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俗故事/最经典的中国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孙民//赵旭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民和赵旭编著的《民俗故事》内容介绍:“民俗”是历代人民相传已久而形成的风尚与习惯。读民俗故事,开头总有这么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正是这一句,把我们的心带入远古的历史,让我们窥探民俗是怎样发生的,最初的形态如何。细细想来,民俗这种看似形式的东西,却蕴涵着华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人没有精神,会堕落为动物;民族失去精神,便会集体沦落为奴隶。想想这是多么可怕!所幸中华民族的精神永存!这精神有如阳光,照耀着民俗故事这一方天地,让人感到人性的可爱与温暖;这精神又如彩虹,反射着华夏各族人民优美的心灵,把民俗故事装点得分外绚丽迷人。

内容推荐

孙民和赵旭编著的《民俗故事》内容介绍:民俗故事在这方面反映得十分深刻、典型,很具有启发性。移风易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能量开出新风的,往往是一些有影响的人物,有时还是官员。因为这些人极具感召力,所以实行改革较易成功。《打春牛》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古代官员带头改革旧风俗。不可讳言,人都有一种惯性和惰性,一旦养成了习惯,便不思变革,而变革的任务往往落到年轻人的肩上。一起来翻阅《民俗故事》吧!

目录

总序

前言

“年”的由来

拜“年”驱怪

爆竹报平安

元旦放鸟

对联的发明

桃符驱魔

贴倒“福”字

“福”字的威力

打春牛

隋炀帝过生日

老鼠娶媳妇

赶社节

元宵为啥叫“汤圆”

东方朔救元宵

锣鼓笙箫庆元宵

子牙一怒灯火明

椅子姑

灯谜的笑话

骗火神爷的妙计

仙女的歌声

无灯的元宵节

司马光生气

赶鸟节

日出打水的来历

祭龙日

玉龙救旱

降龙的少年

不孝媳妇的下场

插花节

芦笙会

恨火与禁火

皇帝上坟

祭英魂

三月踏青谢龙王

姑娘节

泼水节

称人和吃塌饼

吃乌米饭

挂蒲叶

挂葫芦

门插青柳

熏药渣

吃透糖

端午观井

祈雨节

吃虫节

敬天狗

好闺女谁不亲

舅家的羊

晒衣节

晒龙袍

六月师生会

撒石灰

敖包会

火把节

藏戏节

七夕的故事

荆叶洗发

除恶节

敬老节

耍海节

圆月玉兔

月饼中的字条

月饼情缘

登高避灾

斗牛节

天女节

吃五豆

火头僧的杰作

皇帝想喝粥

岳家军的“千家饭”

祭灶王

火神节

点灯笼

杀年猪

灶王爷吃请

灶王爷的妙计

藏笤帚

烧纸钱

为啥守岁

闹年的故事

除夕点灯的来历

插芝麻秆

刺像

文身

绣脸

缠小脚儿

顶物的头

红盖头

桃花女的头巾

仫佬女的发髻

苗族女的三角帕

头巾与脚套

婴孩儿的“兜嘴”

带血的围脖儿

改做的围裙

露水裙

彩裙的花边

背带饰品

“金凤装”

蛇纹衣

高底鞋

“戒指”止怒

手镯

带花的凉席

织毯圣女

东北神草

乌拉草

奶酪与狼

蒸面人儿

尼姑变油条

“油炸桧”

东坡肉

草肉美食

东坡肘子

松花蛋

麻婆豆腐

“全家福”

“狗不理”包子

馒头的来历

试读章节

传说“年”是一个人名。这人是商朝人,距今已有三千五百年吧。当时没有准确的节令,因此人们无法按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年”这位年轻人决心要测准节令,他天天、月月、年年在测量日影,摸索着节令的变化。

商朝天子对节令不准深感不满。这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而且也不方便人们的生活。他把节令官阿衡叫来,命令他尽快核准节令。阿衡是个酒鬼,一有闲空便喝酒,喝得头昏脑涨。天子交他的任务,他不但不去完成,反胡说天神不满意人间,所以把节令搞得没有规律。要弄准节令,必须祭天神。

天子被蒙在鼓里,决定设台祭天。

“年”得知这一消息,便人宫求见天子。他在天子面前把自己测定的结果详加说明,并讲清节令与太阳运行的关系,建议修筑天文台观察日月星辰。天子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停修祭台,改修天文台,并任命“年”负责那里的工作。

阿衡听说天子改了主意,生怕“年”把节令制订出来,便用重金收买刺客去杀“年”。“年”白天晚上都在辛勤地工作,刺客难以下手。一天天,一月月,“年”不停地观测着,刺客于是改用箭来射杀他。一天夜里,刺客登上天文台对面的楼顶,瞄准“年”放了一箭,这时忽起一阵大风,将箭吹歪,只射到“年”的手臂上,“年”大叫一声。卫士赶到,急忙去捉拿刺客。捉住刺客后,顺藤摸瓜,又揪出了后台阿衡,天子将两名罪犯一并处决。

带着伤的“年”仍不停地工作。不知过了多久,节令终于制订出来了。上报天子,天子十分高兴。“年”说:“旧岁已尽,新春开始。开始之日,应有个名。请天子赐个名吧。”

天子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他看了看眼前的“年”,此时“年”因劳累过度,头发斑白,便又说:“制订了节令,你劳苦功高,又险些丢了性命,为了表彰你的功劳,这一天也叫‘年’吧。”

从此“春节”和“年”就相提并论了。P6-7

序言

一提故事,人们自然会认为是编出来的,于是称为“瞎话”。既然是瞎话嘛,一听了之。可是民俗故事却不应这么看。

“民俗”是历代人民相传已久而形成的风尚与习惯。读民俗故事,开头总有这么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正是这一句,把我们的心带入远古的历史,让我们窥探民俗是怎样发生的,最初的形态如何。细细想来,民俗这种看似形式的东西,却蕴涵着华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人没有精神,会堕落为动物;民族失去精神,便会集体沦落为奴隶。想想这是多么可怕!所幸中华民族的精神永存!这精神有如阳光,照耀着民俗故事这一方天地,让人感到人性的可爱与温暖;这精神又如彩虹,反射着华夏各族人民优美的心灵,把民俗故事装点得分外绚丽迷人。

那么,这精神到底是什么呢?这精神啊,高如天,浩如海,厚如地。这里选其主要,介绍三点:

第一点,“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学者所总结出来的一种重要思想。这里的“天”不是天神玉皇大帝,而是广大的自然。自然是由宇宙万物组成的,如山川大地,飞禽走兽,鱼虾昆虫,花草树木等等。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生存空间,而人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人是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是万物中最强大的。人依赖万物而生活,这里就有一个与万物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是把万物视为敌人,战而胜之,还是把万物当做朋友,共生共荣呢?我们祖先的回答是“合一”。“合”就是结合,人应与万物结合成一体。如果说人是“天”的头脑,那么万物便是“人”的躯体。头脑能去残害自己的躯体吗?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人与万物虽属两方,但彼此命运却紧密相关,利益一致,二者不可须臾分离。也就是说,人与万物是好朋友。万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善待它们,尊重它们。

看看今天我们生存的环境吧,空气、河流受到污染,植被正在遭到破坏,野生动物被大肆虐杀,人类怎么啦?为什么自毁家园?读读这些民俗故事,它会告诉我们人类如今患上了怎样的精神疾病,如何去医治这种疾病。

第二点,“惩恶扬善”的精神。

与动物一样,人也有一种维护生命的本能。为了生命的发展与延续,每个人都有欲望,去争取一个适于生存的空间。又与动物不一样,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能像鲁滨孙单独生活在荒岛上。而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你必须与他们打交道;打交道就会发生利益上的冲突。例如几人同看一台电视,彼此爱好各异,那么该服从谁呢?这里就有一个行为准则的问题。这个准则就是道德。如果人们都遵守道德,尊重别人的选择,矛盾就会缓解。所以,道德的本质就是善。善就是爱人,尊重他人;反之,就是恶,恶是造成他人痛苦的根源。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我活着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或者为了除恶,肯于自我牺牲,这便是“惩恶扬善”精神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道德具有很浓厚的亲情色彩,这主要是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这意思是说,学生们回到家里要孝敬老人,到了社会要像兄弟一样对待别人,要普遍地爱百姓。这就是说,爱人要从孝敬老人做起。民俗中有许多敬老的成分,例如江苏一带把农历七月十五定为“敬老节”。这一天,家家争相宴请老年人,让老人过得快乐。因为当年多亏了老人为制伏当地的水怪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才永保了这一方水土的安宁。更多的民俗故事讲述的是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传世之宝,不断地为后人造福。因此,后人理应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孝敬他们,在他们死后纪念他们。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善德应从孝敬自己老人做起,然后将这种亲情推广到社会上去,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融洽,社会风气就会好转。即便社会上仍有“恶”的存在,那么善良的人们由于对“善”爱之深,就会对“恶”恨之切,从而挺身而出,为除“恶”而献出生命!这种崇高的精神如长虹横空,永远为人民所景仰。

第三点,“除旧更新”的精神。

新年一到,人们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万象更新”。这说明中国人的观念是与时俱进的。风俗虽然形成久远,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变。这种变化可概括为“除旧更新”。所谓“除旧”,是指去掉陈旧、落后、伤风败俗的成分;所谓“更新”,是指建立新观念、新作风、新习惯,从而优化全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全民的精神境界。

民俗故事在这方面反映得十分深刻、典型,很具有启发性。移风易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能量开出新风的,往往是一些有影响的人物,有时还是官员。因为这些人极具感召力,所以实行改革较易成功。《打春牛》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古代官员带头改革旧风俗。不可讳言,人都有一种惯性和惰性,一旦养成了习惯,便不思变革,而变革的任务往往落到年轻人的肩上。

临末,说明一下本书目录编排的想法。我国民族众多,而风土民俗又十分繁富,这给目录的编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考虑再三,勉强按下列顺序排列:岁时节令、服饰装扮、饮食起居和其他几个部分。其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