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中华经典解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清)曾国藩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理学大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智慧,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本书从曾国藩的作品着手,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的一生,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妙论箴言,揭示了他成为名臣的诀窍。《曾国藩》文字精炼,解读深刻,通俗易懂,是一部必备的人生成功宝典,值得珍藏。

内容推荐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理学大师,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智慧,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曾国藩》经典解读从曾国藩的作品着手,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的一生,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又写他的困厄与成功、得宠与失宠。曾国藩的制胜兵法、治军方针,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文化素养、人格品位等,都在书中做了精彩的解读。想全面了解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吗?赶快阅读《曾国藩》吧。

目录

第一编 曾国藩挺经

第一章 内圣

 内圣外王,志存高远

第二章 坚忍

 不怨不尤,坚忍为第一要义

第三章 刚柔

 不卑不亢,刚柔互济

第四章 廉矩

 贤者无以自存,自古之憾

第五章 诡道

 带勇立法,仁礼并用

第六章 久战。

 且挺且韧,久战之道

第七章 忠疑

 朴诚淳信,守己无求

第八章 藏锋

 自屈求全,龙蛇之道

第九章 盈虚

 势不用尽,否极泰来

第十章 励志

 做人从立志开始

第十一章 家范

 崇俭鄙奢,以和为本

第十二章 明强

 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第十三章 英才

 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

第十四章 勤敬

 爱民察吏,观行访言

第十五章 廪实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

第十六章 峻法

 除暴安良,时势所逼

第十七章 外王

 令人敬畏,全在自强

第十八章 荷道

 文章 之道,贵在光明俊伟

第二编 曾国藩冰鉴

第一章 神骨鉴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骨有九起,观以察人

第二章 刚柔鉴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五行的顺合与逆合

 识人刚柔,偏才可用

第三章 容貌鉴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

 人的姿容以“整”为贵

 容貌有清、古、奇、秀之别

 目者面之渊,鼻者面之山

第四章 情态鉴

 容貌骨之余,情态神之余

 情态有四:弱、狂、疏懒、周旋

 既有恒态,又有时态

第五章 须眉鉴

 眉主早成,须主晚运

 从眉毛形状看人

 须眉所美,相称相合

第六章 声音鉴

 闻其声如见其人

 辩声听音,以知其人

 音乃声之余,细曲中现分别

第七章 气色鉴

 面部气色,显其命运

 色为外气,气为神表

第三编 曾国藩家书

第一章 修身智慧

 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

 恬淡之心,不为名利所累

 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第二章 齐家准则

 “节俭”是个宝,持家不可少

 勤劳勤劳,兴家之道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齐家“八本堂”、“八本经”

第三章 用人方略

 得人心之法在于“诚”

 用才首先辨才、知才、识才

 诸酋不和即官军之利

第四章 处世技巧

 独立而不惧怕,确立而坚忍不拔

 不可轻易出头露面干预公事

 善于审机审势

 进兵宜稳不宜过急

 善用兵者最审主客二字

 宜悉心忍耐

第六章 为政之道

 居官以耐烦为要

 谨慎的迟疑是审慎的表现

 处兹大乱应藏身匿迹

附录曾国藩小传

试读章节

以诚为本,慎独内省

曾国藩的天人观和心物观,统统是围绕“内圣”之学来立论的,所以他与其他理学家一样,强调个人的涵养功夫。

他认为:涵养功夫当以“诚”为本。君子,没有比忠诚更重要的了。如果真诚而不自欺欺人,则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在他看来,“圣学王道”的核心就在一个“诚”字。

什么叫做“诚”?在曾国藩看来,当然有“专心纯一”的意思。以孔子为例,他认为,孔子是专心诚意的典型,至诚,可以产生神奇的功力,所以曾国藩,称之为“诚神”。

然而,曾国藩远不止是把“诚”解释成这种语义学上的意义,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哲学范畴。他说:“诚便是忠信。”作为一种自我涵养的理学体系,他从“不欺、不著私物、忠信”生发开去,进而说:“无私著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他的“无私著”或“至虚”,实质上是顺应自然。

在“诚一不欺一无私著一虚一物来顺应”的这个涵养功夫的理学体系中,曾国藩继承程朱之学,把道家的“虚静”与佛家的“人定”引入了儒学。他跟佛家一样,把“静坐”当做达到“虚”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强调,“总是要静”,…静’字功夫要紧”。如何才能“静”?途径多样。而重要的一条是“耐”。纵观曾国藩一生,得“耐”字之益甚大。在失败之中,他因能“耐”,故坚忍不拔;在胜利之中,他因能“耐”,故未得意忘形;在待人交友之际,他因能“耐”,故多投契而少念忌;在接物处事之际,他因能“耐”,故临乱不慌,有条不紊。所以他说:“耐”则归于静,趋于贞。贞者,正也。贞足干事,贞中养身。

从处事、省身、见理这样的角度考虑,戒浮主静,确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着。然而,如果把“静”提到了过分的高度,由“静”而“虚”,由“虚”而“无”,万事皆空,百念俱灰,不图进取,不思创新,则“静”或“静坐”便成为灰色人生的起点。曾国藩虽然从理学上主张“静”,但他实际上如自己在日记上常反映的,“不能安坐”、“心不静”,名利之心,升官之望,加上忠君报国之志,总是刻刻在缠绕着他;他一生并没有几个时辰“虚静”过,这是一方面;另外,他在理论上也确实把“静”看成“一阳初动”的契机。概括地说,要在静中蓄养一股生意,静极生阳,静是启的准备阶段。这样,曾国藩又把理学家的“静坐”与道家的“虚静”和佛家的“人定”区别了开来。

曾国藩又认为,“慎独”是立诚主静的集中表现。只有自慊无欲,才能静,故“慎独则心安”。周敦颐说:“无欲故静。”曾国藩的“静极”、“无私著”、“至虚”,也是把“诚、静、慎独”提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高度。

概而言之,“诚”可以化育天地万物,求诚须不欺,不欺必能居敬慎独,居敬慎独者必无私著,无私著者必中虚,虚必静,静生阳,阴阳来复,是谓天行。这就是曾国藩“立诚居敬”说的一种循环。

《中庸》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焉。

所以,人只有诚,并且通过诚,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也才能认识其他人的本性以及整个世界的本性。

可见诚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不能做到诚,既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他人,更谈不上认识整个世界。人做不到诚,也就只是一凡人,当然做不了曾国藩所说的“第一等人物”。

相关链接

曾国藩修法十二课

一、持身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闭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用来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他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丙申年,曾国藩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其父对他训诫说:“你为买书去向人借钱,我不惜一切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才算是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自此之后,曾国藩每天都仔细读书。

六、说话谨慎。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内圣的最重要的功夫。

七、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八、爱护身体。曾国藩接到其父的手书说:“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他认为应该时刻以此作为健体却病的准则。

九、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刻意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十、每月不可荒疏旧技能。每月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葆养真气强弱。却不能完全沉溺于其中,因为这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隐没本陛。

十一、写字。饭后写半时辰的字。所有文字方面的交际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写字的机会。凡事不可留待第二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越难清理。

十二、夜晚不出屋门。它使人耽搁正事,精神疲惫,务必戒除。曾国藩一生于“克己之学”从不稍懈,坚持终身。P3-5

序言

曾国藩,19世纪中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于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他从湖南乡下的一名普通秀才成为力挽狂澜的“中兴名臣”,位列晚清“三大重臣”之首。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这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为何世人对曾国藩有如此高的评价?他的成功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呢?

《曾国藩全鉴》力求站在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反映曾国藩的一生。从《曾国藩挺经》《曾国藩冰鉴》《曾国藩家书》等人手,揭示曾国藩成为名臣的诀窍以及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妙论箴言,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深入探讨,为了既尽量忠实反映曾国藩的修为思想,又使文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我们基本上采用“原典”、“译释”、“解读”的形式阐述曾国藩的学术思想。“原典”是曾国藩的言论的直接引用;“译释”则是用白话文对“原典”译释,便于读者理解;“解读”则是以曾国藩的行为、言论为主,结合历史上的有关事实,对“原文”内容所做的剖析和引申。

与同类的出版物相比,该书除了具有指导人生成功的实用性以外,还具有三个尤为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浓缩性。《曾国藩全鉴》浓缩了曾国藩一生的精华,使本书不仅是一部对从政具有指导作用的全鉴,还是一部集修身、处世、识人用人、治军、为政于一体的人生成功学全鉴。

其二是知识性。《曾国藩全鉴》力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兵家、道家、法家等流派人手,结合历史典故、箴言,旁征博引,从不同角度剖析曾国藩的成功之处,力求面面俱到,以给读者呈现更多的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帮助读者更详尽地了解其背景。

其三是“悦读”性。《曾国藩全鉴》语言含蓄隽永,所选的事例读来如沐春风,如饮醇酒。同时版面设计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更增赏心悦目之感。

此书是一部案头、枕边必备的宝典,值得珍藏。相信您会惊喜地发现它就是一座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显然不能生吞活剥、机械地照搬曾氏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深刻体会和领悟书中的原则,就能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