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只会激起反抗
你是不是经常批评你的员工或下属?认为他们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对?如果是这样,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克洛雷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他烟酒不沾,但是却残忍地杀害了一位警察,纽约警方最后于1931年5月7日将其抓捕归案。纽约前警察总监马洛尼评价说:“这个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罕见的凶犯,杀人不眨眼。”
在被捕之前,克洛雷在长岛的一条公路上和女友调情,这时过来一名警察,停在他的汽车边上说:“请出示你的驾照。”克洛雷二话不说,拔出手枪就朝那位警察连开几枪。警察倒地之后,克洛雷从汽车里跳出来,抓起警察的枪,又朝着俯卧的尸体连开了数枪。
可是克洛雷却为自己辩解说:“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它不愿意伤害任何人。”
克洛雷最后被判死刑。当他被押到辛辛监狱死刑室时,他是否说“我这是罪有应得”呢?没有,他并没有这样说;相反,他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保卫我自己,但这就是我得到的结果。”
可见,克洛雷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事实上,和克洛雷一样至死都执迷不悟的罪犯多的是。请听听下面这段话:
“我将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获得轻松的娱乐,帮助人们获得幸福。而我所得到的,只是耻辱和被通缉。”
这就是美国从前的“头号公敌”、横行于芝加哥的最凶狠的匪徒阿尔.卡普的自白。他从不责怪自己,而且还振振有词地声称自己是一个慈善家——他认为社会误解了他的善行。
苏尔兹也是纽约臭名远扬的罪犯,当他在一次匪徒内讧中被击毙之前,也是这样的。他有一次和新闻记者谈话时,就说自己是一个为大众造福的人。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对此,辛辛监狱的监狱长刘易斯评价说:“在辛辛监狱,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会为自己辩护,解释他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会扣动扳机。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地以错误的逻辑来为自己的反社会行为辩护,坚持认为自己不应该被囚禁。”
不仅阿尔·卡普、克洛雷、苏尔兹和监狱中的那些亡命之徒不会责怪自己,即使是一般人在面对自己的过错时,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已故的“百货大王”约翰·华纳梅克通过总结自己的成功管理经验,曾这样说:“我在30年之前就已经明白,批评别人是不明智的。其实,每个人自己所做的事都很难十全十美,所以怎么能苛求别人呢?”
华纳梅克早就领悟到了这一点,但是我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中探索了40多年,才参透个中奥秘。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记住:
批评别人是没有用的,它只会激发别人内心的防御,使其竭力为自己辩护。
一个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100次中有99次不会自责,而且不论他的错误有多么严重。
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员工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
批评并不能改善局面
以前的德国军队有一条惯例,就很值得管理者学习。德国军队规定,无论士兵对一件事情有多么不满,也不允许立即提出异议,必须等到第二天怨气消失后才能申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似乎也有这种必要——尤其是对喜欢唠叨、吹毛求疵、脾气暴躁的上司或管理者来说,尤其需要记住这一点。由批评所导致的怨恨,只会降低员工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所批评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批评根本无济于事,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司空见惯。
例如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就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它至今还让美国人记忆犹新。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共和党的分裂,使民主党的威尔逊登上了总统宝座,而且迫使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08年,罗斯福总统离开白宫,让塔夫脱继任总统,自己去非洲猎狮。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情形出现了变化,于是暴跳如雷,对塔夫脱大加批评和指责。为了掌控下届总统的提名,他甚至组建了一个公鹿党。这使共和党几乎遭受致命性打击。就在那次选举中,共和党遭到了空前惨败。
罗斯福批评和责怪塔夫脱,但塔夫脱是否责备了自己呢?当然没有,他眼中饱含着泪水为自己辩解道:“我真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我已经尽全力了。”这件事究竟谁对谁错呢?是罗斯福,还是塔夫脱?这件事并不重要,我现在想指出来的是,无论罗斯福怎么批评,塔夫脱都不会承认自己错了:相反,只能让塔夫脱竭力为自己辩护。
让我们再拿“茶壶盖”油田舞弊案来说吧。这一轰动全国的事件,使整个国家都为之震惊,美国政坛上还没有出现过这类丑闻。这桩赤裸裸的丑闻是这样的:这一事件的主角是哈定总统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弗尔。他受权主持政府在埃克山和茶壶盖地区油田的出租事情,这块油田是政府预备未来海军用油的保留地。弗尔部长竟然没有举行公开招标,就将这份优厚的合同交给了他的朋友杜梅克,自己则从中收受了10万美元的贿赂。
然后,弗尔部长又采取高压手段,命令美国海军进入该区,把附近油井的采油者赶走,免得周围的油井影响埃克山的产油量。这些被强行赶走的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上告到了法庭,揭发了茶壶盖油田的舞弊案。这件事被曝光之后,影响非常恶劣,几乎毁了哈定总统的政府,共和党的声誉急剧下降,弗尔部长则锒铛入狱。
弗尔部长当然遭到了公众的谴责,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人遭到这样的谴责。那么,弗尔反悔了吗?不,根本没有!
许多年以后,当胡佛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说,哈定总统之死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和忧虑,是与一个朋友出卖他有关的时候,正好在场的弗尔夫人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声嘶力竭地说:“什么?哈定是被弗尔出卖的吗?不,我的丈夫从来没有出卖过任何人。即使这整座房间都堆满了黄金,也不会引诱我丈夫干任何坏事的。他才是被人出卖而被钉上十字架的。”
你看,这就是人类的天性!做错了事之后只知道责怪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任何人都一样。所以,当一个管理者想要批评员工或下属的时候,最好是想想上面这些人。管理者必须清楚下面两点:
批评就像是家养的鸽子,它们迟早总要飞回来的。
我们批评的对象,会为自己辩护,并反过来指责我们;或者他们会推脱自己的责任,像温和的塔夫脱总统那样,说“我真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我已绎尽全力了”。P10-13
35年来,美国出版界曾出版了20多万种图书,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枯燥乏味,许多书都是赔本买卖。世界上最大书店的一位经理就对我说,尽管他的公司有75年的出版经验,但在他们出版的8本书中就有7本是亏本的。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敢如此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即使它能出版,读者又有何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读它呢?
这两个问题都很值得研究,让我来一一回答你吧!
从1912年开始,为了提高那些职业男女的能力,我在纽约开了一门教育讲座。讲座最初主要是用实际经验来训练成年人,使他们在商业洽谈和集体会议中敢于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经过一年的讲座之后,我逐渐发现这些人最需要的是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如何加强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也逐渐发现,我自己也越来越需要这方面的训练。现在,当我回忆起那时在黑暗中摸索的情形时,就会感慨万千。我真希望在20年前手里就有这么一本书,让我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那么它将会给我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
如何与人相处,是每个管理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经理人,那么你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将是如何与人打交道。不过,即使你是一位会计或家庭主妇、建筑师、工程师,这个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
几年前,在卡内基基金会的赞助下,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得出了一个重要发现——在一个人所获得的高额薪水中,大概只有15%取决于他的技术知识,而其他的85%则取决于他的为人处世能力,也就是他的个人品质和才能的发挥。这一发现后来得到了卡内基技术研究院的证实。
许多年以来,我每个季度都一直在费城的工程师俱乐部开设讲座,同时还在美国的电机工程学会纽约分会开设讲座,大约有1500多人听过我的讲座。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到我这里来的工程师中,报酬最高的并不是工程学知识水平最高的人。我们可以花钱到市场上去雇用工程、会计、建筑和其他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在劳务市场上这种人多的是。但是,一个人如果除了有专业技术知识之外,又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还具备领导才能和激发他人才能的能力的话,那么他的收入必然会高于其他人。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在他的事业巅峰时期,曾这样说:“如何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就像糖和咖啡一样。”他还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要高的代价来购买这种能力。”
难道你不认为每所大学都应该开设这种实用课程,来开发我们这种最宝贵的能力吗?但是直到我写这本书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所大学开设了这种既实用又具有迫切需求的课程。 芝加哥大学和青年联合会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主题是考察成年人究竟关心哪些事情。结果表明,成年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健康,其次就是如何了解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以及如何使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
于是,调查委员会决定为成年人开设这样的课程。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寻找这方面的教材,但毫无所获。
由于很多人都希望看到这样一本书,但是市面上又没有,于是我就斗胆写了一本,最初是为我的培训班学员写的,它也就是你眼前的这本书,希望你会喜欢它。
这本书中所说的规则,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揣测,它的神奇功效听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相信,但就是对这些实际例子和原则的应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习惯,使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例如,上个学期有一个学员,他是一位老板,手下有314个员工。长期以来,他总是用批评和责难的口气斥责他的员工,对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赞扬和鼓励的话。当他学习了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各项原则以后,他的人生观骤然改变。现在,他的公司到处都充满了精诚合作的精神,每个员工都从以前的敌人变成了他的朋友。
他在一次班级演讲中得意地说:“以前我在我的公司巡视时,没有人和我打招呼。员工看到我走近时,也会立即转过脸去。但是现在,他们都成了我的好朋友,甚至连门卫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这位老板现在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在工作和家庭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
还有许多销售经理,他们因为采用了这些规则,从而迅速增加了销售额。例如,有许多人找到了新客户,而这些客户以前根本不愿和他们交往。那些公司高级职员也因为采用这些规则而得到了提升,获得了更多的薪水。
例如,有一位高级职员在班上的演讲中说,因为他采用了这些规则,他的年薪增加了5000美元。
另外有一位费城煤气公司的高级职员,因为他喜欢和别人争风吃醋,又加上领导无方,公司已经决定对他降职。但是在接受了这项训练之后,已经65岁的他不仅没有被降职,职位和薪水都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那些男士们,他们常常对自己在工作上中获得的新成就感到惊异,认为这一切就像是魔幻一般不可思议!他们有时甚至会激动难抑地打电话到我家来,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们取得的新成就告诉我。
还有一位来自纽约的老板,也是我的学员,他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在社交界颇有名气,而且非常富有,名下有一家地毯公司。他说他在14个星期中通过这种方法所学到的关于管理的艺术,比他在大学4年中所学到的还要多。这听起来似乎很荒唐吧?是不是有些可笑?当然,你可以不相信这种说法,但我只是在如实地告诉你一个事实——一位成就卓著的、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哈佛毕业生,于1933年2月23日(星期四)晚上,在纽约的雅尔俱乐部对着600多人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公开演讲。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这样说:“和我们所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我们现在只利用了身心资源的极小一部分。在我们体内,还有许多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开发,但是许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开发你所拥有,但却不曾利用的潜能!这正是本书唯一的目的。
戴尔·卡耐基编著的《卡耐基管理艺术与处世智慧》围绕“成功管理”的主题,将卡耐基作品中有关这一主题的内容汇编在一本书中,使读者领悟卡耐基的成功管理与处世之道,从而成为一个高效管理者。
在美国,接受卡耐基训练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商界巨擘、科学巨匠、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米老鼠之父”迪斯尼、“旅店大王”希尔顿、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保险巨头贝特格、发明大王爱迪生、相对论鼻祖爱因斯坦……
在全球“财富500强”中,超过400家企业长期接受卡耐基训练。
《卡耐基管理艺术与处世智慧》是戴尔·卡耐基的重要经典著作,也是对卡耐基管理艺术和成功之道的阐述,更是卡耐基一生思想精华的浓缩。此书引用大量的真实事例告诉管理者如何化解矛盾、如何激励员工、如何授权、如何高效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管理秘诀,使管理者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管理能力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