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四国专家组所著的《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报告)》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开展了大量深入、富有创意和建设性的研究,对国际社会认识与实践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本报告研究成果在德班会议期间发布时获得好评。报告对下一阶段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具有启发参考和借鉴价值,相信报告将对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带来有益启示
基础四国专家组所著的《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报告)》内容简介:公平原则是构建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基石,只有公平的国际气候制度才能得到各国的接受和执行。“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EASD)”是对公平原则的一种阐释。《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报告)》收集了基础四国(BASIC)专家对于“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及其具体执行机制构想的论述,既可为各缔约方制定相关谈判策略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基础四国专家联合报告
1 引言
2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
2.1 获取大气排放空间
2.2 实现发展和获得支持所需的时间
3 碳预算和公平分配
4 附件I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大气层的过度占用
4.1 不可持续的历史与公平、可持续的未来
4.2 “谁应承担剩下的责任”的含义
5 两种主要的方法框架
5.1 资源分享式的预算方法
5.2 减排行动或责任分担方法
6 以各种标准公平分配碳空间
6.1 人均标准
6.2 历史责任
6.3 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指数
7 比较不同的方法
7.1 未来碳预算的比较
7.2 资金、技术和发展能力支持中的公平
7.3 在确定国家碳预算过程中的南南合作
7.4 适应中的公平
8 结论:需要建立一套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制度框架
历史排放责任在国际气候制度中的重要性
Jose Domingos Gonzalez Miguez and Adfiano Santhiago de Oliveira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碳预算账户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项目组
1 引言
2 原则和方法框架
2.1 原则
2.2 方法框架
2.3 特点
2.4 优点
3 方法学
3.1 为每个国家建立预算账户
3.2 参数和数据
4 计算结果
5 分析结果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含义
5.1 附件I国家的碳预算转移和平衡
5.2 资金转移
6 讨论
6.1 国际合作机制设计
6.2 历史责任追溯起点
6.3 紧缩趋同
6.4 内涵排放问题
6.5 人均原则对大的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什么
7 结论
附录1 碳预算账户:间接测量方法
附录2 在碳预算账户方案中考虑技术进步和溢出效应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印度方案
T.Jayaraman,Tejal Kanitkar and Mafio Dsouza
1 简介
2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
2.1 公平性方面
2.2 可持续性方面
3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执行机制
3.1 主要方案
3.2 关于该方案的一些技术细节
4 公平获取碳空间与资金以及技术转让
4.1 排放权赤字与资金转让
4.2 节约的碳成本与固定碳价格的比较
5 结论
责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南非方案
Harald Winkler Thapelo Letete and Andrew Marquard
1 简介
2 分析方法与原则
2.1 责任
2.2 能力
2.3 可持续发展
2.4 将这些指数结合起来
3 方法学
3.1 模型说明
3.2 数据来源
3.3 基准排放水平预测结果
3.4 碳预算和所要求的全球排放路径
3.5 对每个国家分配公平的减排责任
3.6 计算每个国家的剩余排放空间
4 计算结果
5 分析结果对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意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