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珍编著的《古玩指南--瓦器》是古玩业内必读文献,首部系统理论著述。六十年来不断被解读的经典,在书画和器物的源流枝蔓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氤氲气息。收藏爱好者入门时,它是系统了解传统古玩业的学习宝典;文史知识爱好者休闲时,它是品评中旧传统文化神秘处的独特窗口;文博专业研究者更新梳理时,它是总结一个时期多个社会行业的资料宝库;古玩鉴定专家们著述时,它又是经典论述的引证资源和著述方式的有益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玩指南--瓦器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赵汝珍 |
出版社 | 辽宁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汝珍编著的《古玩指南--瓦器》是古玩业内必读文献,首部系统理论著述。六十年来不断被解读的经典,在书画和器物的源流枝蔓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氤氲气息。收藏爱好者入门时,它是系统了解传统古玩业的学习宝典;文史知识爱好者休闲时,它是品评中旧传统文化神秘处的独特窗口;文博专业研究者更新梳理时,它是总结一个时期多个社会行业的资料宝库;古玩鉴定专家们著述时,它又是经典论述的引证资源和著述方式的有益参考。 内容推荐 《古玩指南--瓦器》选编了赵汝珍《古玩指南》系列中“殷虚甲骨”“殷墟甲骨辨”“古代砖瓦”“偶像”和“古代石器”的内容。 出土器物更多的涉及到考古和考据方面的知识,但作者不是在进行传统的学术探讨,而是把更贴近爱好者和收藏鉴定者的知识用轻松的方式讲述给读者。从他的考据中也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对传统文明的一些观点和态度。 砖瓦和偶像部分对收藏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作者的考据方法对读者学习、了解鉴识手段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帮助。 《古玩指南--瓦器》是一本经典的古董书籍。 目录 出版说明《古玩指南》再版自序 《古玩指南续编》自序 《古董辨疑》自序 第一章 殷虚甲骨 第一节 甲骨之源流 第二节 甲骨之伪制 第三节 甲骨之鉴别 第四节 附论甲骨埋藏之动机 第二章 殷墟甲骨辨 第三章 古代砖瓦 第一节 古代砖瓦概述 第二节 古代砖瓦之伪制 第三节 古代砖瓦之鉴别 第四章 殉葬瓦器 第一节 瓦器源流 第二节 瓦器之伪制 第三节 瓦器之鉴别 第五章 偶像 第一节 偶像概述 第二节 偶像之伪制 第三节 偶像之鉴别 第六章 古代石器 第一节 石器概述 第二节 石器文字之拓法 第三节 石器之伪制及鉴别 后记 试读章节 甲骨者,龟甲、兽骨也。在古玩中所谓之甲骨,系专指河南安阳出土之甲骨,非一般所见之甲骨也。甲骨之所以可贵,在其上之文字。故研究甲骨者,即系研究甲骨上之文字,非对于甲骨本体有所研究也。按:甲骨之出世,已不知若干年矣,只以无人理会,无人明晓,遂致湮没未彰。 前清光绪二十五年,福山王公懿荣,字廉生,购药于肆,见药中有龙骨一味,其上多有刻划皱纹者,辨之皆篆体。经详细之检讨,始知均为三代时占h所用之龟甲、兽骨也。因此,遣人于附近药肆遍事收买,穷多日之力,仅得残破不完者百余片。盖药商之出售大片不便于包装,虽有大片,亦均为药商所破碎,故于药肆极不易购得整齐成块者。王公辗转询问,始知带有文字之龙骨,并非真品,乃系杂骨伪充者。其来源均为河南安阳县之小屯村。王公遂遣古玩商范维卿、赵允中二君,赴河南收买。经数次之往返,数年之采购,仅得千余片。王公详细研讨,断定为殷代之文字,于中国文献有极大之功用。经此一呼,国人始知甲骨文字之重要,于是研究者风起云涌,遍于士林。迄今甲骨文字已为国学中之重要部门,推源溯本,固完全王公一人提倡之功也。王公本拟详细研求以明究竟,不幸拳匪作乱,王公殉难,以致未能有所发明,衔恨以没,殊足痛惜。嗣以王氏子孙不能世守,遂将王公毕生之所得出售于丹徒刘鹗,即世所熟知《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也。刘氏一方整理王公所遗,一方又收罗新产,复遣赵允中奔走访求。经多年之努力,共收得甲骨五千余片。刘氏细心考证其词例,定为殷人之刀笔文字,并于光绪二十九年选墨拓千纸,付诸石印,名日《铁云藏龟》。上虞罗振玉先生与刘氏为姻家通好,时相往来,见之,每叹为中国前贤所不得见之物,尝以谋流传自任。及刘氏物故,罗氏选拓其所藏,撰纂《铁云藏龟》六册。此甲骨文字有专书之始也。 按:甲骨出自殷虚,故甲骨文字亦称殷虚文字,或殷虚书契,或简称殷契者。惟世俗多误书为殷墟,即《词源》亦误作殷墟,因一字之误书,世人遂多有误解者,以为殷墟者,殷人所遣留之故城废址,或墟墓荒丛也,凡河南殷时之遗迹,必皆有甲骨可掘求也。岂知此实大谬不然者。殷虚者,昔日之城名,今之一小屯落也。《史记》索隐引汲冢古文:“盘庚自奄迁于北冢。日殷虚。”在邺之南三十里,城址久废,即今河南安阳县西五里之小屯村也。真正之甲骨,皆此村附近所掘出,此外并无产之者,即有之,亦非殷人之遗。 据称甲骨尚未为人注意时,小屯村附近时有碎骨出现,无人宝藏。耕地或掘井时,所出物件甚多,但均舍弃,无人拾取。惟村人李成捡拾碎片及兽骨,充作龙骨售卖,但不详其始于何年,自光绪二十五年,王公廉生之提倡,世人始知宝重。最初赴小屯村收买者,即王公所派遣之古玩商范维卿君。此时,适端方闻知此事。端氏嗜古成癖,范君第一次所采选者,均为端氏所截留。二卜六年,范君又收买百余片,售于王公。以后赵允中又为王公赴小屯村收买数次,因此引起小屯村人之注意。光绪三十年,邑人朱坤雇工挖掘,得甲骨盈车,多卖于祝估,转售北京。运京之甲骨,以此次为最多,且均系真品,绝无一片赝物也。宣统元年,村长张学献因刨山药,得马蹄骨条甚多。是年,上虞罗振玉先生以甲骨文字急待考释,乃遣山东及北京古玩商人至安阳大事收买,共得二万余片。民国三年,坎(加)拿大人明义士为安阳耶稣堂牧师,搜买甲骨约五万片,乃剔伪存真,选一千三百余片,作《殷墟卜辞》一书。民国七年,日人林泰辅购得甲骨二十片以归。自此以后,殷虚古物,名震全球,凡中外博学之士亲步殷虚购求甲骨者,络绎不绝。而小屯村蕞尔一地,亦荣耀于世界矣。民国九年,大旱成灾,邑人迫于饥寒,大事挖掘,所得古物,更难悉数。P1-4 序言 近人赵汝珍因酷爱古玩,又精于考古,在北京开了一家“萃珍斋”,专门经营古瓷、古字画等。他根据自己在古玩行业内多年积累的经验,针对古玩业内一些常见的问题,于1942年出版了《古玩指南》一书,在当时获得了古玩业内极大的关注。此后,赵氏又根据需求连续出版了《续编》和《古董辨疑》。这些著述出版之初便得到了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的好评,多次印刷。一代又一代的古玩收藏爱好者受到它的影响。 这几本著述在古玩基础、鉴别、辨伪等方面的知识,是其他古玩书籍所无法替代的。首先,是其系统性,几乎从当时古玩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阐述,所以初学者可以之为线进行相应的学习;其次,赵汝珍对考据的一些观点值得人们学习,如古人考据之不皆可信等;再则,赵氏总结了许多前人在一些问题上的认识,对全面了解历史上的各种认识有一定的资料性;加之赵汝珍个人对古玩行业全面的修养和良好的传统文化,使得本书几乎成了古玩行业入行者必读之书,今天许多论者仍将《古玩指南》中所载的一些文字反复引用,奉为圭臬。甚至有论者说:在中国收藏古董,有两本必读的书,那就是董其昌的《骨董十三说》和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可见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古玩行业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的作伪手段的层出不穷,给辨伪增加了更多的困难,赵氏在《古玩指南》中所述的方法也就实在难以将各种新的情况一一涵盖了。我们将本书再版,也并非想要为古玩行业的入门者提供什么教材,而是希望让这些有趣的文字给赏玩增加一些情趣,同时,赵氏的一些基础性见解对实践还能够有所帮助,对于我们了解古玩行业在当时的总体状况是一个,参照,此外,书中所记载的一些轶事和作者。对问题的认识方法等都不失为颇有价值的资料。 赵氏的三本著述近年来也有结集出版,虽深受读者喜爱,曾经数次再版印刷,在出版形式上却显得有些陈旧,不便于今人阅读。万卷出版公司本次将《古玩指南》再度推出,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将《古玩指南》、《续编》、《古董辨疑》三本图书中同类的部分分册编辑出版,并配以相应的图片,旨在使对某类别比较喜欢的读者翻阅方便。我们期待自己的工作能为古玩行业乃至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们日常的阅读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本编选择的内容为殷墟甲骨、股墟甲骨辨、古代砖瓦、殉葬瓦器、偶像和古代石器。所选内容多为出土器物,作者在考据方面的论述较多。砖瓦和偶像对收藏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其他内容对读者学习历史、考古方面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后记 《古玩指南》正式出版时,赵汝珍称之为“编述”之作,表明总结并继承了业内人士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所谓的“不略古人之美”之意。今天,在我们重新整理这部凝聚了前人大量智慧的著述时,也希望最大程度上传承这些成果。全书的整理正是秉承了这种思路。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尽量将原汁原味的《古玩指南》呈现给读者。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古玩指南》、《古玩指南续编》及《古董辩疑》的重新整理工作。这是一个趣味和痛苦交织的过程,赵氏提供的大量系统知识本身就很有意思,他的行文又时时夹杂着个人的表情,完全像一个行业的痴迷者坐在你的对面讲话,所以充满了趣味;另一方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言正在向白话过渡,赵氏无疑也受到各种语言方式的影响,加之全书的专业性较强,对其进行合理的标点颇费工夫,而选取合适的图片进行说明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努力揣测原作意图来确定具体的结构编排和选取图片标准,实在可以算得上是反复斟酌取舍的痛苦过程了。不过,当整理完毕的图文版书稿放在案头时,一切都变成了惬意的回味。当然,还有一丝等待读者检验的惶恐。 需要提到的是,在本书的编辑整理过程中,本社的李英健总编和许大庆老师提出了整个系列图书的策划方案并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支持。此外,我们也参考并使用了部分出版物的图片资料。这些都是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的必要条件,在此,应该向所有付出工作的人们表示感谢。 虽然新版的《古玩指南》对最新的鉴定和行业发展提供的原创性成果有限。但我们深信,没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过程,也就永远没有“述而作”的创新。 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亦新亦古”的小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