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礼、张杰主编的这本《新编写作学通用教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系列教材之一,是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学科通用教材。教材共分四编二十五章,内容包括:写作本体论;主体智力素养论;主体能力素养论;文体写作论。
《新编写作学通用教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编 写作本体论
第一章 绪论/3
一、写作及相关概念
二、写作的文化功能
三、写作学与师范院校写作教学
四、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特点
五、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基础训练一 观察概说
第二章 写作要素论/27
一、写作主体
二、写作客体
三、写作载体
四、写作受体(读者)
基础训练二 景物观察
第三章 写作运动系统论/50
一、写作运动系统分析
二、主体运动模式分析
基础训练三 人物观察(一)
第四章 写作规律论/64
一、写作规律研究概述
二、写作规律的宏观分析
三、写作规律的微观分析
基础训练四 人物观察(二) 人体语言在观察和写作中的运用
第二编 主体智力素养论
第五章 认识机制/105
一、认识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二、认识机制的功能
三、认识机制的建构
基础训练五 事件的观察
第六章 情感机制/114
一、情感机制的内涵
二、情感机制的多层次形态分析
三、情感在写作中的地位、作用
四、形象、情感、认识的关系分析
基础训练六 场面的观察与描写
第七章 审美机制/122
一、审美机制的内涵
二、审美机制的作用分析
三、审美理解能力简析
文体系列训练之一 散文概述
第八章 思维机制/136
一、思维机制的相关概念解析
二、思维形式的内涵、分类
三、思维方式的内涵、分类
文体系列训练之二 叙事散文(一) 单一事件叙写训练
第九章 心理机制/149
一、主体心理层次分析
二、客体心理层次分析
三、读者(受体)的阅读心理过程分析
文体系列训练之三 叙事散文(二) 复合事件叙写训练
第十章 智力素养的内部规律及培养/156
一、智力素养的运动规律
二、思维机制的中介性和统摄性
三、智力素养的整体分析
四、主体智力素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解析
五、主体智力素养的建构性(亦即运动性、动态性)
六、智力素养与能力素养发展的同步性和互为因果性
文体系列训练之四 叙事散文综合训练 叙事散文形式创新原则
第三编 主体能力素养论
第十一章 观察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一)/165
一、观察的内涵
二、观察的对象
三、观察中其他参与因素分析
四、写作教学中观察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
五、观察的分类和观察力的培养
文体系列训练之五 写人散文(一) 单一事件写人
第十二章 感受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二)/185
一、感受的内涵
二、感受的特点
三、感受在写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四、感受与观察的关系
五、感受能力的培养要求
文体系列训练之六 写人散文(二) 复合事件写入
第十三章 通感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一)/198
一、通感相关理论概述
二、通感的分类
三、通感在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四、通感运用例析
文体系列训练之七 写人散文(三) 单一事件写人
第十四章 叙述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三)/227
一、叙述理论的传统阐释
二、传统叙述理论的重新审视
三、叙述的进行
文体系列训练之八 写人散文(四) 复合事件写人
第十五章 描写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四)/242
一、描写的内涵
二、描写分类概说
三、描写常见分类解析
文体系列训练之九 写人散文综合训练
第十六章 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二)/253
一、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内涵
二、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分析
三、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特点分析
四、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作用
五、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对叙述与描写的涵盖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 抒情散文(一) 具象式抒情文的写作
第十七章 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三)/266
一、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的内涵
二、抒情与议论的传统阐释
三、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与抒情、议论的关系分析
四、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的运用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一 抒情散文(二) 抽象式抒情文的写作
第四编 文体写作论
第十八章 文体写作训练的理论透视/281
一、写作学课程形态的演进分析
二、写作学教材与文体写作的演进分析
三、写作训练模式的演进分析
四、实战视角下的文体写作训练分析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二 议论散文的写作
第十九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 散文——新闻(一):消息的写作/299
一、消息概说
二、消息的写作模式建构
三、消息写作的常见技法
第二十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 散文——新闻(二):通讯的品系分化及流变/315
一、通讯的内涵
二、通讯的分类
三、通讯的特点
四、通讯写作与散文写作的区别与联系
五、通讯的嬗变
六、专访与人物专访
第二十一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散文——新闻(三):报告文学的品系分化及流变/323
一、报告文学的内涵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四、报告文学和散文的异同
五、报告文学的嬗变
六、特写与大特写
七、新闻访谈(电视访谈)
第二十二章 散文写作的拓展(一) 散文诗的写作/336
一、散文诗的内涵
二、散文诗的特点
三、散文诗的分类与写作
第二十三章 散文写作的拓展(二) 电视散文的写作/344
一、电视散文的概念
二、电视散文的分类
三、电视散文的主要特征
四、电视散文创作的要求
第二十四章 文体训练拓展:摄影文学/359
一、摄影文学界说
二、摄影文学的分类
三、摄影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五章 常见文体训练点设计/369
一、散文写作强化训练
二、小说写作训练点设计
三、诗歌写作训练点设计
附一 基础训练七:写作语言运用概述/393
附二 基础训练八:散文写作语言训练/442
附三 基础训练九:写作语言系列训练/462
写作学理论研究与精品课程的同步建构及双重整合(代后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