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是继《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之后,吴思敬在新世纪出版的第三本诗学论文集,收录了自2003年至2008年间的诗歌评论方面的文字四十余篇。这些文章多是对本世纪初新诗发展态势的剖析与世纪初诗人创作的追踪,也有若干篇是站在新世纪对20世纪新诗发展问题的梳理及对那一时期重要诗人的回顾。新诗是自由的精灵,本应在广阔无垠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无奈在中国“五四”以来的特殊环境与时代氛围下,新诗与政治的无休止地纠缠,新诗与传统的审美习惯的冲撞,就像一双沉重的翅膀拖着它,使它飞得很费力、很艰难。
世纪初的回望
新诗已形成自己的传统
一切尚在路上一一新诗经典化刍议
20世纪新诗理论的发展途径
20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20世纪新诗思潮述评
穆旦研究:几个值得深化的话题
牛汉:新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论邵燕祥40年代后期的诗歌创作
风前大树:彭燕郊诗歌论
童话诗人:顾城
科学家与诗的对话
世纪初诗坛态势
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关于当下文学命名的思考
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
世纪初的中国诗坛
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
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
当下诗坛的中年写作
面向底层:世纪初诗歌的一种走向
城市化视野中的当代诗歌
从黑夜走向白昼
多维视野中的大学生诗歌
让诗的星空更加灿烂
我观高考作文与诗
播撒诗的种子
世纪初诗人群像
寻找灵魂与良知
图腾诗:民族诗歌发展的一种可能
建构中国的现代史诗
生命姿态的逼真展示
西部诗歌审美意识的超越
“地之子”的恋歌
卢卫平:“向下”与“向上”
《背对时间》序
诗化的人生之路
《人生如歌》序
山的凝重,水的灵动
为精神的生存而抗争
一块诗的丰碑
生命向地层深处生长
舞成一团火的红绸子——邰筐诗歌印象
一颗平常的诗心,一个本真的自我
镜中之像:阿毛的诗世界
纯情的呼唤与沉思的品格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