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绝地撒哈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飞豹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绝地撒哈拉》由金飞豹著:中国人首次自主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继成功穿越北极格陵兰大冰盖之后,探险家金飞豹和地质专家费宣成功穿越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途经加纳、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埃及6个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第一大沙漠的科学考察探险。

“7+2”项目世界记录保持者。金飞豹先生是世界上第11位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探险家,也是用最短时间完成该项探险的人。穿越撒哈拉是金飞豹先生“穿越三部曲”的第二部,下一步计划穿越亚马孙热带雨林。

6万字真实记录、150张高清图片。作者详细记录了穿越撒哈拉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内容涉及非洲撒哈拉地区人文、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内容,书中精选了作者沿途拍摄的150张高清图片,呈现最真实、最动人的撒哈拉。

内容推荐

《绝地撒哈拉》由金飞豹著:2009年,著名探险家金飞豹和地质专家费宣用80天时间成功完成穿越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壮举。全程6700公里,穿越6个异域国度,用独木舟和骆驼徒步走过蛮荒沙漠,留下6万字真情记录和150张高清图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撒哈拉。

失去联络的3天、悬崖上的村庄、三毛看到的蓝皮人、神秘部落的盛会、不明的审判……

“20多年的户外行走生涯,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世界上没有比心更高的山峰,也没有比脚步更远的道路。”“梦想”始终是金飞豹想要传递给每一位行走人的话。“我要一直走下去,直到我老得走不动了;但即使老得走不动了,我也要用文字将我的行走和记录下来。只要有梦想,探寻的脚步就永不停歇。”

在以最快速度完成世界7+2项目之后,世界上最干燥炎热的非洲腹地——撒哈拉成为了他下一站梦想的实现地。在哪里,金飞豹不仅完成了中国人首次的撒哈拉腹地穿越,他也成为国内完成7+2、穿越格陵兰、穿越撒哈拉的第一人。

这本《绝地撒哈拉》不是一本游记,也不是旅游指南,更不是野外生存手册,它是一位探险家对儿时梦想的追寻、对挫折与艰难的态度、对异域文化的体悟。

目录

前言

楔子

Part1 初识非洲

 蚊子能要命,女人是老虎

 欢迎来到世界的中心

 碧海蓝天下的罪恶与希望

 “鳄鱼邓迪”闯非洲

Part2 挺近大漠

 处处是宝藏

 非洲母亲河

 观浴惊魂

 非洲的蒙娜丽莎

 沙漠中的威尼斯

 悬崖上的村庄

 非洲水世界

Part3 绝地撒哈拉

 “沙漠悍匪”

 阿里巴巴和小贩

 0°轮回

 为生存而战

 再见,兄弟

 遍地黄金

 中国制造

 择路而逃

 我们还活着

Part4 沙漠传奇

 我们都是图阿雷格人

 最美的地质课堂

 骆驼不哭

 隐者传奇

 超级骆驼PK赛

 一万年前的“博客”

 大人国历险记

 困兽

 蓝色地中海

Part5 走出撒哈拉

 警察局“躲猫猫”

 “刀下”救人实录

 法老的诅咒

 我们拿什么留给后人

 后记

 友人后记

附录 飞豹足迹

试读章节

处处是宝藏

在布基纳法索的行程非常紧张,短短两天就要穿越到达下一个国家马里。瓦加杜古是布基纳法索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这里还是北非著名的影都,当地人都自豪地称这里是“非洲好莱坞”。早在1969年,拥有极大影响力的泛非电影节就定期在瓦加杜古召开,非洲影片制作中心、非洲电影学院、非洲影片发行公司以及泛非电影工作者联盟等机构的总部也都设在这里。一路行来,我发现当地居民都有极佳的表演天赋和音乐细胞,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翩翩起舞,仿佛血液里流淌的就是音乐,骨子里跳跃的就是艺术。

匆匆离开瓦加杜古,出发前往布基纳法索第二大城市博博迪乌拉索。一路上费宣一直专心致志地盯着窗外看,自从前几天在路边发现了一片高品位的云母矿层,费宣就开始留心起来,一看到“可疑”目标就大喊停车,拿着他的三件宝贝(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直冲目标而去。没想到今天居然又被他发现了一片高品位的铝土矿。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费宣说,云南如果有这样高品位、易开采的铝土矿,早就被开采了。而在这里,这些价值不菲的资源却只能默地沉睡。看着费宣惋惜的表情,我不仅有些感叹:在地质专家的眼中,非洲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其实到处都是宝藏啊!

进入布基纳法索以后,我们在加纳所学的当地语言就派不上用场了。布基纳法索通用法语,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说英语。为了能与当地人沟通,我们只能重新学习,先学了两个最简单的词:“格拉鲁姆”(你好)和“玛萨”(谢谢),虽然发音不是太准,但也只能先对付着用啦!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前往马里首都巴马和。天气非常热,几乎让人无法忍受,车里虽然比外面凉爽一点,但窗外明晃晃、火辣辣的太阳直照得人脑袋发昏。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小村镇,这些村镇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中国最偏远的山村集市,在路边一溜排开一片茅草棚子。当地人很热情,看到我们的车子驶过来,小孩子和小贩都会笑着向我们招手,有的小孩还会追着我们的车跑。只要一停车,就会有很多人围着我们,用中文喊:“你好!”

大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布基纳法索与马里的国境边界。只看见公路中央摆放着几个涂着红白相问条纹的油漆桶,刚好挡住去路,旁边有几个之前在村镇中见过的简陋的木棚子。来这里之前就听说这边经常有抢劫、绑架之类的情况,难道碰上抢匪啦?刚想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司机已经放慢速度靠边停车了,向导看我们一脸的紧张连忙解释,这里就是海关了。眼前的一幕简直难以置信,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简朴、最环保的海关了,一座简单的木屋,工作人员就坐在里面办公,既通风又凉快。

没想到刚进入马里就遇到这么特别的“惊喜”,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奇闻异事等着我们,满心期待中,继续上路……

非洲母亲河

到达巴马科后,我们原计划乘船前往塞古,并由此拉开长达二十多天的水上航行旅程。但向导告诉我们,今年尼日尔河的水量太小,只能先乘车赶往塞古,然后从塞古开始航行。

巴马科与塞古相距240公里,我们在中午时分赶到了塞古,这里确实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仍然保留着古朴的传统习俗,宁静而从容。当地保留了很多殖民时期的法式建筑,非常漂亮,许多欧洲人都会选择到这里度假,享受明媚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当地有一个很有名的客栈,老板是黎巴嫩人,我们就在这里落脚。

吃过午饭,开始准备物资,因为要在尼日尔河上航行二十多天,准备了大量清洁淡水。我们将物资和装备提前搬运到当地人称为“皮纳斯”(Pinasse)的一种装着马达的独木舟上。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小船一直是当地传统的河上交通工具。我们租用的皮纳斯长约10米,算是比较大的,足以装下所有的装备和物资。船员一共有6名,我、费宣、向导以及3名雇来的船夫。日常三餐可以在船上解决,夜晚时则必须靠岸,在岸边选择合适的地方过夜。

尼日尔河看上去很清澈,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是位居尼罗河、刚果河之后的非洲第三大河,全长4200多公里,流经5个国家。这是一条充满了母性的河流,她在沙漠中蜿蜒而过,有效地阻隔了撒哈拉沙漠向南侵袭的脚步。干百年来,时涨时落的河水滋养了两岸的土地,也承载着沿河1亿多居民的生活希望。

皮纳斯航行了12小时却只前进了80公里,因为水位太浅,大部分河段水深不过一米左右。尼日尔河的水量近年来大大减少,稍大点的皮纳斯在航行时经常搁浅,只能靠人力把船抬过水位太浅的河段。一路上,经常看到摆渡的船搁浅,整船的乘客都得下水抬船。我们并没有因为远道而来而受到优待,我们租用的皮纳斯也很大,经常发生搁浅的情况,我和费宣也只能挽起裤腿,和船夫们一起跳下水,把船抬过浅水区。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船上的那些天,我和费宣都仿佛忘记了自己原有的身份,变成了尼日尔河上的水手,掌舵、划桨、扎缆绳,一举一动都应和着天地的节奏。

P021-025

序言

远方天空的颜色很特别,仿佛蓝紫色中夹杂着一缕铁锈般的晴红。巨大的粉红沙丘在天边绵延起伏,浑圆的落日映着沙漠的棱线,无数道沙砾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大地被衬得暗沉沉的,僳是一片唾着了的海。

这里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死亡禁地,数百年来它吞噬了不计其数的生命,留下一段又一段传奇亘古流传。撒哈拉,浪漫残酷,空寂博大,满目荒凉却又生机勃勃。

2D09年4月7日到6月25日,我和费宣用80天的时间,亲身体会了它的美丽与哀愁,寂寥与富有。这里有淳朴善良的人民、美丽苍凉的沙漠、炽热暴虐的烈日和神秘遥远的传说。在撒哈拉经历的一切一点一滴地丰富着我们,成为镌刻在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

6700多公里,有感动,有泪水,也有欢笑。撒哈拉是贫穷的,但也是生动而美丽的。当地居民的乐观和坚韧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更是让我们感动得几乎落泪。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贪婪和虚伪渐渐侵蚀着淳朴的人民,如同病毒渐渐吞噬健康的躯体。然而,无论是一贫如洗的桑海船夫还是困守沙漠的图阿雷格部落,我们感受到的都是信任、关怀与尊重。似乎越是贫穷的地区,留给我们的回忆就越美好。而在那些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我们被导游勒索、被警察敲诈,一次叉一次的失望和愤怒冲击着我们的胸膛。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文明变了味道?是贪婪的欲望还是傲慢的内心?

在通往撒哈拉的路上,无论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艰苦我们不怕,危险我们也不怕,怕的只是变幻莫测的人,心,以及背后隐藏的丑陋和罪恶。自然的荒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荒芜。

80天穿越撒哈拉的经历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我期待与大家分享这段故事,以及我所经历的感动和对人生的恩考。这是我眼中的撒哈拉,希望你能喜欢。

后记

2009午6月25日,历时80天的撒哈拉穿越探险结束了。我和费宣从云南昆明出发,途经加纳、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埃及6个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第一大沙漠的科学考察探险。

这80天的旅程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生命和梦想的意义。从小栽就有很多梦想,它们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走过了很多路。自从20多年前登上了昆明最高峰轿子雪山,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户外探险。我告诉自己说,只要不是老得走不动路,就一定要出去走、出去看。

我的梦想之一是登上世界上所有超过8000米的山峰。全世界一共有74座,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登上其中的3座了: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期玛峰、海拔8072米的希夏邦玛峰。以后每午攀一座,77午后我就能实现这一梦想了。

2006午我开始了自己的“7+2”之旅。“7”就是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我登上去了;“2”就是南极点与此极点,我也徒步走了一遍。在我之前世界上共有10位探险家完成了这项探险活动,栽是第11个,同时也是目前为止用最少时间完成这项活动的人。

2009午,我和费宣完成了中国人首次自主穿越撒哈拉沙漠之行,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眼睛去看撒哈拉。我们发现,撒哈拉并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了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我们虽然遇到过危险和困难,但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非渊人民的友善和热情,是撒哈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世界。

撒哈拉之行结束后,还有很多梦想等着我:80天环游世界、攀登剩余11座超过8000米的高峰、飞上太空、穿越亚马孙、作为郑和的老乡重走他六百多午前走过的航海路……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探险活动越深入,人也将越接近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我的人生因探险而精彩,在探险路上我收获了很多,而且将收获更多。当然,精彩的人生并非一定要在珠峰顶上、在撒哈拉沙漠中见证,其实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探险的过程,什么时候你遇到了让你痛不欲生的困苦,那就是你人生的撒哈拉。穿越它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难倒你了,这就是人生的探险。

书评(媒体评论)

王石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生就是一场探险,18岁之前有父母管,之后就一个人上路了。从珠峰到南北极点,从北极格陵兰到非洲撒哈拉,飞豹的路走得异常艰辛,也异常精彩。尤为可贵的是,他总是能将探险与公益相结合,他不仅是在用双手和双脚探险,更是在用头脑、用心去探险。

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一个人做梦很容易,放弃梦想更容易,执行起来却很难。飞豹是个梦想家,更是梦想的实践家,80天,6700多公里,终圆儿时的撒哈拉之梦。飞豹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你还有梦想的时候,请上路。

王勇峰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国家登山队队长

危险与挑战并存,正是探险的独特魅力所在。飞豹的骨子里有浓烈的冒险精神,总觉得活着就应该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撒哈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恐惧,我想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飞豹。酷热的沙漠中见证奇景,艰难的旅途中磨砺心性,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体会别人没见过的美。

何亦红 《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

很难把眼前这个谦逊随和的人和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的人联系起来。不过这就是飞豹兄的常态,他总是从容地面对每一个挑战。人生不是以有多少次呼吸,而是以有多少次喘不过气的时刻来计算的。飞豹是探险者中少有的重视文图记录的人,他笔下的撒哈拉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行文诙谐,注重细节。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当他穿越了现实中的撒哈拉,也就征服了内心的孤寂与荒漠。

肖东坡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有人喜欢品茶聊天,悠闲度日,有人追求职业发展,匆匆忙忙。对于飞豹来说,探险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定下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在路上感悟人生的苦与乐。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曾花 思凯乐(SCALER)户外品牌创始人

《绝地撒哈拉》里有三毛笔下的苍凉、雄浑、诗意和浪漫,还有知识、生态、希望和友爱,只有真正体验、感受过的人才能描述得如此真切动人。

蔡虎 爱乐活网(www.Jeho.com)创始CEO

登顶珠峰、徒步到达南北极,以破世界纪录的时间完成“7+2’’极限探险……飞豹先生一直在梦想的路上行走不息。他的经历也让我想起“爱乐活727车队”的青年,他们穿越18个国家、历时6个月、骑行17800公里去伦敦看奥运。“梦想=上路+坚持”,梦就在心中,梦就在脚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