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就要用简单稚气的语气来说话。但是不能否认,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对成人世界充满着好奇,许多孩子喜欢读“大人书”。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中那些适合儿童阅读的篇目,就是最好的儿童文学。这套丛书就是按照这个理念来编辑,并推荐给小读者们的。丛书中收入冰心、叶圣陶、鲁迅、丰子恺、老舍、朱自清等现代文学大师的作品,相信孩子们读了它,会受到正义、崇高、智慧的熏陶,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美。
《丰子恺儿童文学选粹(适读年龄9-12岁)(精)》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贺年》《养鸭》……
《丰子恺儿童文学选粹(适读年龄9-12岁)(精)》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贺年》《养鸭》《姚晏大医师》《喂食》等等。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丰子恺儿童文学选粹(适读年龄9-12岁)(精)》为适合9-12岁儿童阅读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作品选集,让这些文学大师循循引导孩子们到深邃的成人精神世界里遨游,一定会使孩子们收益良多。
贺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清晨,我被弟弟的声音惊醒。他一早起身,正在隔壁房里且跳且叫:“日历只有一张了!过年了!大家快点起来过年!”随后是姆妈喊住他的声音:“如金!静些儿!爸爸被你打觉了!你已是高小学生,五年级读了半年了,怎么还是这般孩儿气,清早上大声叫跳?”弟弟静了下来,接着低声地向妈妈要新日历看。我连忙披衣起床,心中想:这回是今年最后一次的起床,明天便是新年例假了。这一想使我不怕冷,衣裳穿得格外快些,但回想姆妈对弟弟说的话,又想到我六年级已读了半年,再过半年要毕业了,不知能不能……有些担心。
我一面扣衣纽,一面走进姆妈房中。看见日历上果然只挂着单薄薄的一张纸,样子怪可怜的。弟弟捧着一册新日历,正在窗前玩弄。我走近去一看,只见厚厚的一刀日历,用红纸封好了,装在一片硬纸板上。纸板上端写着某香烟公司的店号。店号下面描着图案,图案中央做一长方形的圈子,圈子里面印着一个电影明星的照片。不知是蝴蝶,还是徐来,我可认不得。但见她侧着头,扭着腰,装着手势,扁着嘴,欲笑不笑,把眼睛斜转来向我看。好像我们校里那个顽皮的金翠娥躲在先生的背后装鬼脸。我立刻旋转头,走下楼去洗脸。我们吃过早粥,赴校的时候,弟弟叮咛地关照姆妈,最后~张日历要让他回来撕,新日历要让他回来开。姆妈笑着答允了。
我们上完了今年最后一天的课,高兴地回到家里。弟弟放了书包就奔上楼,想去撕日历。但被爸爸阻住了。爸爸正坐在窗前的桌子旁边看画册。桌上供着一盆水仙花,一瓶天竹,一对红蜡烛,一只铜香炉和一只小自鸣钟。——这般景象,我似觉以前曾经看到过,但是很茫然了。仔细一想,原来正是去年今日的事!种种别的回忆便跟了它浮出到我的脑际来。 爸爸对弟弟说:“今天是今年最后的一天,我们不要草草过去。我们大家来守岁,到夜半才睡觉。日历也要到夜半才可撕。在夜里,我们还要做游戏,讲故事,烧年糕吃呢!”弟弟听了又跳起来,叫起来。爸爸拉住他的臂膊说:“不要性急,今年还有八个钟头呢。你们趁这时候先画一张贺片,向你们的最好的朋友贺年。”
“好,好,好,”我们答应着,抢先飞奔下楼,向书包里去拿画具。途中我记起了:去年图画课中华先生叫我们画贺片,我画一只猪猡,同学们大家说“难看,难看”,华先生偏说“好看”。他说:“你们为什么看轻猪猡?你们大家不是爱吃它的肉么?”后来我告诉爸爸,爸爸说:“因为中国画家向来不画猪猡,所以大家看不惯。其实也没啥,不过样子不及兔子、山羊那般玲珑罢了。”今年不知应该画什么动物了?等会儿问问爸爸看。
我们把画具端到楼上,放在东窗下的桌上,开始画贺片了。画些什么呢?我就问爸爸明年是什么年。爸爸说明年是丙子年,子年可以画个老鼠。但我所发见的题材,被弟弟抢了去。他说:“我画老鼠,老鼠拉车子!昨天我在《小人国》里看见过的。”我同他论理,但他连说“对起,对起,对起,对起”,管自拿铅笔打稿子了。“对起”就是“对不起”,是他近来的口头禅。他每逢自知不合而又不舍得放弃的时候,便这样说。我知道他已热心于画老鼠拉车了,就让让他吧。但是我自己画什么呢?想了好久,记得以前华先生教我们画花的图案,我画得很高兴。现在就画些花的图案吧。
我的颜料没有上完,弟弟已经画好,拿去请爸爸看了。我赶快完成,也拿过去。但见爸爸拿着剪刀正在裁剪弟弟的画纸。一面说着:“你画老鼠拉车,不可画得太高。下面剪掉些,上面多留些空地写字吧。”剪成了明信片样的一张,他又说:“上面太空,添描一个很长的马鞭吧”。弟弟抢着说:“本来是有马鞭的……
P1-3
优秀作家都是为儿童写作的
※贺绍俊※
这是一套专门为少年儿童精心编辑的丛书,收入丛书的作家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家长们也许要问,这些作家的书不是应该给成人读的吗,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儿童文学来编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一位优秀的作家都是为儿童写作的。
顾名思义,儿童文学就是专门写给少年儿童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既需要物质的营养,也需要精神的营养。有了物质的营养,儿童的身体才能成长发育;有了精神的营养,儿童才会脱去蒙昧,变得成熟起来。但在以往的观念中,儿童文学为了适应儿童阅读,就应该以儿童的口吻去说话,以儿童的思维去思维。那么,什么是儿童的思维呢,说白了就是简单稚气。一般来说,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所以那些专门适应儿童心理特点而写的儿童文学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所理解、所接受。但我们就敢断定孩子们只爱读那些容易读瞳的儿童文学作品吗?我也曾经是个孩子,我记得自己在孩童期间最感兴趣的图书恰恰是那些给大人们写的小说。我想,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对成人世界充满着好奇,在好奇中逐步学习到成人世界的知识。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每一个作家都在为儿童写作。也许我们可以将儿童文学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这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儿童的思维进行写作的,我把这一类的儿童文学比喻为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植物,排除了各种外在的复杂因素,符合各种科学的数据和条件。还有一类儿童文学就是成人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我把这一类儿童文学比喻为在大自然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植物,虽然有着风吹雨打的痕迹,甚至有着虫咬病害的伤疤,但也许这样的植物有着更丰富的营养,具有更加天然的本性。
比方说,鲁迅的作品同样适合孩子阅读,这不仅是指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散文,而且也包括鲁迅的很多杂文如《战士和苍蝇》《无声的中国》《文学和出汗》《未有天才之前》等,想必那些喜欢智慧的小读者们读起来也会爱不释手的。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他伟大的思想里也注满了浅显的道理。尽管孩子们在读鲁迅的一些文章时并不见得能够完全了解文章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但也许就是在一种似懂非懂的混沌状态中,孩子们会触摸到鲁迅的伟大之处。从鲁迅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里,孩子们能够学会什么是大爱和大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愚蠢;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当然,还有老舍的“儿童文学”,还有冰心的“儿童文学”,还有沈从文的“儿童文学”,还有徐志摩的“儿童文学”,等等,等等,让这些文学大师循循引导孩子们到深邃的成人精神世界里遨游,这样的遨游一定是孩子们最乐意的,也一定会使孩子们收益良多。
2011年11月
编者说明:因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青少年,故将原文中一些不合现代汉语用字规范之处进行了修订。例如:“那末”——那么;“作点什么”——做点什么;“的”(在形容词前)——得;“的”(在动词前)——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