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思潮幽灵在北大飞舞
1916年冬,蔡元培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他宣布办学宗旨为“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吸引了许多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前来任教。尤其是《新青年》杂志阵地,聚集了很多优秀人物,这些人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导师。
1917年初,蔡元培聘请了陈独秀来做北大的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也聘请了鲁迅、钱玄同、王星拱、刘半农、徐宝璜等人来校任教。还扩建藏书楼为图书馆,聘请了章士钊做图书馆主任。章不久即辞职,推副主任李大钊接替。李大钊早年在日本留学,1914年章士钊在日本创办反袁的俗称“老虎报”的《甲寅》杂志。李大钊和陈独秀都经常在《甲寅》上面发表文章。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到北大不久,把《青年》改名《新青年》,主张白话作文,鼓吹文学革命。李大钊、鲁迅当时经常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1917年秋,胡适由美国回国,到北大任教。《新青年》里面一方面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同时也有胡适、王星拱、刘半农、周作人等人的来稿。他们虽然都是新文化运动人物,但政治见解有分歧。不过,他们的文章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共鸣,大大活跃了当时北大的思想空气。
1918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中国:“反对《新青年》的人,无非是因为我们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这几条罪案。这几条罪案我们直认不讳。但是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李大钊在1918年10月出版的《新青年》五卷五号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影响也很大。胡适说北大是因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个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此外,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在北大也很活跃。蔡元培聘请了前清大学士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来北大教生物学,吴稚晖当学监,无政府主义思想由他们传播到了北大。还有一些“国故”派人物,包括辜鸿铭、夏锡祺等。
在“学术思想自由”的口号下,北大成立了很多社团。如哲学会、雄辩会、音乐传习所、体育会、数理研究会、新剧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图书报社、学生储蓄银行等。新闻研究会由校长秘书徐宝璜主持。《京报》的邵飘萍在“五四”前一段时间里,每星期日都去讲他的新闻采访经验。毛泽东也参加了新闻研究会。当时国内著名的书画家陈师曾、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都在这些学会之中。21岁的画家徐悲鸿则担任画法研究会主任。这些社团为学生在“五四”时期举行集体游行奠定了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以前,由于蔡元培秉行兼容并包和学术思想自由,北京大学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为代表人物的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学生对封建文化和当政者的不满。在各种思想的启蒙与交锋中,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天天增强了。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胜利了。因为中国参加了协约国,很多人把自己也看成是“胜利国”,一时“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高唱人云。历史证明,弱国无外交,中国再次被强权凌辱。
P13-15
第一章 铁屋子被打穿
一、罪恶的“贸易”
二、禁烟与销烟
三、帝国凋零
四、三元里抗英壮举
第二章 民族的觉醒
一、新思潮幽灵在北大飞舞
二、外交失败成“五四”导火索
三、学生怒打卖国贼
四、大逮捕引发大运动
第三章 日出东方
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二、共产主义星火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四章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艰难的筹措
二、一次思想的洗礼:整风运动
三、“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章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一、群星汇聚西柏坡
二、豪情满怀绘蓝图
三、两个“务必”,永葆本色
第六章 民族复兴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准备情况
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四、庆祝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三、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八章 党的八大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一、中共八大前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二、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和全党整风
四、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大跃进”狂澜
第九章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两个凡是”
二、一篇文章改变中国
三、一次拨乱反正的重要会议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十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一、中国改革的酝酿与兴起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三步走战略
一、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
二、“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与推进
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演变
四、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计划经济下的荒谬怪事
二、养五只鸭子是资本主义?
三、江泽民总书记深夜打来电话
四、基辛格博士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言献策
五、“市场经济”四个字让入世谈判足足谈了六年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城乡改革的全面展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内容
第十五章 一个主题,一个主线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二、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第十六章 中国航母“零”突破
一、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
二、中国发展航母恰逢其时
三、军事强国的标准配置
四、中国航母之路注定漫长
第十七章 继往开来的十八大
一、党代会是观察中国发展的窗口
二、党代表选举顺利为十八大召开奠定了基础
三、十八大前干部换届透露出干部选拔新动向
四、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十八章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一、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恰逢其时
二、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三、打造“美丽乡村”和“美丽城市”
四、有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就不是梦
第十九章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目标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境况
二、实现手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
三、关系处理:以深化改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应处理好十大关系
第二十章 2050复兴梦圆
一、解梦:何谓民族复兴中国梦
二、追梦:我们一直在追寻民族复兴中国梦
三、圆梦:让民族复兴中国梦照进现实
后记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党建》2013年第1期)
《民族复兴中国梦》由洪向华主编,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民族复兴中国梦》由洪向华主编,本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本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