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达人爸爸来了
分类
作者 一小时爸爸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被吻出的亲吻病,宝宝也来自星星吗?

温馨提示:爸爸阅读本篇文章后将:医学+2。

最近,突然流行起来的一种病叫亲吻病。据说如果宝宝一旦被大人亲了,就会被传染上这种病,轻则高烧,重则面瘫,甚至死亡。一时间人心惶惶,大人孩子又回到了授受不亲的时代。到底这个吓人的病是什么呢?

所谓亲吻病,学名叫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1964年的时候被英国的两位科学家——Epstein和Barr发现,因此被命名为EB病毒。EB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飞沫感染的少,而是通过更亲近的接触进行传染,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就是口腔接触到病毒携带者的体液,比如唾液。因此才会被冠名为“亲吻病”。不过EB病毒并不是一种新疾病,更不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基本上人一辈子怎么都会得上一次,然后人体产生病毒抗体,就再也不得了。从年龄区分来看,新生儿体内还有从母体里带来的抗体,因此对EB病毒可以免疫。但是这些抗体或早或晚都会消失,之后就很容易感染EB病毒。到了5岁以后,一大半的孩子都已经感染过了EB病毒。等到了35~40岁,大概95%以上的人都感染过EB病毒。另一个导致EB病毒感染率那么高的原因是,到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来有效的抗EB病毒疫苗。虽然目前我国和国外都有一些研究成果出来,但是距离真正全民接种的日子还有些时间。

那么很简单的一个推断,EB病毒的危险性一定不高。如果一个病毒

是高传播性,又没有疫苗,它再是高致死率的话,那么人类就离灭亡不远了。

不信的可以去玩最近很火的游戏《瘟疫公司》,你扮演的病毒或者细菌如果能进化到高传播、没疫苗又高致死的话,肃清全人类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感染EB病毒的症状跟普通感冒或者流感很类似,发烧、咽炎,基本上不用吃药7天左右就可以自愈了。因为流行时间和流感一样都是秋冬交界比较多,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以为是感冒。只有极少数情况会引发一些更严重的相关问题,比如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此外,感染EB病毒的人,得鼻咽癌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一点点。由于后果不严重,所以大部分爸爸妈妈,虽然自己小时候就感染过EB病毒,但完全不知情,结果过了几十年到今天才知道有个“亲吻病”,被吓一跳也是正常的。

因为国人不喜欢分餐制,所以绝大部分孩子很小就感染了EB病毒,不过基本上都是当普通感冒治疗,休养自愈。相对来说,欧美小朋友得EB病毒的要少一些,不过长大后一定跑不掉的,到了青春期谈恋爱的时候,没得过EB病毒的大部分人也都会被感染一次。从欧美人群的统计来看,早得病要比晚得病更好。儿童期感染EB病毒,基本都是简单的发烧和咽炎这样,严重点的会出一些红疹。而当到青年期感染EB病毒之后,反而更容易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问题,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脑炎。

因此家长不需要那么担心“亲吻病”,我们基本上都得过,也都活

蹦乱跳地长大了。我们的宝宝基本上也都已经或将被感染一次,产生抗体之后就终身免疫了。绝大部分宝宝感染EB病毒后都会自愈,家长们只须要正常的观察护理就可以了。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高烧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不管是不是EB病毒,都要及时送医诊疗。同样的,通过不亲孩子,来避免EB病毒传染是不可行的,就算你能忍着5年、10年不亲孩子,以中国人不分餐的饮食习惯,餐桌上感染EB病毒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就算你天天盯着用公筷公勺,你总不能以后不许孩子谈恋爱吧,到时候一个kiss,你的几十年辛苦就付诸东流了。

所以,好好吃饭,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这才是需要家长们注意的。如果大人本身不是患有传染疾病,想亲宝宝就放开胆子亲吧。宝宝们不是来自星星的小都教授,不用重点保护,这是一个要表达自我感情的张扬年代。

P205-207

后记

让我们把育儿变得有趣起来

今天是“一小时爸爸”微信公众号上线半年的日子。经过各种鸡血、纠结、郁闷和惊喜,终于半岁了。我没有想到在我36岁的时候,会把“做爸爸”变成一个创业项目;就好像大张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靠模仿蔡琴为生一样。

在女儿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公众号叫“一小时爸爸”。虽然这个事业并不大,但是我希望通过一些方式,给同我一样的爸妈们,或者像女儿这么大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获得快乐的渠道:来自于科学与创新。

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有个很纠结的第二职业:爸爸。一方面,绝大多数的爸爸都被扣上“失踪人口”的帽子;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方面,爸爸则是话语权最弱的那个人——他们宁愿相信一个叫“××数控机床厂”在微信里发的“瓶装矿泉水有毒!转发救人一命”的文章,也不会相信一个化学院毕业的爸爸的建议。

不管鸡和蛋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正久而久之,爸爸们总是会同育儿这件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想很多爸爸像我一样,脑子里会时不时地闪过“我要做点事情,成为一个更厉害的爸爸”这种念头,但最终面对“我实在是没法和你们谈”的残酷现实后,无功而返。

于是,我决定是时候做点什么了。我四处搜刮各路小伙伴们,幸好作为一个教育世家出身的理科宅,像什么化学家、医生、幼儿教育专家这些当了爸爸的同学朋友们,我身边是从来不缺的。我们决定一同推出“一小时爸爸”这个公众账号:一个试着让中国新手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过得更快乐一些的原创亲子生活媒体。

作为一群话痨,还是一群对朋友圈里那些育儿和生活科学的帖子怎么看都不顺眼的话痨,我们对这个媒体的要求就是:更有用、科学、靠谱和好玩。在过去的4个月里,“一小时爸爸”努力每天发一篇原创文章。虽然涉及了儿童成长和亲子生活的很多方面,但从内容上讲,大部分还是逃不开“我就是看这些疯转的二货文章不顺眼”的调性: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的时间是3月1 5日半夜,原因就是觉得央视3·15晚会曝光儿童用品的报道,很多知识点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发了一系列文章,分析被曝光的几类产品:鱼肝油、激光笔、涂改液和橡皮。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知识而不是谣言,所以我们分析了可乐、车里的水瓶、一次性纸杯、微波炉、电磁炉、湿纸巾、地暖等等。希望用简单的方法让爸爸妈妈的生活更愉快。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理性分析而非代沟,所以写了《老人怕冷捂孩子的原因和建议》和《给宝宝开空调,是对还是错?》,宝宝穿开裆裤和穿袜子的问题也被摆到了台面上。希望用科学的态度来缓解家庭矛盾,让宝宝能在正确的方法下长大。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实用性而非PS的风景照,所以我们找资料查地图,给出更有实际操作价值的亲子旅行推荐,比如《最适合孩子的8艘邮轮》和《孩子最爱的9个动漫博物馆》。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安全而非忽悠,便时不时地试图砸一些奇葩行业的饭碗,比如脖套游泳圈、中药注射剂、学步车或者红糖。当然我们也会更努力帮别人创造商机,比如推荐真正适合某个年龄段宝宝的玩具、动画和绘本。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了解而非担忧,于是以方法论的方式来和爸爸妈妈们谈孩子的病痛:发烧、痱子、湿疹甚至是头睡扁了怎么办,也会从实用的角度推荐大家如何购买推车、安全座椅、背带和奶瓶。

我们相信生活的快乐来自安心的家长而非着急的拔苗助长,我们会介绍一些能让爸爸们更喜欢的亲子活动方法:玩具、运动、旅行、动画。希望家长们不要太着急,我们介绍了孩子的睡眠、做梦、如何游泳、视力发展和学习上厕所,让父母可以耐心地陪着宝宝慢慢成长。

当然,同各种谣言和奇葩育儿方法斗争的工作是件成本高昂的事情。虽然每篇文章不过1500字左右,但是背后往往隐藏着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准备周期;选择合适的选题,阅读几十篇文章和报告,给出一个可信服的结论。我们讨论结论是否有误,找更多的报告来支持结论,还要给出对应的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每篇文章的编辑时间按各位同学的各自工资算起来,可能都要几千块人民币了。这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是“最有科学性”的亲子媒体的原因。

一晃,这半年我们真的这样累计了几十万字,感谢读者对我们的科学专业度的认可和错别字的宽容,让这样的我们也有了几万的订阅用户,阅读数超过50万的文章,以及看上去非常美的阅读率和转发率。我们相信,好看的数字,是因为在营销号的谣言、养生和心灵鸡汤之外,爸爸妈妈们的确需要另外一种选择:一种科学、信任和轻松快乐的生活。

我们正在努力提供一个和别人都不一样的产品:科学并有趣。它可能会不断延展成长,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收获。将来也许我的女儿会喜欢我提供的产品,并且会很骄傲地告诉其他朋友说,“看,这是我爸爸做的”。

对于我家那个会被我起无数外号的可爱闺女,我最希望的是她未来有机会去实现她自己个性化的“成功”。而我要做的,是让她拥有尽可能多的可能性,直到她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也许她不喜欢创造,也不喜欢理科;她就喜欢跳舞,这也没关系,哪怕她就是喜欢赚钱都没关系。因为科学和有趣不是生活技能,是一种世界观。

目录

序一 科学育儿只有热情是不够的

序二 那些养大我们的育儿方法是错的

第一章 每位爸爸都应该是一台“育儿谣言粉碎机”

 WiFi对人体有辐射吗?

 远离激光笔,它不是玩具

 恐怖的有毒橡皮,到底哪里有毒?

 涂改液成为儿童杀手新军

 一次性纸杯有多可怕?

 学步车,风险到底有哪些?

 电磁炉的辐射严重吗?

 从地暖辐射看谣言帖的诞生

 被冤枉的荧光剂

 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用,真的会中毒吗?

 如何减少儿童的眼疲劳,LED阅读灯是最好的选择吗?

 iPad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吗?

 夏天饮料能不能放车里?

 宝宝食品用微波炉加热安全吗?

第二章 防止孩子“病从口入”的科学技能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食品干燥剂为何会爆炸伤害儿童?

 北冰洋汽水里到底都有什么?

 福岛核泄漏3年半了,日本食品还能吃吗?

 零食里有可怕的添加剂?!

 比添加剂更可怕的是什么?

 红糖是补血圣品吗?

 西红柿有毒,生吃西红柿能怎样呢?

 被骂的鱼肝油,躺枪的伊可新们

 那些教你分辨转基因食物的都是耍流氓

第三章 用科学的态度解决隔代育儿观

 打喷嚏等于快感冒吗?

 宝宝会做梦吗?宝宝做噩梦怎么办?

 给宝宝开空调,是对还是错?

 宝宝不穿袜子真的会生病吗?

 2~3岁的宝宝夜里被憋醒,如何解决?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为什么孩子会不停追问,认真回答和敷衍有什么区别?

 饭桌上手机和亲子关系的研究

 关于孩子视力的11个谎言

 车上最安全的位置令人出乎意料

第四章 如何才能让孩子科学健康地玩耍?

 爸爸们简单易操作的两则科学小实验

 1~10岁宝宝能玩的6种最好的亲子户外体育运动

 如何培养一个球迷宝宝陪你看世界杯

 泡泡水有毒之谜

 科学地堆沙子城堡

 带宝宝去旅行时坐飞机的窍门

 夏季,宝宝用哪种产品驱蚊最安全?

 儿童游泳的5个真正好处和5个隐藏风险

 请不要再给宝宝用恐怖的脖套游泳圈

 带宝宝去旅行,要不要戴太阳镜?

 在游戏中教会宝宝上厕所

第五章 科学达人爸爸的小小医疗室

 吃手对宝宝有多大的危害?

 被吻出的亲吻病,宝宝也来自星星吗?

 晒太阳补VD,冬天来了该怎么办?

 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吗?

 用1分钟了解儿童发烧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刷牙?

 宝宝用湿纸巾会中毒吗?

 孩子应该消毒还是“不干不净”?

 幼儿园病毒灵事件和抗生素滥用

 一起揭开湿疹的真面目

 含断肠草的云南白药,你还敢给孩子用吗?

后记 让我们把育儿变得有趣起来

序言

科学育儿只有热情是不够的

卢乐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总顾问。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

研究育儿多年的人都知道儿童的年龄越小,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大。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幼小儿童受教育,不是靠文字的学习,也不是靠成年人的说教。他们需要从生活环境中获得各种信息,受到精神和物质的影响,并在和周围环境连续不断的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环境,主要包括周围的人和物。所谓的物,指的是他们的服装、用具、玩具、游戏材料,以及遇到的各种事物等。而周围的人中,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中,对宝宝的照料,多是妈妈的责任。可事实上,宝宝在最初的成长中,更需要爸爸的理陛思维模式。爸爸可以帮助孩子社会化,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更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近些年,许多年轻父母,意识到了教养孩子方面的重大责任。在孩子出生时,便为他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路线与愿景。但父母们只有热情和愿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能否给予孩子正确有效的引导。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生。家长在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后,掌握自家宝宝独具的成长状况和性格。在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后,更要深入细致地发掘他们的思想、情感、需要和兴趣,而不是给孩子强安一个你认为的大好人生。在尊重孩子的情况下,多交流沟通,鼓励他们自我表现。

其次,家庭成员们要统一战线,达成一致的教养理念。在中国目前的家庭中,隔代育儿问题已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两代人之间不同的养育观念,常引发家庭内部一场又一场的冲突。这些冲突,会使宝宝感到不知所措,不能明辨是非,甚至出现两面性(在不同人的面前表现不同)。这对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当“一小时爸爸”中的王爸爸跟我讲他们的这个团队时,我非常欣慰和高兴。因为在中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普遍现状下,有这一群爸爸在呼吁尊重孩子的人生;在家庭内部教养矛盾凸显的时候,他们不是顺从或当和事老,而是从科学教养理念出发,用科学解决矛盾。他们还根据家庭教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重要的、有争议性的,或认识错误的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进行剖析、判断,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指导,让初为父母的人,能不慌张、不盲从。书中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博,讲解生动有趣,能将复杂专业的知识拆分、易化地传播给大众,并非一件易事,这也许更加凸显了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和责任。

希望在本书出版后,能让“科学育儿”在中国家庭中真正流行起来。

内容推荐

一小时爸爸编著的《科学达人爸爸来了》是一本专门给爸爸们看的科学育儿书,书中讲到的“孩子用的有毒橡皮”“衣服上的荧光添加剂”“宝宝的学步车有哪些危害”“出游要给宝宝带墨镜吗”“看电视能让孩子近视吗”等,都是涉及孩子生活的知识,作为一个家庭中最理性的人,爸爸应该担当起了解这些知识的任务,让感性的妈妈不再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把育儿这件事变得轻松有趣些。

爸爸的素质决定宝宝成长的方向,能让他接触更多更神奇的知识,更真实安全地了解世界。在爸爸科学精神影响下长大的孩子,会更专注。

给孩子一个科学认识世界的态度,给他一个多种可能的人生,能玩成科学家也许不是梦想。

编辑推荐

赠送爸爸妈妈们,科学达人爸爸“百宝箱”中的11件育儿装备。

全球第一本写给爸爸看的“科学育儿”书,同100000+父母一起让科学流行起来。

10个爸爸中有8个会订阅“一小时爸爸”,因为他们再也不想听见妈妈的抱怨。

最科学的“睡前读物”,最正确的“育儿方式”,抵抗得了浮躁的世界,还家庭一个轻松的育儿氛围。

生活的快乐来自知识而不是谣言,生活的舒心来自理性分析而非代沟,生活的健康来自安全而非忽悠,生活的轻松来自安心的家长而非着急的拔苗助长。《科学达人爸爸来了》是“一小时爸爸”正在努力提供给中国父母的一个产品,它可能会不断延展成长,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收获。

做爸爸是每个男人的第二职业,怎样做好爸爸,并不是以陪伴孩子多久为标准,而是如何科学地陪伴。让爸爸的科学素养成为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给他一个“科学有趣”的人生观,他的人生才能有更多可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