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方政府合作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背景
三、拟解决的问題
第二节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诠释
一、地方政府合作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合作的产生
三、地方政府合作的原则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政府合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治理理论
一、传统区域主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新区域主义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
一、协同治理的产生背景与实践
二、协同治理的主要内涵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界定
二、利益相关者识别
三、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
一、整体性治理的产生背景
二、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内涵
三、整体性治理的策略框架
第三章 合作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制度环境内涵与制度抉择
一、制度环境内涵
二、制度抉择
第二节 单一制下的地方政府合作
一、中国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二、法国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联邦制下的地方政府合作
一、美国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二、加拿大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三、总结与评价
第四节 比较与启示
一、比较
二、启示
第四章 合作的实质
第一节 合作本质的概述
一、利益博弈学说
二、区域创新学说
三、跨域公共物品供给学说
四、区域公共政策的学说
第二节 利益博弈
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博弈
二、地方政府与利益博弈
三、企业与利益博弈
四、公民社会与利益博弈
五、合作协调组织与利益博弈
第三节 知识创新
一、公共服务创新
二、技术创新
第五章 合作创议
第一节 合作创议的机理
一、合作创议理念
二、合作创议动力
三、合作创议的关联形式
第二节 创议动因类型
一、经济与社会型
二、流域治理型
三、区际贸易型
四、资源合作型
五、海湾合作型
六、公共安全型
第三节 创议过程
一、问题界定
二、意愿表达
三、意愿形成
第六章 合作制定
第一节 合作制定的过程
一、方案提出
二、方案讨论
三、方案抉择
四、方案公布
第二节 合作协议的形式与内容
一、合作协议的形式
二、合作协议的内容
第三节 合作制定中的公民社会
一、参与主体
二、功能与作用
第七章 合作执行
第一节 执行过程
一、机构设置
二、宣传与动员
三、组织实施
四、协调与控制
第二节 执行困境
一、合作方案质量
二、方案宣传制约
三、执行主体利益倾向
四、信息不对称
第三节 执行模式比较
一、“契约型”合作的执行
二、“约束型”合作的执行
第四节 执行监督
一、合作监督的概念
二、合作监督的构建
第八章 合作评估
第一节 合作评估的相关理论
一、评估主体
二、评估客体
三、评估方法
第二节 合作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合作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二、合作评估指标的体系构成
第三节 合作评估的改善
一、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二、合作信息的公开
三、评估结果的运用
第九章 合作困境
第一节 合作机制的缺失
一、组织结构的不完备
二、协调机构功能缺失
三、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
四、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地方保护主义
一、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
二、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
三、保护主义对地方合作的危害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
一、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因
三、竞争对合作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 合作发展
第一节 合作机制的创新
一、合作协商机制
二、合作履行机制
三、合作承诺机制
四、合作模式发展
第二节 合作利益的实现
一、利益表达机制
二、利益分配机制
三、利益保障机制
第三节 合作战略的实现
一、合作剩余价值
二、信任关系
三、合作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