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胡小弟,年过三十,一直脚踏实地,始终默默无闻。挤进了计划内,生于七零末,跟八零后的小年轻儿倚老卖老还算有点儿资本。家境一般,但亲情浓厚。有正直善良、通情达理的爹妈,从小教我艰苦朴素,也没让我缺衣少食。当然,除了眼下男大当婚这点事儿,咱也没怎么让二老操过心。
相貌平平,个头中等,不张嘴时略显斯文。普通话一直讲不好,儿话音太多,鼻音太重,掩不住北京胡同里疯玩傻闹的幸福童年。谈吐难免张扬,穿着不够犀利,新时代的潮装IN语说什么也学不会;即使勉强靠上新青年的谱儿,也是五四时代的。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典型的巨蟹座,个性温良,重情恋家,善解人意。乐于被各年龄段的女性朋友当成知心大哥、贴心小弟或者开心大侄子,提供心理支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咱的特长,谈笑间愁云惨雾烟消云散。缺点也有,比如做家务不够主动,但彻底收拾一回能保持小半年,属于守成型人才。
对自己的北京草根风格颇为自豪,是个爱憎分明、简单直率的性情中人。心眼儿挺宽,城府挺浅,朋友之间相处随意、不装x。好拿美帝国主义插科打诨,爱为第三世界打抱不平,可真要是道听途说了人世间的假恶丑,也只有啧啧称奇黯然神伤的份儿。骨子里的正义感,也算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混合情怀。
男性朋友不少,女性朋友居多,拉过手的屈指可数。感情经历简单,被分手了、受打击了也能保持宁缺毋滥的操守。不常去“杀吧”,不爱泡夜店,相亲见面基本是饭店咖啡馆里谈理想谈人生,算是快餐时代侥幸存活的恐龙。相亲经验丰富,百余次仆了又起,竟然还没破罐破摔,叹息之余多少有点儿沾沾自喜。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在茫茫人海中觅得、锁定、拿下一个美丽有趣的姑娘谈何容易。蹉跎中倒是练就了把不愿发展、不敢发展、不忍心发展的好姑娘们变成铁磁、闺蜜的特殊技能。没什么尴尬,习惯成自然。倏忽间表弟表妹纷纷领证结婚,老妈不堪压力,准备养狗一条以遣忧愤。小弟孝心可鉴,怎奈时机未到,爱莫能及啊。
儿时的启蒙读物是《对联鉴赏》,不幸沾染了字斟句酌的恶习,读书一直很慢。高中时也曾因为激情演讲与老师慷慨对峙,进而占领课堂,获得了同学们英雄式的追捧,颇有吹响文艺复兴先锋号,勇做文化战线排头兵的豪迈。大学时痴迷羽毛球,旷了一年的宪法课去什刹海训练。可叹平安大街尘与土,八公里路云和月。
从不抽烟,喝酒都是被迫,无不良嗜好。不过没少打着怡情悦性的幌子小赌,也未曾放弃不劳而获的奢望。好在胆儿小点儿背,大场子耍不开。琴棋书画、打牌格斗无不浅尝辄止,但聊起来头头是道,绝对是言语的巨人。回国后开始热爱戏剧,四处赶场,博览了众多烂戏,从此暗下决心誓为振兴中国戏剧事业献计献策、不离不弃。
从小不爱上学,成绩差强人意,属于用心和不用心没什么两样儿的那种资质。好容易熬过了高考,混进了高校,才发现学非所愿和闷头考试一样让人迷茫。毕业出来赶紧工作,历经几个白领儿、金领儿的光鲜工种,心往何处还是云里雾里。于是远渡重洋,再造金身,终于在风雪芝城修得正果。谁料次贷危机的血雨腥风中还是扎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转眼在地产圈儿摸爬滚打两年有余。眼巴巴地望着楼市里风起云涌,上有国家宏观调控,下有百姓刚性需求,中间跳出财大气粗的央企飙地如便饭、不差钱儿的煤老板扫楼似血拼(shopping),我一个初出茅庐的专业人士仍旧无所适从。怅寥廓,不知谁能全身而退,何时到我顺势而为?P2-5
人生就像爬坡,一个又一个。背负着压力、重力执著地向上,过程步履维艰。有朝一日登上坡顶,回头望望来路的崎岖和不平,也许来不及感慨就要向下一个更高的“坡”出发了。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在坡与坡之间停一停,把自己大学毕业十年职业生涯中的经验、教训和思考总结好、记下来,与后来的朋友们分享,同时鞭策自己继续向前。
书里写了不少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些经历其实很平凡,然而这正是它们的价值所在。因为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极佳的运气,而只有执著和梦想的普通七零后,走出校园第一个十年的奋斗之路。我和你们一样,只是千千万万在现实中打拼的普通年轻人中的一员,有幸或不幸走上了一条所谓的标准成才之路——考上好学校、加人大公司、镀了洋背景、扎进金融圈……然而当我爬上这一个又一个坡的时候,眼前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故事本身无足轻重,写作本书的初衷只是想启发青年朋友们的思考。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传统、规矩、教导、秘诀、宝典、传说、猜测,甚至误解和谎言,整日对我们耳濡目染、轮番轰炸。这些道听途说并非一无是处,但却良莠不齐,如果我们在事业的早期不懂得如何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将来为了弥补当年的无知、轻率、疏忽而付出的代价也许会相当沉重,甚至影响我们一生。因此,书中记述的经历,仅仅是辅助朋友们思考的案例和环境,而不是鼓励大家依样葫芦的模板或标杆。
最后要说,我是一个尚未成功的人,但我相信十年职场中这些酝酿成功的经验、教训和感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15年前最后一堂高中数学课上,敬爱的蒋老师轻轻合起教科书对我们说:“多年以后当你们把这些该忘的都忘掉了,看看还能剩下些什么。”在此,我衷心希望每一位读者朋友都能从别人的经历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实现梦想!
十年外企打拼、七类高端行业、全球顶尖MBA,作者用实战经验颠覆传统励志的空泛沉疴,精读一天,领悟十年。
青春是美好的,有时也是残酷的。对“青年”这一路,台湾散文家王鼎钧曾有精辟描述:“我们振翅时,空中多少罗网;我们奔驰时,路标上多少错字;我们睡眠时,棉絮里多少蒺藜;我们受表扬时,玫瑰里多少假花。……天晓得,因为热血,多么狭隘的视界,多么简单的思考,多么僵硬的性情,多么残酷的判断,多么大的反挫,多么苦的果报。”对此,胡昊深以为然。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胡昊“暂停”了,把一路“爬坡”所见所感录于笔下,与后来者分享。
胡昊寄望于《爬坡》能“启发青年朋友们的思考”。“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传统、规矩、教导、秘诀、宝典、传说、猜测,甚至误解和谎言,整日对我们耳濡目染、轮番轰炸。这些道听途说并非一无是处,但却良莠不齐,如果我们在事业的早期不懂得如何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将来为了弥补当年的无知、轻率、疏忽而付出的代价也许会相当沉重,甚至影响一生。”他强调,《爬坡》所述,对后来者而言,只能起“辅助”作用,而非“依样葫芦的模板或标杆”。
青春励志随笔集《爬坡》以作者(胡昊)在七大热门领域中工作的经历、十年外企打拼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北美顶尖商学院的体验为蓝本,总结提炼了职业生涯入门、转型、晋升、突破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为广大青年朋友们讲述了一个生于寻常百姓家的年轻人在一个又一个人生挑战和选择面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不懈努力从“草根”成长为“金领”的经历。《爬坡》不仅是一位“70末”的“青春励志故事集”,更是一部“职业成长实战录”,跟随作者成长的脚步详细解读大学就业、简历撰写、面试技巧、MBA申请、北美留学以及职业转型不可不知的方方面面,深入浅出、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