔港,那奇特的风俗,还有各式各样的闽南小吃,让我对海西这片土地渐渐熟悉,渐渐迷恋。

还有孩提时代祖辈们津津乐道的“沉东京浮福建”、“烧塔仔”、“兔儿爷”……一个个浩瀚如烟的海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我海角天涯,不离不弃。

军营的日子紧张而枯燥,多亏了这些亦真亦假、传神有趣的老故事,陪伴我度过日日夜夜。咀嚼着,回味着,梦呓着,不知不觉,《海西往事》的轮廓跃然纸面。点点滴滴,与您分享;个中悲欢,寄存海天。

青春多烂漫,军旅真豪情。于会心一笑间,魂系一片家园;于酣畅淋漓间,放牧烈火青春。海蓝深蓝,是永不褪色的梦中梦;此岸彼岸,始终是没有归期的盼啊盼。

“热血儿女献身蓝色军营,铿锵玫瑰绽放祖国南疆!”这是我在新训基地时的一幅巨型标语。时至今日,有多少毕竟,变成了光影;有多少过程,收获着得失。青春的大海,印证了所有景色里的诗情画意。于是,我对自己说:我爱你深蓝,我爱你海西;于是,海防线上到处都烂漫着春花的气息。

一湾浅水,滔滔了多少思念;一纸家书,圆寂了多少等待;一曲南音,与青春有关,与军旅有关,与祖祖辈辈的日子有关。

《海西往事》,亦真亦幻的未央曲……

黄蓉

2013年11月18日 于京西

后记

鹭岛激情创业 盈众追梦海西

故事的起点始于海西,创作的念头也生于海西。记得十年前,老书记还在厦门盈众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战略研究和企业党建工作,在这片海西热土、美丽鹭岛,他与一群二十出头的创业小青年共同拼搏,见证了厦门盈众成长为全国十佳汽车营销集团、福建行业排头兵的激情岁月。今天的厦门盈众,已是拥有近4000名员工、年营业额超百亿、名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屡获殊荣肯定、追求社会责任的集团。书记常说:一群追求理想的人,坚持“着眼持续发展、打造最美企业”,这不正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么?每思及此,他总有一丝欣慰。时过境迁,依然会常常想起当年和书记一同面朝大海、尽享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那时,他的思绪总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回,浪涛声中隐隐中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催人思索,促人奋进:要以怎样一种方式,记录跨越海峡的峥嵘岁月,抒发两代人的光荣梦想。十年彷徨,十年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海西往事》,铭刻着海西人的家国之梦。作为兄弟、战友,只有送上由衷的积福!并且感恩那段与书记共同战斗的时光。

放下《海西往事》,又将踏上新的征程。期待,又一篇精彩故事。祝福!

寒雨连江

2013年12月5日于厦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