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铮民间故事精品选》由宋长新编著。王树铮是传承兼创作型的故事家,他讲述的民间故事以名人佚事、趣闻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包括惩恶扬善类故事,以及他亲历的反映东北沦陷十四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实故事,等等。故事书卷气十足,使听众在接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它是民间故事中不可多得的“雅文化”,并与农耕故事、市井故事共同构建了浩瀚的民间故事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众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旨趣,具有重要的文化史研究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树铮民间故事精品选 |
分类 | |
作者 | 宋长新 |
出版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树铮民间故事精品选》由宋长新编著。王树铮是传承兼创作型的故事家,他讲述的民间故事以名人佚事、趣闻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包括惩恶扬善类故事,以及他亲历的反映东北沦陷十四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实故事,等等。故事书卷气十足,使听众在接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它是民间故事中不可多得的“雅文化”,并与农耕故事、市井故事共同构建了浩瀚的民间故事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众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旨趣,具有重要的文化史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王树铮民间故事是辽宁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树铮民间故事精品选》中主要包括人物传说、生活故事、逸闻轶事、风物传说、动物故事以及幽默讽刺故事。故事书卷气十足,使读者在接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民间故事通俗有趣,非常适宜农民朋友阅读,它是民间故事中的不可多得的“雅文化”。 《王树铮民间故事精品选》由宋长新编著。 目录 人物传说 圣人最小的老师/2 二乔的归宿/4 使粗鲁的年轻人成了大孝子/6 骆宾王和宋之问/8 纪晓岚巧应对/10 谁是老头子?/11 王尔烈为皇上题扇面儿/12 袁子才成人之美/14 心慈性义的陆大夫/17 福彪子荣当抚民同知/20 李龙石幼年的故事/22 养女舍生救义父/24 石达开诗退曾国藩1/28 救张勋猪倌平步青云/31 冯玉祥被门卫罚跪/36 美术教员刘俊岫/37 生不逢时的金绍铎/39 小唱的发家史/44 遭讹诈被迫离乡/46 接赠衣作霖认干爹/48 救小姐得枪马会见王秀才/50 勇略俱全率众突围/54 张大帅的另一面儿/58 智筹巨款一举多得/60 督军进课堂平息小学潮/61 兄妹何以不相往来/64 张竞渡同江省军民英勇抗日/66 生活故事 患难与共的好妻子/72 廖知府巧破鬼王还礼案/74 人小志大才高/80 如夫人献策连破两疑案/82 车把式和塾师的对话/93 县督学遭塾师训斥/95 明柱下加个莲花座/102 巡警张三作茧自缚/103 婆婆状告儿媳谋害亲夫/107 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儿/ll1 巧使倭刀杀倭寇/114 逸闻轶事 李举人守约惹飞灾/116 睹书画祁老人益慕英才/120 话昭陵游沈城排遣忧思/124 郑仰儒带李母探监/128 提督夫妇董府留宾/132 名法官攻心术终成泡影/135 高问官驳斥董提督/139 董公子巧计捉正凶/142 宋屠夫图财害人命/144 吴小姐匿迹水云庵/146 李举人受酷刑宁死不屈/151 高问官引咎自责销巨案/156 神幻故事 亡灵报恩/160 佟进士两世为人/163 除夕夜财主请狐仙/166 戏接财神/167 夜宿小姐坟/168 原来是一块棺材板/170 夜访学校的女鬼/171 左宝贵显灵/173 风物传说 兴王庙的传说/176 关于角楼的传说/178 动物故事 狼和狈的故事/182 幽默讽刺故事 王半仙测字/184 当就当了吧/187 鲶鱼喝口汤/189 试读章节 使粗鲁的年轻人成了大孝子 在南北朝的时候,清河有一位姓崔的姑娘,她能识文断字,看了很多的书,很有学问,对事理人情也看得很透彻,大伙儿都夸她是一个懂得规矩礼法的好姑娘。 她嫁到房家,生了两个儿子,她亲自给这两个儿子讲解四书五经,还有怎么样处事待人的道理。经过她的培养教育,大儿子经伯、二儿子经光都很有出息,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名人。 经伯在清河当太守①的时候,他的管辖区域内,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在他妈妈面前歪脖子瞪眼地吵吵,更严重的是,有一次他发脾气,竞把他老妈推倒在了地上。这件事情,让他舅舅知道了。 在封建社会“娘亲舅大,爹亲叔大”,那个年月,外甥如果对母亲不孝,当舅舅的必得到衙门口去告他外甥的状,这叫“诉忤逆”。这个粗鲁的年轻人被告以后,执法的法官就准状了,说:“舅舅告外甥忤逆,这件事情俺们管!”就判了这个小伙儿忤逆罪。 经伯对这个案子很伤脑筋。怎么地?他心想:这家就妈妈和儿子两个人过日子,把儿子抓走了,这老妈妈谁来养活呢?这个事儿,不判他罪呢,他还真犯着了,这怎么办好呢? 房经伯平时遇到什么疑难的案子,必得先到他母亲面前讨一讨名教,说:“妈呀!你看这个案子该怎么办呢?”他妈就告诉他应当怎么怎么办,他心里有底了,才决定怎么样处理。 于是,他就把这个案子的案情向他母亲说了一遍。这个老太太听完以后,对她儿子说:“闻名不如见面。这个生长在偏僻山村的小伙子,不懂得什么叫规矩礼法,他没认识到对妈妈在说话上粗声粗气,行为上推推搡搡就是犯罪。如今,你给这个粗鲁的庄稼汉判个‘忤逆罪’,把他押进大牢,他那个无依无靠的老妈妈谁来养活呀?等他刑满释放了,他母亲也许就不在人世了,到那个时候,他再想孝敬老人,就‘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还上哪儿去找自己的亲妈啊?为这件事儿,他得后悔一辈子!对犯了这种错误的人,何必判他罪呢?你要是把他们母子都带到咱们家来,让他妈和我住在一起,同吃同住,把她儿子安置在你身边,不离你左右,这样他看到你对我这么孝敬,这么和颜悦色,受你的影响,自然就会改过的,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呀!”于是,经伯就把那位老妈妈请到了家里,和自己的母亲同吃同住。 房经伯对自己的妈妈说话很温和、很敬重,这样的表现,他身边那个粗鲁的小伙子都看在眼里。他心想:房老爷这么大的官,对母亲都这么孝敬。本来铺床叠被这样的事儿,丫环仆妇都能做,他这个儿子却亲自伺候他母亲。人家对母亲这么好,我却对我母亲这样粗鲁,这太不对了! 就这样,没到十天,小伙子就说:“哎呀,房大人啊,我错了,我一定改过自新!”他就向经伯请求说:“请你允许我把我妈接回去吧!” 他这一说,房经伯得征求妈妈的意见呀,房老太太听完儿子的话就对经伯说:“现在这个小伙子,虽然在表面上有惭愧的表现,但是他内心究竟怎么样还看不出来呀,暂且让他们在这儿住下去吧!” 经过二十多天的相处,他们母子俩深受感动呀。这小伙子给房经伯磕头谢恩,都磕出血来了,他一边磕头一边说:“房大人,你们对我和我母亲太好了,我明明是有罪的人,你却没有让我去坐牢,还让我跟在了你的身边,让我母亲和你母亲同吃同住。我看到你的表现,再回想我的所作所为,我从前对自己的母亲实在是太不好了,简直就像畜生一样的!现在我后悔了,你就允许我把我母亲接回去吧,我今后一定改过。你是怎样孝敬母亲的,我也看见了,我也能做得到!” 这个小伙子的妈妈,也一边掉泪一边说:“房大人啊,我们不能再给你添麻烦了,让我们回去吧!” 房太守看到这种情况说:“好吧,你们愿意回去就回去吧!” 这个粗鲁的小伙子从房家回来以后,对老妈妈非常孝顺,以后真就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骆宾王和宋之问 骆宾王是谁呢?在武则天掌政的时候,有个贵族叫徐敬业,他要起兵讨伐武则天。过去打仗的时候,都得先写檄文。什么叫檄文呢?檄文就是用来揭发罪状的文章。徐敬业的这个《讨武檄》就是骆宾王写的。 武则天一看,一边笑一边夸,说:“哎呀,写得好哇!” 这宋之问是谁呢?是唐朝的一名才子。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属宋之问和沈俭期作诗作得好。 这天,宋之问在西湖灵隐寺游玩,突然诗兴大发,想作一首七律诗。这七言律诗中间的两联,不都得对偶句嘛!宋之问刚写出上句:“岩边树色含风冷”,就对不上下句了,他说:“哎呀,这可怎么办呢?当朝天子武则天都认为我是个才子,这怎么就对不上了呢?”他就在院儿里来回走。 他走到了一个大殿,就听殿里传出来一个声音,说:“你是当今了不起的才子,你多高才呀,到底愁什么事儿呢?你进来,进来!” 宋之问就进去了,说:“老师傅呀,我方才想出了一个上联,可怎么也对不上下联了!” 老师傅就问他说:“你这个上联是什么呢?” 他就说:“岩边树色含风冷。” 老和尚就说:“嗨呀,你还是当今的才子呢,这不是极好对吗?石上泉声带雨秋。”对得是相当好哇! 他说:“哎呀,这可真了不得!老师傅,请问您尊姓大名呀?” 这老和尚就不说话了。他一看,也不好意思再问呀,不说就不说吧。 “岩边树色含风冷”这根本就不好对呀,所以他满院儿走,憋得不得了,竞让这老和尚给对上了,人家还没加思索。他就寻思:这个老和尚了不起呀!就这样,他说:“老师傅,您是高僧高道,得见您一面不容易呀!咱们见面总是有缘的,就对对句吧,您一句,我一句,怎么样?” 老和尚说:“拿什么做题材呢?” 他一看,皓月当空,就说:“咱们就拿这个月亮来说吧!”他怕老和尚说上句,他对不上下句,就接着说:“这样吧,您就对我宽限一步,我先说,您来对,好不好?” 老和尚说:“可以,随便!” 他俩就对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这样对了几百句。宋之问心想,“这老和尚可不得了!” 其中有一句宋之问说“桂子月中落”,意思是月亮里有桂树。 老和尚对:“天香云外飘。” 早先做月饼的月饼铺外面挂的“云外飘香”四个字,那就是从这儿来的。 他们俩说了很长时间,后尾儿宋之问说:“老师傅呀,无论怎么样,您得把您的身世告诉我。” 老和尚说:“当初你看过那个《讨武檄》没?那个就是我写的!我就是骆宾王!” 宋之问一听,赶紧说:“拜见老师!” 第二天再想找这个和尚,就哪儿也找不到了,他走了。P6-9 序言 新民市位于辽河平原中部,距省会城市沈阳60公里,有九条河流浇灌着3352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生活着70万(汉、满、回、朝鲜、蒙、锡伯等民族)勤劳、质朴的新民儿女。各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新民独特、丰富的文化格局。 新民有着1万一3万年的人类发展史,“高台山文化”、“偏堡子文化”作为文化类型已成为文物界定的标志。 新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谭振山民间故事”、“杨久清民间故事”、“王树铮民间故事”、“新民传统二人转”、“新民民间吹打乐”等已列入各级保护名录。 新民市文化馆多年来致力于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1986年,国内开展了“民间文学集成保护工程”,新民市文化馆通过长期的普查、调研、论证,推出了十位能讲百则以上故事的故事大家,这一文化发掘与整理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乌丙安、刘希诚、关嘉禄、汤晓青、江帆、夏秋、耿英、李威、陈溢源等民俗专家、教授,对新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当年的十位故事家已有七位相继过世,目前只有三位最具影响力,他们是:谭振山88岁(2011年4月16日去世),杨久清(回族)94岁,王树铮85岁,被民俗文化研究学术界誉为“新民三宝”。谭振山民间故事(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关内外文化的相互依存性。谭振山祖居河北,出关后,把关内文化带到关外,把华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带到关外的黑土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东文化。谭振山民间故事有其独特的区域性,谭振山生长在辽河边,大多数故事离不开生养他的黑土地和大辽河。特别是清朝时期的放马厂,附近流传着许多别处没有的清朝人物生活故事,这也是区域性之特点。谭振山民间故事有着关东特有的农耕文化传统的特性,保持了原有的朴实性。 杨久清民间故事(辽宁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情节曲折生动,以反映辽河两岸的山水风物传说、回族风俗故事以及带有真实性质的民间传闻、生活故事最为独特。他以口述史的方式全方位反映了辽河两岸民众日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智慧以及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区域文化史研究价值,对研究现代化进程中东北新兴小城镇民众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状态有着重要意义,为“大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王树铮民间故事(辽宁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树铮是传承兼创作型的故事家,他讲述的民间故事以名人佚事、趣闻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包括惩恶扬善类故事,以及他亲历的反映东北沦陷十四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实故事,等等。故事书卷气十足,使听众在接受真善美的同时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它是民间故事中不可多得的“雅文化”,并与农耕故事、市井故事共同构建了浩瀚的民间故事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众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旨趣,具有重要的文化史研究价值。 王树铮讲述技巧高超,口齿清晰,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把听众带人情节之中,使听众自觉的去思考,品味其中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王树铮的儒雅故事与谭振山的农耕故事、杨久清的市井故事,基本涵盖了中国北方民间故事的整体特征,是一部具有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教科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