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编著的《女性主义专题研究》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可贵的是,它聚焦又不限于华人文学和潮汕文化中的性别议题,本书内容包括论张爱玲《色·戒》的情欲书写、澳大利亚华裔的游离和漂浮——评女作家兰子的长篇小说《楚歌》、论华语电影《卧虎藏龙》的女性意识、穿行于东西方的性别之旅——评吕红的长篇小说《美国情人》、拓展女性写作的新可能——细读女作家锦璐的几个中篇小说、论台湾女性主义作家李昂等。
《女性主义专题研究》是学者庄园的第二本评论集,收入了2005年以来撰写的有关“华文文学”、“潮汕文艺”、“影视文化”等文章共23.7万字。庄园的第一本评论集是《重构女性话语》(20万字),此书是她继续用女性主义方法论对华文文学、潮汕文学、大众文化等专题的思考和处理。
《女性主义专题研究》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发行。
胆识兼备方为境界——《女性主义专题研究》序/刘再复
华文文学
论张爱玲《色·戒》的情欲书写
澳大利亚华裔的游离和漂浮——评女作家兰子的长篇小说《楚歌》
论华语电影《卧虎藏龙》的女性意识
穿行于东西方的性别之旅——评吕红的长篇小说《美国情人》
拓展女性写作的新可能——细读女作家锦璐的几个中篇小说
论台湾女性主义作家李昂
沉重之书——《巨流河》读后
文学女性精神史——评白舒荣写施叔青的传记
回到现场感觉郁达夫——评《郁达夫别传——海外第一部郁达夫传记》
文学与历史——美华作家引领“新文革”小说潮
由张翎的小说想到的
诗人瓦兰:寻找的是如何摆脱时代
潮汕文艺
时代悲情的女性诉说——评杜桂芳的小说集《冷月如霜》
唯美:超越与局限——评林渊液的散文集《无遮无拦的美丽》
探求真相却收获阴影——评林丹华的长篇小说《错缘》
女人·梦境·文学——漫谈林东山的小说
边缘的省思与力度——评《迷失在城市的边缘》
简谈《爱情光谱》
工报·工夫茶·南北文化——评论《龚人杂文选》的三个关键词
青春残酷物语——评黄峰的小说《出走、看海或其他》
论潮剧《葫芦庙》和《东吴郡主》的女主角——兼谈编剧范莎侠的审美取向
《还官记》:清官戏的新突破
潮剧,她的爱——读梁卫群的《知蝉声几度》
名媛,还是“女结婚员”?
李晓颦的“绝对隐私”
陈映欣其人其画
杨之婉和她的荷
王荐吾:一个人的长城谣
论潮汕女村官的性别困境
影视文化
《绝对隐私》笔记三则
《三峡好人》:流离中的坚韧
迷上凯瑟琳·赫本
少女·沧桑·老灵魂
姨妈和我们漏洞百出的生活
所有的爱都给你
脆弱中的倔强
《蓝雾》:快乐很短,磨难很长
《画皮》:女人女妖都为爱
《夜上海》:一场异国的艳遇
《宝葫芦的秘密》和香港人的成功
给才子当老婆
后记:我的女性主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