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编著的《大国海权》是世界海权战略鼻祖马汉有关海权的最权威论述。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马汉“强权即公理”的海权战略深深影响了美国政治以及美国海军。在马汉海权战略的支持下,美国海军找到了扩张的理论根据,并最终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兵力投射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马汉的海权战略起到了很大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国海权 |
分类 | |
作者 | (美)马汉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编著的《大国海权》是世界海权战略鼻祖马汉有关海权的最权威论述。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马汉“强权即公理”的海权战略深深影响了美国政治以及美国海军。在马汉海权战略的支持下,美国海军找到了扩张的理论根据,并最终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兵力投射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马汉的海权战略起到了很大作用。 内容推荐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有关海权的理论著作有20多部。代表作为“海权战略三部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大国海权》内容为以上三部著作的合集。《大国海权》主要讲的是1896年以前世界各国海军的发展以及当年的一些经典海战战例。 马汉的海权战略是要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提供基础。马汉的理论后来成为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19世纪最后10年,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12位跃升为第3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太平洋当作自己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仍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各型舰艇数千艘。而这一切,与马汉的海权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评价:马汉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海洋战略对于世界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海权战略六要素 第三章 英、法海战的战略布局 第四章 东方和西方海洋权益的碰撞 第五章 俄英美三足鼎立 第六章 陆上强国与海上强国的冲突 第七章 以中国为中心 第八章 日本、中国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九章 美国向外看 第十章 夏威夷的战略地位 第十一章 地峡和海权 第十二章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战略 第十三章 英美联合 第十四章 美国海军的战略崛起 第十五章 美国如何准备海战 试读章节 海洋战略不仅事关军事和海防,而且与政治、经济、贸易、资源密切相关。而对军事历史的研究,可以达到纠正战争的指导思想、建立灵巧的战略战术行动的目的。因此,这样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很大的程度上,海权的历史就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角逐、暴力冲突的一种客观的再现。由于海上商业对国家的财富以及实力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一些有卓识远见的国家早就将这富得流油的贸易形式看成他们的强国之策。也正因为如此,一旦有竞争者出现,他们始则通过垄断或强制性条令的和平立法手段,后则在这些手段不能奏效时,直接诉诸暴力。 暴力自然是野蛮又可怕的,而暴力的动因则源自海上利益的冲突。这包括海域的瓜分不均以及背后蕴藏的巨大财富。因为对财富和利益的争夺而导致战争在所难免,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残酷的军事史。 军事家们都认为,对以往历史的研究对纠正战争的指导思想,帮助建立灵巧的战略战术行动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拿破仑就在众多的沙场决战中指出:有必要为那些经典战役作出分析(像亚历山大、汉尼拔及恺撒的战役)。当然,对他们而言,火药当时还不为所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研究。这是因为,尽管许多战争的具体情况,随着武器的进步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战争史上却有着某种永恒的参考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完全可以被提升到原则性的高度的。同样的道理,尽管过去半个世纪的科学进步对海军武器装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通过对海上决战原则的阐释,重温昔日海上战记的历史研究仍将是具有指导与启发意义的。 P2-3 序言 和平发展、天下大同,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但就目前的国际大环境看,在敌对势力眼中,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就意味着对另一个国家形成危险和威胁。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和平与发展的空间。 自1840年以来,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破坏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百年间,几乎所有的东西方列强都利用武力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一步步遭到肢解,中华民族风雨飘摇,苦难深重——亡国灭种的危机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中国人必须改革、觉醒。 1861—1894年间,清政府改良派首倡改革,发起洋务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清政府改良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国策略,投入巨资引进西方列强的炮舰及其他现代科技成果。同时,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相对安宁,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已近尾声,国外远东地区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日本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中国国势渐起,并不亚于日本。甚至当时有英国媒体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这样来看,产生两方面后果:第一,当清政府有了自己的近代水师,综合国力开始抬头之后,作为东方大国,中国开始受到列强的重视;第二,假如照此发展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实现富国强兵的可能。 但在军国主义者眼中,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中国虽然并没威胁到谁,但中国的强大,在他们看来,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于是,甲午海战爆发。 甲午海战,清政府水军全军覆没,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诸岛……日本则因此成为亚洲最大的暴发户,得到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得到一亿多日元的舰艇等战利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