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年度励志大戏《新还珠格格》原著小说,内含数十张大幅、高清、精美剧照。
“新星出版社改版重印《还珠格格》的小说,琼瑶提供了《新还珠格格》的剧照作为封面。读者或观众不妨在小说与戏剧之间,寻觅一部小说可以‘改编’的空间,享受新人物加入,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岂不快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还珠格格(第2部上中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琼瑶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湖南卫视年度励志大戏《新还珠格格》原著小说,内含数十张大幅、高清、精美剧照。 “新星出版社改版重印《还珠格格》的小说,琼瑶提供了《新还珠格格》的剧照作为封面。读者或观众不妨在小说与戏剧之间,寻觅一部小说可以‘改编’的空间,享受新人物加入,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岂不快哉!” 内容推荐 《新还珠格格》由琼瑶编著。 《新还珠格格》讲述了:乾隆二十五年,新疆王将掌上明珠含香献给乾隆皇帝。小燕子、紫薇、永琪、尔康得知含香和心上人蒙丹的相恋故事,竟路见不平,决定要助有情人终成眷属,甚至把蒙丹偷带入宫…… 小燕子、紫薇、永琪、尔康把香妃偷渡出宫,让蒙丹带着含香远走高飞。乾隆在盛怒之下,判了小燕子和紫薇死刑,永琪和尔康也入狱受罚。…… 开始逃亡的日子厄运连连,狼狈不堪,但小燕子和紫薇等人都以冒险犯难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不但沿路打抱不平、斗鸡赌钱,还忙着卖艺赚生活费,破解小燕子的身世之谜,简直比在皇宫更有活力…… 试读章节 故事要从乾隆二十五年的春天说起。 这天,北京郊外,大地苍茫。阿里和卓带着他那珍贵的女儿含香公主,带着众多的回族武士、回兵、车队、马队、骆驼队、鼓乐队、美女队……浩浩荡荡地向北京城前进。一路上,队伍奏着回部民族音乐,唱着维吾尔族的歌,举着回部的旗帜,雄赳赳,气昂昂。 阿里和卓一马当先,后面是马队,再后面是旗队,再后面是乐队,再后面才是那辆金碧辉煌的马车。车上,含香穿着一身红色的维吾尔族衣衫,正襟危坐,红纱蒙着口鼻,面容肃穆而带着哀戚。她的身边,维族仆妇维娜和吉娜左右环侍。再后面是骆驼队,驮着大批礼物,再后面是数十名精挑细选的回族美女,然后是回族士兵压阵。 含香一任车子辘辘前进,她眼睛直视着前方,却视而不见,对于四周景致,漠不关心,脸上一点表隋也没有。 维娜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水,递到含香面前。 “公主,喝点水吧!” 含香摇摇头,眼睛依然凝视着远方,动也不动,像一座美丽绝伦的石像。 维娜与吉娜交换了一个无奈的注视,用回语说了一些“怎么办”之类的话。 前面的阿里回头看了一眼,策马走来,对含香正色地说道: “含香!你是为了我们回部,到北京去的!我们维吾尔族的女子,多么勇敢!你不要再别扭了,爹以你为荣啊!” 含香不语,美丽的大眼睛里,闪耀着忧伤,凝视着父亲,脸色凄然中带着壮烈。 阿里不愿再面对这样的眼光,就用力地拍了拍含香的坐车,掉头而去。 队伍行行重行行。 黄昏时分,队伍走进了一个山谷,两边岗峦起伏。 在山壁后面,蒙丹正屏息等待着。 蒙丹是个高大挺拔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劲装,骑在马上,用白巾蒙着嘴和鼻子,只露出一对晶亮黝黑的眸子,双眸炯炯地注视着整个队伍,再紧紧地看往含香的车子。他的呼吸急促,眼神专注。 眼看马队走进山谷,蒙丹蓦然一回头,对身后的四个白衣骑士一声大喝: “他们来了!我们上!” 蒙丹一面高呼着,一面就从山崖后面,飞蹿出去,嘴里大声吼叫着,直冲车队。后面的白衣骑士也跟着冲进队伍。 音乐乍停,队伍大乱,车队停下。阿里大叫: “保护公主!保护公主!” 蒙丹直奔含香的车前,手里挥舞着一把月牙弯刀,锐不可当。士兵一拥而上,全部被蒙丹逼退。 维娜、吉娜用回语惊恐地叽里呱啦喊叫。后面的美女更是惊叫连连。 转眼间,蒙丹就冲到含香面前,和含香四目相对。又是他!含香蓦然一震。蒙丹已经伸手,一把扣住她的手腕。 “跟我走!” 含香还没回过神来,说时迟,那时快,回族武士已经冲上前来,一个武士一剑劈向蒙丹的手臂,蒙丹被迫放开含香,回身应战。重重武士立即包抄过来,和蒙丹展开一场恶斗。 含香情不自禁,站起身来,睁大眼睛,紧紧地盯着蒙丹的身影,看得心惊胆战。 只见蒙丹势如拼命,力战源源不绝的武士。手里那把月牙弯刀,舞得密不透风,但是,他显然不愿伤人性命,有些顾此失彼。而回部武士,却个个要置他于死地。何况是以寡敌众,:这场战斗一上来就摆明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打斗,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阿里已经稳住了自己,勒马观望,站在外围,用回语督阵: “不要让他接近公主!阿木沙!喀汗!你们包抄他!把他抓起来!留住活口!”两个武士便挥舞着大刀,杀了过去。 刺啦一声,蒙丹衣袖被划破,手臂上留下一道血痕,武器脱手飞去。 含香惊呼出声。 另一个武士立即持铁锤钩住马腿,马仰首长嘶,蒙丹落马。 含香又是一声惊呼。 只见蒙丹从地上一跃而起,抢下一把长剑,力战众武士。又是刺啦一声,他的衣服再度划破,血染衣襟。 含香面色惨白,用手捂住嘴,阻止自己的惊叫。 蒙丹负伤,却仍然奋力死战,拼命要奔回到含香的马车前。一连几个猛力冲刺之后,竟然逼近了马车,喀汗奋力掷出一把长矛,蒙丹听声回头,闪避不及,那把长矛直射向蒙丹的肩头,几乎把蒙丹钉在马车上。含香吓得失声尖叫。蒙丹已经握住矛柄,用力一拔,鲜血激射而出。阿木沙适时奔过来,嘴里大喊着,手持大刀,对蒙丹当头劈下。 含香惊慌失措,魂飞魄散,脱口大叫: “爹……让他走!不要伤他!爹……” 蒙丹双眸炯炯,瞪向阿木沙。 阿木沙顿时有所觉,明白了,立即硬生生地把刀抽回。 阿里也明白了,睁大眼睛看着蒙丹。 含香对蒙丹大喊: “你还不快走?快走!你就当我死了!” 蒙丹浑身浴血,眼光如电,死死地盯着含香,两人的眼光,直透对方的灵魂。含香心已碎,魂已飞。 阿里回过神来,喊道: “捉住他!捉活的!捉活的!” 含香双手合在胸前,两眼含泪,对蒙丹行了一个回族的大礼,哀恳之情,溢于言表。蒙丹接触到她这样的眼光,心碎神伤。见四周武士,层层包围,知道不能得手,便狂啸一声,跃上一匹马背,横冲直撞,杀出重围,狂奔而去。其他白衣人跟着杀出重围,追随而去。 众武士立刻策马紧追。 阿里看着蒙丹的背影,已经心知肚明,不禁一脸肃然,大喊: “不要去追了!让他去吧!让他走!”P10-13 序言 《还珠格格》第二部,是第一部小说的延续。 这部小说,和第一部一样,都是先写剧本,再写小说。对我而言,这是另一种创作模式,也是我最近几年写作方式的一大转变。本来,我很希望直接出版剧本,不要再写小说,可是,大陆的读者们,至今不习惯读剧本;而且,剧本为了便于拍摄,对于内心描写,都会简单带过,偏重于对白的效果。为了让我的读者和朋友们,在欣赏戏剧以外,也有阅读的快乐,我仍然很辛苦地写了这部书。 我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少年及青年时期的我,大概和我的遭遇有关,是个非常忧郁的女子。我多愁善感,心事重重。看到下雨会伤心,看到落叶会叹气。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变换,都会引发我不同的感伤。写作对于我,常常是一种抒发感情的管道。那个时期,我的作品,像是《窗外》《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等,都带着哀愁的气息。 中年时期的我,比较开朗乐观,生活和感情都稳定了。这时期的我,爱上了旅行,国内国外到处跑。到过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连希腊、埃及和中东,都不曾错过。我认为旅行是一种很“浪漫”的事。看到金字塔,我会震慑得不能呼吸;看到佛罗伦萨的“粉红教堂”,会叹为观止;走在威尼斯的小桥和石板小路上,会忘了自_己是谁。至于瑞士的雪山,巴黎的圣母院,罗马的竞技场……都带给我深深的悸动。我不只全世界跑,我也全台湾跑。我曾跑进台湾的深山,参加原住民的“矮人祭”,和那些原住民,一起跳舞到天明。也曾在元宵节,跑到盐水那个“狂人城”,去体会全城放蜂炮的疯狂。这个时期,我的作品中,也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有时,还有异国的情调,像是《一帘幽梦》《雁儿在林梢》《人在天涯》等。 一九八八年,台湾人民可以到大陆探亲了,我真是欣喜如狂,当然不能错过祖国的山山水水。看到故宫,看到长城,看到黄河长江,心里的感动更是不可言状。于是,我写了很多以古老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像是《梅花烙》《烟锁重楼》《青青河边草》等。同时,由于“电视连续剧”的兴起,我卷进编剧的行业,竟然乐此不疲,迷上了戏剧。戏剧的魅力,在于有演员会把你想象中的人物,饰演出来,把一本平面的作品,变得立体化;把文字的喜怒哀乐,变成活生生的笑与泪。这种“创造”,有它独特的、迷人的地方。但是,戏剧也有它残酷的一面。尤其“电视连续剧”,往往戏落幕了,这个“剧”也跟着消失了。鑫涛是个出版家,他无法忍受这种“消失”,每次都用尽各种方法,让我把戏剧再写成小说。我常说,我会一直写作,实在是因为背后有只挥动鞭子的手,不断在鞭策着我。所以,最近这些年,我几乎都是先编剧,再写小说,像是《苍天有泪》《还珠格格》等书,都是这样完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我的人生观,也有很多的不同。我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柔软。生命里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看多了各种悲欢离合,使我越来越相信,人生,什么都不重要,快乐最重要!就是这种想法,让我改变了自己的风格,写了这部连续剧和小说。我要带给读者的,只是“娱乐”。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写作,娱人娱己而已。希望它能让你感动片刻,或大笑数声,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还珠格格》是个完全杜撰的故事,书中牵涉的人物,也充满了我个人的想象。请读者们千万不要把这部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 琼瑶 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于台北可园 后记 终于,我写完了《还珠格格第二部》。 自从一九九七年年初,我开始写《还珠格格第一部》以来,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几乎都和《还珠格格》一起度过。眼睛睁开是《还珠格格》,到睡觉还是《还珠格格》,连夜里做梦,都是《还珠格格》。当初,我创造《还珠格格》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时,实在没有想到,我会和他们“缠缠绵绵”这么久。 会继续写第二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根据第一部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受欢迎,观众和读者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要求知道故事的后续情节。二来,是因为第一部的故事,只发展到乾隆认紫薇,就戛然而止了,我自己也觉得意犹未尽。仔细思量,仍然有许多值得发展的地方。于是,我先开始写剧本,写完剧本,又写小说,让自己忙得天翻地覆,日夜不分。我没料到,这部书居然写了一百万字,如果加上第一部的五十万字,竟然有一百五十万字之多,是我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简直工程浩大。因为写得非常辛苦,在写作的过程里,曾经情绪低落过,曾经失去信心过,曾经怀疑,这种“电视小说”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几次三番,我都想要放弃了。当这部书终于写到“全书完”三个字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好像,我的一生,还不曾这么累过。 关于这部小说,我想特别提出来谈一谈的,是有关“香妃”的部分。 香妃,正史上说这个女子不存在。又说,香妃就是容妃。 传说中,香妃是回部首领霍占集的妃子,生来有异香。乾隆知道了,嘱咐兆惠将军访查。兆惠平定新疆,掳获香妃回宫。乾隆惊为天人,宠爱异常。可是,香妃抵死不从,身上暗藏匕首,保护自己的清白。有次,竟然刺伤了乾隆。太后知道后,’乘乾隆不在宫中,把香妃赐死了。在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批文物,其中的“香妃戎装图”,一九一四年曾经在北平故宫展出,佐证着这个说法。但是,一九七九年容妃墓出土,史学家根据种种资料,推翻了各种香妃的传说,认为香妃就是容妃。这位容妃是跟着叔父来北京,乾隆二十五年进宫,非但没有被赐死,而且深得太后宠爱,活到五十八岁,老死在紫禁城。 我深深不解的是,容妃进宫时已经二十七岁。清朝那个时代,流行早婚,一般人都在十五六岁时就结婚了。这位颇有姿色、身带异香的奇女子,何以二十七岁还没婚嫁?在二十七岁以前的容妃,到底是怎样的女子?为什么远离新疆?怎样的因缘,会进宫成为容妃?其中的谜,大概已经无解了。 更让我感到兴趣的,是北京陶然亭旁边的“香冢”。传说,这是香妃墓。墓碑上,有四十五字的碑文,年代作者都不可考。那四十五个字是: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月明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我是一个很会幻想的人。香冢、容妃、香妃……各种传说,加上历史学家的说法,使我迷惑在“香妃之谜”里。于是;我“大胆”地“假设”了另一个香妃的故事。我融合了香妃和容妃的情节,变成了本书所写的香妃。我既然用了“假设”两个字,说明这一段全是我虚构的,和正史没有关系。至于“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八个字,我更延伸,了一段情节。希望大家享受看“故事”的乐趣,不要被我的“创造”误导了。并且,原谅我天马行空的“模拟”!本来,《还珠格格》的人物情节,都是“无中生有”,就让我发挥想象力,再“无中生有”一次吧! 这部书里的其他人物,像是小燕子、紫薇、永琪、尔康、乾隆等人,都延续着第一部的发展,有更多经历和故事。至于箫剑认妹妹那一段,我保留了一些想象空间给读者。乾隆错认了“还珠格格”,箫剑会不会错认了妹妹?至于晴格格和箫剑,有没有可能发展一段感情?让箫剑那不共戴天的仇恨,更深一层地化解在某种缘分里?至于太后既然答应了晴儿,给她“选择婚姻”的权利,如果有一天,晴儿竟喜欢了一个身世成谜的江湖男子,她还能守诺言吗?小燕子虽然嫁了永琪,成为王子妃,她的迷迷糊糊、咋咋呼呼,真能胜任这个婚姻吗?紫薇呢?婚姻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她和尔康,还会遭遇一些什么事呢?那个很有“女人缘”的尔康,逃过了塞娅,逃过了晴儿,逃过了金琐,生命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女人会窜出来呢?永琪,在正史上只活到二十五岁,在我们的故事里,我对这位王子的“英年早逝”,轻描淡写地带了一笔。凡此种种,我都铺陈了一些蛛丝马迹,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在你们想象的时候,千万不要被正史限制住了。那么,你们就会发现,读完书之后,还是会有一些乐趣的。 我从来没有活在乾隆那个年代,实在不知道那个年代的人,如何说话,如何动作,如何思考,如何恋爱。我想,所有的现代作者,写古代小说,都逃不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我写这部小说,也是这样。换言之,对白和思想,都是“琼瑶化”的。有的地方很现代,有的地方很理想化,有的地方,是明知故犯的“不写实”。例如,我没有让书的男女主角,都只有十五六岁。又例如,我也没有让本书中的信件都用文言文。至于“你是我的唯一”这种思想,在那个“妻妾成群的时代,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我很怕一些读者,用“考据”和“正史”的眼光来看这部书,那么,这部书就根本不能成立了。其实,就算是历史学家写历史,也是根据资料来写,那些资料,是不是百分百可靠,都有问题。何况,我们一直会有很多新的考古发现,来推翻以前的历史。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发现一个真正的“香妃墓”,又证香妃确实存在,也是可能。总之,写这种小说,是不可能做到“写实”的。 所以,亲爱的读者们,请抱着轻松的态度,接受这个有些荒唐、有些离奇、有些浪漫、有些游戏的故事。要知道,虽然故事无迹可寻,我却写得心力交瘁。虽然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杜撰,那份感情,我却如同身受。 书,或者写得不好,但是,我已经尽力了。我好想好想,带给读者一些快乐和享受,如果我没有做到,抱歉!如果我做到了,请告诉我,让我知道。我一直是个很虚荣的作者,好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我会为了你们的喜爱,一次又一次,让自己陷在写作的“水深火热”里! 琼瑶 一九九九年三月八日写于台北可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