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杨瑞霞//鲁鹏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环境考古概念的提出

1.1.1 数字环境考古的发展历程

1.1.2 数字环境考古基本含义

1.2 数字环境考古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数字环境考古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第2章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基础

2.1.1 数字环境考古的理论与方法依据

2.1.2 数字环境考古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1.3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体系

2.2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对象、内容与特点

2.2.1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对象

2.2.2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内容

2.2.3 数字环境考古的作用与特点

2.3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法

2.3.1 区域研究方法

2.3.2 环境考古研究方法

2.3.3 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法

2.4 数字环境考古技术支撑

2.4.1 遥感及其相关技术

2.4.2 数字测量技术

2.4.3 空间数据库技术

2.4.4 地理信息系统

2.4.5 虚拟现实技术

2.4.6 数字环境考古技术体系框架与研究流程

第3章 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3.1.2 中原地区环境与文化特征

3.1.3 中原地区环境遥感考古研究重点

3.2 双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选址水系特征遥感分析

3.3 中原地区早期城址遥感影像图谱研究

3.3.1 中原地区典型早期城址影像特征

3.3.2 中原地区早期城址演化特征影像分析

3.4 商丘人工沟渠遗迹遥感解译与自动提取

3.4.1 遗迹航空遥感解译

3.4.2 遗迹目标自动识别研究

3.4.3 野外实地踏查

3.4.4 有关文献记载

3.4.5 相关认识

第4章 中原地区环境考古数据库系统研究

4.1 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系统

4.1.1 环境考古地理背景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4.1.2 遥感影像数据库

4.2 河南文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研究

4.2.1 河南省文物资源数据库数据分析

4.2.2 河南省文物资源管理试点系统开发

4.3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采集

4.3.2 数据库设计

4.3.3 数据库编码体系设计与建立

4.3.4 数据库实现

4.4 郑韩故城聚落遗址数据库研究

4.4.1 郑韩故城遗址概况

4.4.2 郑韩故城文物考古信息特征分析

4.4.3 数据组织与数据库设计

4.4.4 外部数据库管理及查看

第5章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古代聚落研究

5.1 中原地区早期聚落分布环境背景分析

5.1.1 区域聚落时空分布的地势背景

5.1.2 区域聚落时空分布的地貌背景

5.1.3 区域聚落时空分布的气候背景

5.1.4 区域聚落时空分布的土壤背景

5.1.5 区域聚落时空分布的植被背景

5.2 裴李岗时期聚落空间分布集聚分析

5.2.1 方法简介

5.2.2 空间集聚分析

5.2.3 结果分析

5.3 仰韶文化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2 仰韶文化聚落的空间分析

5.3.3 总结

5.4 龙山文化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5.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2 龙山文化聚落的空间分析

5.4.3 总结

5.5 小结

第6章 区域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研究

6.1 环嵩山地区环境与古文化遗址分布虚拟分析

6.1.1 研究背景

6.1.2 方法实现

6.1.3 结果分析

6.2 潆须河流域环境与古代城址分布虚拟分析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目的

6.2.3 研究结果

6.3 具茨山古代岩刻符号赋存环境三维虚拟

6.3.1 研究背景

6.3.2 三维虚拟实现

6.3.3 结果分析

6.4 关帝庙遗址商代地表恢复

6.4.1 研究背景

6.4.2 方法简介

6.4.3 结果分析

6.5 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系统古街区三维模型构建

6.5.1 研究背最

6.5.2 方法与成果

6.5.3 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作者杨瑞霞、鲁鹏)依据作者长期从事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相关研究的实践与科研成果,对“数字环境考古”概念提出的背景、含义及其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体系进行阐述和探讨,并从环境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数据库、GIS空间分析、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等角度介绍了在中原地区开展的一系列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案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在环境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推动考古学、环境考古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的有机融合。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是考古学、环境考古学、地理学、空间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有益尝试。可供从事考古学、地理学、空间信息科学、史学等研究的学者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编辑推荐

对数的深化认识过程,也是人类的文明化过程。

对数的深化认识,也体现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而逻辑思维是文字出现的前提。

数至少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就有了,到殷墟的甲骨文中就较完善了。在具茨山岩画中以“6”为倍数的组合图形占了很大比例。可以说,从早年的巫术,到易经的出现,直到近代计算机风行,无不与数有关。

《数字环境考古理论与实践》(作者杨瑞霞、鲁鹏)依据作者长期从事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相关研究的实践与科研成果,对“数字环境考古”概念提出的背景、含义及其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体系进行阐述和探讨,并从环境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数据库、GIS空间分析、环境考古虚拟现实等角度介绍了在中原地区开展的一系列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案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