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亚洲情脉漫追叙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秋福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亚洲情脉漫追叙》编著者高秋福。

从书名不难看出,这部集子是书写亚洲的,主要是亚洲的风情和文

化。从地域上说,这部集子所写的,同第二和第三部集子所写的有些交

叉,因为中东地区大部分属亚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西亚。但是,同是

西亚的内容,这部集子同前面两部并不重复,因为西亚地域广阔,历史

悠长,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

内容推荐

《亚洲情脉漫追叙》编著者高秋福。

《亚洲情脉漫追叙》内容提要:亚洲博大古老,多灾多难,更多姿多彩。作者走访为数三分之二的亚洲国家,以亲眼的观察,悉心的体味,历史的参照,动情的笔触,抒写这些国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民族风情,展示世所罕见的东方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散文化的笔法带有一定的学术色彩,偏重叙事,间或评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读后有助于了解日益被世人看重的亚洲的历史和现实,自然风貌与人文情状。

目录

多元的亚洲多姿彩(代序)     

风情篇

亚欧两洲间的一道风景线        

漫话五大洲际海峡           

卡帕多西亚奇石乡          

六国共饮一江水           

多彩的尼泊尔节庆           

印度男子的头饰美          

巴基斯坦婚礼记趣          

缅甸巴东长颈女           

从开心果说到阿月浑子       

小瓶寄幽思            

日本的绘马、神符和招客条      

雨伞下的人文情致           

      

名城篇

乌兰巴托秋色           

广岛期盼永久和平          

韩国古都半城陵墓半城寺     

大漠深处的千顶古城       

李白出生地碎叶今安在?       

佛塔千座说蒲甘           

从历史磨难中走来的马六甲      

寺庙之城加德满都          

海得拉巴的伊斯兰色彩       

印度城市何以竞相易名        

政情篇

金日成突然去世的消息传来时     

听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论政谈艺      

日共在斗争中发展壮大        

印度“红色堡垒”内情        

“天外之邦”的魅力与忧患       

菲律宾社会文化三重色         

茶具虽小意蕴深            

沙特王位在家族兄弟间传承      

“性别隔离”下的沙特妇女       

以色列高官揭示中以建交秘闻     

人物篇

从“红色贵族”到“民间大使”     

不熄的圣火             

印度共运元老巴苏           

马尔代夫的“擎天柱”         

“马背帝王”帖木儿         

帝王天文学家兀鲁伯         

叩击中国外交大门的以色列人      

行事低调的以色列第一夫人索妮娅   

刺杀拉宾的凶手服刑不认罪      

 

文学篇

他是一柄革命双锋剑        

尾崎兄弟与中国           

日本的“文学小道”         

巴基斯坦诗圣伊克巴尔         

一朝成名后的罗伊          

笔墨风波中的纳思琳         

牢底坐穿谱华章            

短暂一生多华彩           

乌兹别克文学开山祖纳沃伊       

五十年沉冤终昭雪          

以色列文学流短源长       

兴衰篇

巴比伦的辉煌何处寻          

说不尽的泰姬陵传奇故事       

并无狮子的狮子国          

巴厘岛的人文美           

“建筑谜团”婆罗浮屠         

白石彩砖葬国魂           

地毯是土库曼斯坦的政治符号     

汗血马纵横驰骋三千年        

巴库少女塔的神秘与浪漫       

独特的海外华人群体东干人      

后记

试读章节

缅甸巴东长颈女

在缅甸中东部掸邦首府东枝的街头,我发现有些女子的脖颈特别长,足有一般人的两三倍。长脖颈上套着一匝匝金光闪烁的铜环,显得极为清丽优雅。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她们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被人称为“长颈女”。

巴东人之所以有“长颈人”的称谓,是因为其女子长期以来有“将脖颈拉长”的习俗。像克伦族其他女子一样,巴东女子平日多穿统裙,头盖彩巾,耳戴环佩。不同的是,她们的脖颈上总是套着一道道特别引人注目的铜环。千百年来,族中女孩从五六岁开始就在脖子上套戴金属环。个别人佩戴的是银环,而大多数佩戴的则是铜环。初次套戴这种金属环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父母邀请精通套环术的“村医”,先给女儿进行颈部按摩,然后把铜环轻轻套到她们的脖颈上。一俟仪式完成,全村人都前来表示庆贺,因为这标志着她们“踏上为妇之途”。初次套戴铜环,一般是三五个。此后,根据族内流行的用鸡骨卜算“吉日”的方法,“村医”再择期进行添加,并随人体的增长将原来的小环改换成大环。铜环的改换和添加,一直延续到成年婚配。在脖颈上套戴铜环的时候,“村医”往往还给女孩子的前臂和小腿也套上一道道铜环。这些铜环被衣服遮盖着,外人一般是看不到的。

巴东成年女子,脖颈上大多套戴有十五六个铜环,最多的可达三十几个。上部的铜环小,下部的铜环大,堆叠起来形成一个圆锥形金属塔。每个铜环高约1·5厘米,所有铜环堆叠在一起,总高可达二三十厘米,重可达五六公斤。铜环支撑在肩头和下巴之间,年多日久,使脖颈显得特别长。一般人都认为,是铜环把脖颈撑长了。

巴东人将长颈视为美,相传最初是受到一些长颈禽鸟的启示。有人说,她们更多模仿的,是嬉戏在当地池塘中的鸭子。而西方人则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她们称为引颈高歌的天鹅。还有人将她们比喻为非洲特有的长颈鹿,甚至直接称她们为“长颈鹿女郎”。

社会在发展,科学文化水平在提高。据缅甸朋友讲,越来越多的巴东人在放弃套戴铜环的“长颈”传统。现在,这个习俗主要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流行。在城镇和受过教育的青年人中,则被视为“陋习”,有损女性的健康成长,因而已不再像先前那么时兴。这说明,随着时代前进,传统的社会风俗在改变,人们原有的审美观念也在改变。P47-P48

序言

或因新闻的职业关系,或因友邻的亲情关系,亚洲48个国家,我访问过31个。当然,访问大多是走马观花,但说实话,得到的印象还是蛮深刻的。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亚洲博大、古老、多元,因而也就显得多姿多彩。

说博大,因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依北冰洋,西靠地中海,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河和红海同非洲隔开。整个大陆的面积446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2011年为41.4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亚洲地上、地下、水中资源均极为丰富,经济发展很快,总量仅次于欧洲,在世界各大洲中居第二位。有人估计,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很可能就位居世界各大洲之首位。

博大的另一标志是东西与南北跨度都很大。亚洲这一名称据说来自古亚述语,意为“日出之地”。从大陆的最东点到最西点,所跨经度在世界各大洲中最广,达160度,时差最大,达11个小时,东部日出之时,西部仍是沉沉黑夜。就南北来说,从最北部的岛屿到最南部的岛屿,所跨纬度也最广,近92度,具有从北极带到赤道带的所有自然带和气候带。北部终年严寒冰冻,而南部则终年炽热高温。

说古老,亚洲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早在几十万年之前,人类就开始在这块陆地上生活与繁衍。世界四大古老文明,除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外,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均产生在亚洲。亚洲先后出现过波斯、阿拉伯、蒙古、帖木儿、奥斯曼等横跨亚欧两洲或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战争与和平、破坏与重建、冲撞与交融的过程中,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世纪以前,亚洲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公元前3DOO年,亚洲就出现制陶业和冶炼业。后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文字和水利灌溉系统,中亚的游牧民族发明马鞍、挽具和车轮,中国人发明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发明阿拉伯数字和十进位计算术,波斯和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数学都很发达。亚洲的古老文明,开启人类心智之先,在农业、水利、手工业、航海、军事、医学、数学、天文、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从中国经由中亚和西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亚欧文化的交流。欧洲古圣贤曾说,人类的智慧在东方,确实并非溢美之词。

亚洲的发展后来出现重大曲折。大约从14世纪开始,一些欧洲国家吸收亚洲古老文明的精华,冲决中世纪思想的牢笼,先是掀起文艺复兴运动,继而启动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沙俄等欧洲强国开始向亚洲扩张。当初,他们染指的主要是沿海地区,掠夺的主要是黄金、白银、珠宝、香料。从18世纪后半期起,他们利用坚船利炮轰开不少亚洲国家的大门,开始向亚洲内地进犯,强占土地,建立殖民统治。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亚洲,从而陷入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而落后的境地。

不屈的亚洲人后来相继奋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更是迅猛发展,各国先后争得民族独立。……

后记

这是继《多彩的非洲》、《别样风情是中东》和《那两方神奇的土地》之后,本人的第四部国际题材的散文随笔集。前三部出得顺利,令人欣慰。这一部费点周折,拖得时间长一点,今天终于付梓,释然于心。

从书名不难看出,这部集子是书写亚洲的,主要是亚洲的风情和文化。从地域上说,这部集子所写的,同第二和第三部集子所写的有些交叉,因为中东地区大部分属亚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西亚。但是,同是西亚的内容,这部集子同前面两部并不重复,因为西亚地域广阔,历史悠长,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

就整个亚洲来说,除西亚之外,还有南亚、东南亚、东亚、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所有这些地区,这部集子都涉及了。因此,原曾设想集子中收录的六十余篇文章按地区编排。后来,考虑到同以前几个集子编排体例的统一,又改为按内容来编排。这样阅读起来也许更方便一些。

收入本集中的文章有的是若干年前撰写的,其中所反映的内容现在已有所变化。但考虑到这些篇什大多公开发表过,不便按照现在的情况再修改,必要时只是在文尾略加说明。

按照原来的设想,还计划写欧洲和美洲,其中欧洲部分已经写出十几万字。但是,各出版社现在均转制,纸质出版物又受到网络出版物的激烈冲击,原来的设想能否实现,我还真有点担心。如追于现实不得不辍笔,有负朋友们的厚爱,就预先在这里表示歉意了。

这部集子的出版,得到新华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得到朱克川、张焕利、顾正龙、李震等诸多朋友的帮助。在此对他们也一并表示感谢。

说实话,生活在亚洲,对亚洲的感情自然很深。但是,我一生关注的主要是非洲和中东,对亚洲很多地区反而不大熟悉。因此,笔下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舛误,衷心期盼读者予以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