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摩托(精)》是龚古尔奖得主皮耶尔·德·芒迪亚格作品系列之一。
故事讲述:新婚少妇丽贝卡在一个百鸟鸣啭的早晨,悄悄离开她熟睡的丈夫,贴身只穿一条尼龙内裤,套上白色毛皮衬里的黑色连裤皮服,跨上情人送给她的大功率摩托车,从法国一座小城出发,穿过国境,前往德国境内她情人的住所。她一路上回忆往事,重温过去的做爱场面,受虐体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刺激。她一再超车,最后遇到意外情况,车毁人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黑色摩托(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皮耶尔·德·芒迪亚格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黑色摩托(精)》是龚古尔奖得主皮耶尔·德·芒迪亚格作品系列之一。 故事讲述:新婚少妇丽贝卡在一个百鸟鸣啭的早晨,悄悄离开她熟睡的丈夫,贴身只穿一条尼龙内裤,套上白色毛皮衬里的黑色连裤皮服,跨上情人送给她的大功率摩托车,从法国一座小城出发,穿过国境,前往德国境内她情人的住所。她一路上回忆往事,重温过去的做爱场面,受虐体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刺激。她一再超车,最后遇到意外情况,车毁人亡。 内容推荐 皮耶尔·德·芒迪亚格所著的《黑色摩托(精)》讲述:19岁的少女丽贝卡为了去看情人,开摩托车从哈格诺到海德堡。这是一部黑色哈莱-达维逊牌摩托车。她的情人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的。不知为什么丽贝卡生活中有两种激情:她的情人和这辆摩托。她嫁给了雷蒙,他是哈格诺中学的教师,经常遭到同学的起哄。他比她大10岁。她的情人并不要求她待在他身边。他接近40岁,名叫达尼埃尔,高大,健壮,有点秃顶,也是教师。当丽贝卡委身于他时,她有已经答应了雷蒙的求婚。婚礼在3月举行,如今是5月。路程有130公里。早晨,丽贝卡5点钟悄悄起床,穿上黑皮裙,骑上摩托。小城的街上空无一人,森林里也没有人。她不愿见到情人时他还在床上,就停下来,躺在一条长凳上,回想他们结婚的第一夜。他闯进她房间,她先以为这人是雷蒙,然后感到很幸福。但她的梦想中断了,一辆军车经过,使她回到现实中来。她继续上路,来到卡尔斯鲁赫,走进咖啡馆,要了一杯樱桃酒。她又想起婚前同情人骑摩托远游。随后她又驶上高速公路。时间太早,她只得再休息一次,躺在一片林中空地上。她又想起达尼埃尔…… 小说就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进行,直到最后丽贝卡出了车祸。1968年,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由阿兰德龙扮演情人达尼埃尔一角。 目录 导读:性·速度·死亡 黑色摩托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现在鸟叫已停,这时街上车辆稀少,但会突然窜出一个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的人,因此驾驶摩托车必须小心谨慎,于是,丽贝卡·尼尔慢慢从迷梦中清醒过来。她在出发时深陷梦境之中,几乎无法把梦景和夜景区分开来。她的梦境是这样的,至少她记忆中如此:她栖身于一棵大树的枝条上,天空阴暗,但有些地方稍有亮色,看来阳光无法穿过云层。她觉得自己像树枝上一朵花,等阳光驱散浓雾后会在太阳下盛开。有几只鸟在她周围飞着,时高时低,还有几只栖息在她伸手可及之处。稍低处有个男人,在梦中是她丈夫雷蒙,但看来又不像,此人又瘦又高,笨手笨脚,而雷蒙却有点矮胖。只见此人像猫一样在一根枝干上往前走,显得咄咄逼人。于是,她作出巨大努力,想要脱离植物界,恢复活动能力,并能发出警告。她十分激动地听到自己说出“掏窝贼”三个字,但与此同时,梦景突然被撕成碎片,她重又躺在床上,喉咙哽噎,身体僵直,待在雷蒙身边,雷蒙咕哝一声,仿佛是在回答,然后朝她转过身来,继续睡觉。这时,鸟栏里的叫声传到房里,因为窗子没关上,而此刻又是黎明时分,上百只鸟正在花园里放声歌唱。雷蒙·尼尔租的这幢小屋,建在阿格诺郊外,在通往比奇的公路旁,离森林不远。 她周围百鸟鸣啭,叽叽喳喳,她没去细听,但这些声音却像水滴般落到她身上,使梦景变得支离破碎。有几分钟时间,丽贝卡纹丝不动地躺着,雷蒙如在这时醒来抱吻她,她也许会留在床上,并重新人睡。她等待片刻,肩上感到他的气息,并听到轻微的鼾声。然后,她确信他不会醒来,她也不会重入梦乡。她原可以把他叫醒,但没有这样做,而是去想空间和野外,这些想法出自梦境,也由鸟儿的呜叫引起,这时已沿着一条道路想下去,这条道路她熟悉,已经不止一次路过。她双手先动了起来,放在她小小的乳房上,使她的身体恢复感觉,并亲昵地抚摸她的腹部,抚摸身上所有光滑的部分,她觉得自己刚才脱离了这些部分,全神贯注于脑子之中。“我并不讨厌自己。”她又想。她跟丈夫的习惯不同,她丈夫即使在八月也要穿着整套睡衣睡觉,而丽贝卡却不喜欢穿睡衣,也不能在关上窗子的房间里睡觉,她睡觉时一丝不挂,有时要盖好几条毯子,冬天还要盖上厚厚的鸭绒压脚被,并一直拉到她的脖子上。 微弱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进入室内,呈冷色调,使人不想离开暖和的被窝。丽贝卡虽说该待在床上,却仍然钻出被窝,但并未像想象的那样快,而是慢慢地出来,在房间里(五月的清晨其实相当冷),她一动不动地站立片刻,仿佛在考验自己的意志。然后,她为了不发出声音,就没有去开她放内衣的衣橱和五斗橱的门,也没有去拿放在椅子上的衣服,而是直接走到跟卧室和门厅相通的盥洗室。她在那里把门关上,既然雷蒙仍然没醒,她就感到周围的空气像她希望的那样自由,并确信任何事都不会阻碍她计划的执行。但她没去开淋浴器的龙头和盥洗盆上的龙头,也没去开灯,她没有擦洗身体,没去梳理像男孩一样的短发,没有刷牙,没涂唇膏,也没有去照镜子。她只是把前一天晚上扔在脏衣服筐里的一条乳白色尼龙短衬裤拣出来穿上。要是穿上拖鞋,她的两只脚就不用踩在冰冷的瓷砖上,但这时拖鞋还留在床边。不穿拖鞋,丽贝卡也会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只要对岸的某物(或某人)对她有特别的吸引力,因为她自己认为,她的性格如同山羊,行事凭一时高兴,容易冲动,而且十分固执。这时只要走到门厅,她骑摩托车穿的服装就放在那里。 P7-10 序言 性·速度·死亡 故事很简单:新婚少妇丽贝卡在一个百鸟鸣啭的早晨,悄悄离开她熟睡的丈夫,贴身只穿一条尼龙内裤,套上白色毛皮衬里的黑色连裤皮服,跨上情人送给她的大功率摩托车,从法国一座小城出发,穿过国境,前往德国境内她情人的住所。她一路上回忆往事,重温过去的做爱场面,受虐体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刺激。她一再超车,最后遇到意外情况,车毁人亡。 这里有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性、速度、死亡。少妇喜欢把自己赤身裸体套进一件黑色连裤皮服,说明她有霭理士在《性心理学》里提到的“兽毛皮革恋”。“兽毛皮革恋的对象,最普通的是带毛的皮货,和类似此种皮货的丝绒,其次是鸟羽、丝织品和不带毛的皮革;总之,直接间接都是动物身上的产品。其中最有趣的或许是皮货,因为皮货所引起的性恋又往往和被虐有些连带关系。”同时这也是对情人的一种挑逗。直到今天,皮短裙还是某种特殊行业的“制服”。如果说性的快感是人类所能体验的最强烈的快感,高速度带来的快感几乎能与性的快感相等。正当女主人公享受着高速度带来的快感,憧憬着更强烈的性快感,受虐的快感的时候,她迎来了死亡。 这里没有什么道德教训。死亡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两种快感之和。性与死亡本来是孪生的。法语形容做爱为“小死一回”(une petite mort),我们中国人也有“欲仙欲死”的说法。为情,为欲而死,不失为一种浪漫。作者无非为我们讲述一个现代的浪漫故事,或者一个浪漫故事的现代版本。欧洲古代的浪漫故事离不开马,而摩托车就是现代生活中的马。丽贝卡穿上连裤皮装,就好比披盔戴甲的女骑士。她抚爱这辆黑色摩托车,骑着它去见情人,实际上它成了她的第二情人,或者她的情人的代表。 作者以极其精致的手法叙述这个简单的故事,作品的价值也正在于此。丽贝卡不论在公路上行驶,或在路边休息,总在回忆过去的经历。线性叙述因而像在电影里一样,被一次又一次的“闪回”所切断。这部小说后来也真的被搬上银幕。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有丰富的色彩:红、白、黑三种颜色,三个意象,如同三个相互呼应的旋律,反复出现,盘旋回荡。 红色是她结婚前,情人达尼埃尔初次占有她的山中旅馆房间的基本色调。她睡在里面,像睡在红宝石的洞穴里。也是在她被“劫持”时,床单上留下的血滴。这血滴,几乎是象征性的,变得同好几百年的裹尸布一样黑:死亡已经潜伏下来了。白色是山上白雪覆盖的林中空地,也是一家汽车旅馆的白色房间,达尼埃尔开着摩托带她出去兜风,在这两个地点与她寻欢作乐。红色与白色调成的粉红色,是她婚后与情人幽会的“玫瑰浴场”的粉红色休息室,他们在那里举行性虐待仪式,他穿上祭司的白色衣服,被红色的光线照成红色。最主要的是黑色:黑摩托,黑色连裤皮服,以及在她的想象中,达尼埃尔握在手里,用来剖开她胸膛的那把黑曜石长刀。她的受虐倾向使她把情人比作祭司,把自己当作祭坛上的牺牲。作者在这里再次暗示死亡的结局。 这部不长的小说(译文约十万字,相当于我们的一个中篇)因而成为一种精致的文学游戏,一部精品。作者安德烈·皮耶尔·德·芒迪亚格是法国当代名作家,出身富裕,早年写诗,参加过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所以他的小说的结构和行文多少带有诗意,如这部《黑色摩托》。 施康强 2011年12月 后记 译完《黑色摩托》这部小说,犹如跟随女主人公丽贝卡进行一次浪漫的旅行。虽说她最后因意外情况而车毁人亡,但她在旅途中产生的一幅幅幻景,以及种种神奇美妙的联想,却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说的作者安德烈·皮耶尔·德·芒迪亚格(1909—1991)在法国早已成名,被视为一流作家。他出身在巴黎一个信奉加尔文教的富裕家庭。中学毕业后先进文学院,后改学考古,曾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旅行,对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化发生兴趣。1934年至1935年开始写诗,于1961年汇编成诗集出版,取名为《白垩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摩纳哥避难,发表短篇小说集《在肮脏的年代》(1943)。1945年回到巴黎,1947年结识安德烈·布勒东,并参加超现实主义小组的活动,战后发表短篇小说集《黑色博物馆》(1946)和《狼的太阳》(1951)。1956年发表小说《海边百合》,叙述瓦尼娜及其表妹朱丽叶在海滩上的浪漫经历,但严格地说仍是一部叙事性散文作品。1963年发表小说《黑色摩托》,该小说于1968年被搬上银幕。1967年发表小说《边缘》,获龚古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跟他以前的作品不同,主人公不是女性,而是一名男子。他因商务出差,在巴塞罗那休息三天。到了那里,他第一件事就是到邮局去取他妻子的信。他看到信上的笔迹不是妻子的,知道家中出了事,决定暂时不拆这封信。他在市里寻欢作乐,度过三天的时间。这时他才把信拆开,得知儿子意外死亡,妻子自杀身亡,于是他也开枪自杀。其后,皮耶尔·德·芒迪亚格写作剧本《伊莎贝拉‘莫拉》(1973),为他那位当画家的妻子波娜·蒂贝尔泰利写了艺术评论《波娜、爱情和绘画》(1971),并重新开始撰写短篇小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怒潮》(1971)、《刀下》(1976)等。 小说《黑色摩托》(原名《摩托车》)的情节十分简单,叙述十九岁的少妇丽贝卡在清晨离开熟睡的丈夫,骑上摩托车从法国阿格诺市出发,前往德国的海德堡跟情人达尼埃尔·利奥纳尔相会,路上回忆起跟情人几次幽会的情景。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叙述丽贝卡出发后在路上行驶的情况。第二章叙述她因时间过早,就躺在路边的长凳上,回忆起十二天前的一个星期五驾车去海德堡的情景。第三章是在骑车行驶时回忆,想起四个月前跟雷蒙及三位朋友一起去山上度周末,她在旅馆的房间里睡着之后,被闯入室内的达尼埃尔占有。第四章叙述她途中在一家咖啡馆休息,喝了三杯樱桃酒,回忆起从山上回来后两三个星期,达尼埃尔来到她父亲的旧书店,骑车带她出去兜风,先在山上白雪覆盖的林中空地上占有她,后又把她带到一家汽车旅馆的白色房间里跟她寻欢作乐,完事后一起喝一杯樱桃酒。第五章叙述她又因时间过早,在路边的林中空地上休息,想起她婚后达尼埃尔约她在斯特拉斯堡的玫瑰浴场幽会,以及他们在玫瑰色休息室里性虐待狂式的欢娱。第六章又叙述路上行驶的情况,她在即将到达情人的家里时,意外地撞到一辆卡车的车厢后壁上。由此可见,小说的结构是对称的,第一章在路上行驶和第六章相对应,第三章红色房间和第五章粉红色休息室相对应,第二章上次旅行则同第四章这次旅行相对应。 …… 由于丽贝卡在日内瓦时就开始跟情人幽会,书中出现了日内瓦的一些名称,当时因情况不明而有误译。例如,la Perle du Lac (p.138)原译为“湖上明珠”(第103页),现得知是莱芒湖右岸的一座公园,改译为“湖畔明珠”。另外,书中sepulcre faussement scaliger (p.137),原译为:“斯卡利杰曾曲解地批评过的过分仿效别人风格的坟墓般纪念碑”(第102—103页),是因为不知道布伦瑞克公爵的陵墓是模仿维罗纳著名的斯卡拉家族陵墓,而scaliger·是Scala(斯卡拉)的形容词,故应改译为:‘模仿斯卡拉家族的陵墓”。 小说中对sceaux-de-Salomon(多花黄精),pieds-de-veau(海芋),primeveres(报春花)和morille(羊肚菌)(p.181-182,老译本第139页)作了描写,翻译时参阅了《简明生物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中的有关条目,并查看了网上的图片。最后一章中,丽贝卡看到卡车车厢后壁上画有巴克科斯的脑袋,头戴啤酒花制成的花冠,后又说是une couronne de feuillage et d'epines(p.210),原译为“用树叶和荆棘做的花冠”(第164页),这次看到觉得前后不一致,啤酒花怎么就变成了荆棘,是否因为也有刺。一查《简明生物学词典》,果然如此,啤酒花有小钩刺,就改译成“用带钩刺的枝叶制成的花冠”。另外,书中汽车的商标,均按现有的中文名改正,如Opel原译“奥佩尔”,改为“欧宝”,Porsche原译“波尔舍”,改为“保时捷”等。 在老译本翻译过程中,当时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的法国外教托马·科尔佩(Thomas Corpet)曾给予热情帮助,并为小说的分析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老译本出版后,施康强曾寄来他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的对这部小说的精辟分析。这次征得他的同意,用作序言。对以上各位朋友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和瑾 2012年元月于海上凉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