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中信出版社继《背包十年》、《搭车去柏林》、《一路向南》之后重磅推出的又一本游记力作。
著名作家、诗人蔡天新倾力写作!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囊括了英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建筑、人文生活、文化、历史、时尚等元素。比如,罗琳写作《哈利波特》的咖啡馆——世界的尽头、自行车之城、拜伦之家、草莓节的游行、莎士比亚节、诺丁山街区、马克思墓、边缘艺术家、玉米市场大街,等等。为读者管窥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窗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剑桥游学记)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蔡天新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中信出版社继《背包十年》、《搭车去柏林》、《一路向南》之后重磅推出的又一本游记力作。 著名作家、诗人蔡天新倾力写作!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囊括了英国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建筑、人文生活、文化、历史、时尚等元素。比如,罗琳写作《哈利波特》的咖啡馆——世界的尽头、自行车之城、拜伦之家、草莓节的游行、莎士比亚节、诺丁山街区、马克思墓、边缘艺术家、玉米市场大街,等等。为读者管窥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窗口。 内容推荐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是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剑桥 剑河流水/3 如茵的草坪/5 剑桥的中国庙/7 菩提树下的爱情/9 美丽的数学楼/11 诗歌朗诵会/13 午夜的谈话/15 科学史讨论班/17 普拉斯故居/19 草莓节的游行/21 牡蛎的味道/23 西班牙海鲜饭/25 泡吧的绅士/27 最美的女诗人/29 船上的毕业歌/31 自行车之城/33 哲学家的硬币/35 拜伦之家/37 露天集市/39 剑桥议事堂/41 哈代的自白/43 绅士的游戏/45 贝克的客厅/47 霍金的办公楼/49 剑桥的大雁塔/51 老卡文迪什/53 马的年轮/55 老鹰酒吧/57 牛顿爵士吧/59 在大西洋底/61 三一学院/63 牛顿的苹果树/65 牛顿的随从/67 国王学院/69 剑桥的后园/71 志摩的诗碑/73 战士布鲁克/75 剑桥的果园/77 数学之桥/79 王后学院/81 叹息之桥/83 比萨饼店/85 最年轻的首相/87 最古老的学院/89 皮普斯图书馆/91 圆形教堂/93 罗宾逊花园/95 餐厅里的女生/97 第二篇 牛津 牛津的红楼/101 巴利奥尔学院/103 耶稣的祈愿/105 钱锺书的前院/107 谢尔登剧院/109 哈雷故居/111 赫特福德学院/113 拉德克利夫/115 克林顿的后院/117 莫德林塔楼/119 查韦尔河情侣/121 基督教堂学院/123 草地上的舞蹈/125 泛舟泰晤士河/127 庭院里的门球/129 玉米市场大街/131 第三篇 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 约克的城墙/135 老年人的天堂/137 爱丁堡火车站/139 王子街心花园/141 彼得的晚餐/143 寂静的河流/145 格拉斯哥大学/147 亨特博物馆/149 开尔文美术馆/151 爱丁堡旅舍/153 美术馆的草坪/155 爱丁堡城堡/157 苏格兰威士忌/159 穿短裙的帅哥/161 吹风笛的人/163 皇家哩大道/165 边缘艺术家(一)/167 边缘艺术家(二)/169 韩国扇子舞/171 大卫·休谟/173 亚当·斯密/175 苏格兰博物馆/177 世界的尽头/179 荷里路德宫/181 亚瑟王的宝座/183 告别苏格兰/185 车过洛克比/187 温德米尔湖/189 少女和天鹅/191 维珍的火车/193 利物浦的夜晚/195 海市蜃山/197 乡村和云朵/199 爱尔兰海/201 水边的鸟/203 北爱的星巴克/205 拉根河上的桥/207 沃克艺术馆/209 水边的毛泽东/211 甲壳虫屋/213 嘉年华会(一)/215 嘉年华会(二)/217 利物浦的云/219 曼彻斯特警署/221 伯明翰自拍像/223 莎士比亚的生/225 莎士比亚的死/227 莎士比亚节/229 第四篇 伦敦 伦敦设计学院/233 诺丁山街区/235 奥威尔故居/237 黛西咖啡屋/239 莱斯特广场/241 天街的小雨/243 滑铁卢车站/245 车厢里的乘客/247 卡姆登市场/249 卡姆登水闸/251 泰晤士河畔(一)/253 泰晤士河畔(二)/255 泰晤士河畔(三)/257 温布尔登车站/259 卡尔·马克思墓/261 诗人之家/263 附录 访谈:怀抱着远方/267 人名索引/280 试读章节 诗歌朗诵会 我来剑桥还未见到一位诗人,却已认识了多位爵士,其中一位是丘吉尔学院的前任院长,做过英国驻日大使,另一位是达尔文学院的前任院长。还有一位爵士夫人,她已故的丈夫曾任英国驻华大使和香港总督(彭定康的前任)。可是,我向往的诗人呢?剑桥可是出过弥尔顿、华兹华斯、拜伦、丁尼生、普拉斯等一长串诗人呢。 当我在博客上抱怨此事,我去年在爱尔兰诗歌节上认识的苏格兰诗人彼得·曼森写信来了。在他的倡议之下,剑桥青年诗人卢克和萨姆策划了我俩的朗诵会,彼得从格拉斯哥飞到剑桥。那天晚上九时许,在耶稣学院的SHOPS艺术中心,来了50多位爱诗者,包括我的老朋友、英国著名诗人汤姆·拉沃什和夫人。 彼得和我各朗诵了半个小时,我和萨姆先后用中文和英文朗诵了《再远一点》、《最高乐趣》等4首诗,接着我自个儿用中、英文朗诵了《芒果》、《关于鱼的诗》,《散步》和《绿血》。在朗诵后面两首诗之前,我简要讲述了“汶川地震”的情况,其中《绿血》是整整20年前为纪念那次几乎摧毁杭州的台风而作的。 朗诵结束以后,照例是签名售书。我的英文版诗集《幽居之歌》卖出了5本,每本10英镑。有一位爱诗者告诉我,此书虽然在南非出版,但英国的ABE网上也有售。这家网站相当于中国的当当网或亚马逊卓越网,后来我上去查阅,果然有卖这本书,且售价15英镑。与此同时,彼得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出的新诗集也一起签售,定价7英镑,卖掉了7本。 午夜的谈话 朗诵会结束后,不少听众和我们一起步行至附近的一家酒吧,在露天的几排桌子边坐了下来。老诗人汤姆和夫人坐在我对面,他今年夏天将满70岁,头发和胡子灰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老。我在爱尔兰时便已得知,他在英国享有盛名,是剑桥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之一,另一位是冈韦尔与凯斯学院的前任图书馆长蒲龄恩。 汤姆和我聊起2005年的南中国之行,记忆犹新,还说当年与他同行的蒲龄恩虽比他年长,但身体比他好,最近又在中国游学。后来我得知,蒲龄恩的办公室和物理学家霍金的办公室隔着一片草坪相望。他是古典文学专家,却又是鼎鼎大名的先锋诗人,同时精通汉语,曾在苏州和广州长期居住。 后来有一次,我在友人家里翻阅蒲龄恩一本厚厚的诗选时,居然发现有一首他亲手用中文书写的古体诗,题目叫《结伴觅石湖》,全诗如下: 上桥推古载,桥头古景看。 青苔遮荒苑,伴友谈心意。 雨天杯香叶,久回享心间。 标点是我加的,意境悠远且不羁传统。很遗憾,直到我告别剑桥,蒲老先生还在中国呢。 汤姆是个摄影爱好者,当晚拍了不少照片,后来放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这也让我有理由取出相机。子夜过后,酒吧要关门,汤姆夫妇回家了。彼得、萨姆和十来个年轻人意犹未尽,被圣体学院的女博士索菲邀请到住处。那是顶楼,一室一厅,地毯上散落着书籍。按照剑桥的传统,这伙人肯定要聊天到天明,我提前告退,那时已经两点多了,大街上空无一人,我骑着自行车急速地奔驰。P13-16 序言 新千年之初,当我滞留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中时,写过一篇随笔《神秘的岛屿》。文中提及,“西方文明起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纽约的曼哈顿岛集中了当今世界上最多的财富,而英国可能是迄今为止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一个国家。”但到那时为止,我只是访学途中在伦敦逗留过10天,去剑桥一日游而已。 2007年夏天,我参加了爱尔兰诗歌节。有一天,在没有申请英国签证的情况下,我从都柏林搭乘一辆巴士,悄然来到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秘访了这座以“泰坦尼克号”游轮制造地和“爱尔兰共和军老巢”闻名的城市,却发现她已变得十分安逸、宁静,星巴克门口坐着聊天的老人。 及至一年以后,我复返英伦,在剑桥访学3个月,终得以细细品味这座即将迎来800华诞的学府。期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而剑桥和英国其他名校一样,每年都迎来数以百计的中国留学生。就在我离开中国前不到一个月,深圳书城举办了我的首场摄影展,给予我极大的鼓励。趁着访学间隙,我游历了苏格兰和威尔士,英格兰的湖区、牛津、利物浦和莎翁的故乡斯特拉特福,还曾数次游访伦敦,拍摄了许多照片。这本小书,可以说是依图回忆的。 众所周知,17世纪的英国数学家、科学家牛顿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家,我在剑桥期间发现,他还是一位孜孜不倦的通信者。《牛顿通信全集》有厚厚的七大卷,翻开首卷,除了写给母亲的信以外,最前面的一封是他给朋友的谏酒信。试译如下: 亲爱的朋友: 听说你生病了,这事真的让我很难过。但更让我担忧的是,你是因为酒喝得太多而生病的(大家都这么说)。我期盼你痛悔酗酒、恢复健康。如果能让上帝高兴而使你康复如初,未来请健康生活、自我克制,这将使得你的朋友,尤其是我,感到欣慰。 你亲爱的朋友 艾萨克·牛顿 这封信写于1661年,距今刚好350年。那年6月,18岁的牛顿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此信应是他大学第一学期,得知故乡少年时期的友人患病后写下的。虽然用词尚显稚嫩,读毕却有收获:若要成就大业,须得年轻时学会自我克制。 有趣的是,在今天的剑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酒吧偏以牛顿命名。我常在周末去那里小饮,并在吧台观看了多场温布尔登网球赛直播,包括纳达尔击败费德勒的惊人一幕。国王学院毕业生、小说家福斯特说过:剑桥绝不是作家想待的地方。而他的同代人、自幼在剑河边长大的女作家吴尔夫却认定: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美的地方了。 我还想起三一学院正大门上方,立着创办人亨利八世的全身塑像,国王右手原先握有象征权力的宝剑(权杖),这在古代中国相当于御用的玉玺。1615年的一个夜晚(那时牛顿尚未出世),这柄尚方宝剑被一个调皮的学生用一根桌腿给偷偷换掉了。而剑桥师生都觉着好玩,甚至连当局也无动于衷,一直让那根破桌腿存在了将近4个世纪之久。 此事不由得让人感叹剑桥这座高等学府的宽容大度,它给学生和老师充分的自由,无论行为还是表达。同样意味深长的是,尽管大学城拥有不少异国风味的餐馆,却没有一家麦当劳,显而易见,剑桥人拒绝美式快餐文化。牛顿酒吧和宝剑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虽有世袭的国王或女王,却是一个没有威权的国度。 本书出版之际,适逢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祝福了。写作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本人与20世纪前半叶英国大数学家哈代有师承关系,可谓既荣幸又惭愧。哈代的高足里有梯其玛希,他的《函数论》是各国大学通用的数学教程。他是北京大学闵嗣鹤教授留学牛津时的博士导师,后者又是我的博士导师潘承洞教授的导师。或许,我的文脉部分来自这位与布姆斯伯里艺术家成员过从甚密的英国前辈。 2011年4月23日,杭州彩云居 书评(媒体评论) 蔡天新教授的文笔优美,富有想象力且真实可信,他的部分写作构筑起一座连接数学界与文化界、乃至普通读者的桥梁。读他的书或文章是一种享受。 ——王元,数学家、中科院院士 作为兼具数学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访学者,蔡天新对剑桥的观察敏锐、细致而富有洞见。他以一支饱蘸灵感和才情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活多姿的三维的剑桥。 ——李昕,出版人、三联书店总编辑 漫游者的多重身份决定了蔡天新视野的广度、深度和人文的力度……这类跨界者的身影让我想起远古的贤哲,如今已寥若晨星,降至地平线以下了,我们不得不漂洋过海跟踪他的镜头而去…读到这本书的人有福了! ——韩东,诗人、小说家 蔡天新先生身上拥有一种文艺复兴的气质,他的文字以艺术的修辞和数学的准确,表达了存在于天地间的隐情,所有的秘密和辽阔其实都是诗意。 ——徐累,画家、艺术批评家 蔡天新不仅在无数次词语和身体的历险中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他的所有经历都似乎是有预谋的,它们相互作用、串通一气:地图,诗歌,旅行,数学,摄影。 ——托比亚斯·布加特,德国诗人、翻译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