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圈子段子外传(好汉们崛起的秘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十二叔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一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远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是圈子边缘人的话,这样的更换门庭也许还不算困难,但是想要从一个圈子的核心转移到另一个圈子的核心,没有足够的资本,那是不可能玩得转的。

身在乱世,想要进对圈子,靠的不仅是出身,更重要的是审时度势的眼光和乱世自保的能力。有眼光,才能看清形势,投靠明主,有实力保全自己,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坚持到天下三分,互不干扰的那一天。

十二叔所著的《圈子·段子外传:好汉们崛起的秘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调侃、独特、亮点多,真实、深刻、魅力足!

内容推荐

十二叔所著的《圈子·段子外传:好汉们崛起的秘密》以圈子为核心话题,以新颖的角度切入,刻画了从春秋时期到明清长达数千年历史中,好汉圈子中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人物的恩怨情仇,侧重于他们在历朝历代中如何寻找空间,与同行、朝廷之间进行博弈的故事。

魅力十足的圈子,精彩纷呈的段子。《圈子·段子外传:好汉们崛起的秘密》生动地再现并还原了历史细节,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精彩纷呈、鲜为人知的历朝历代好汉圈子里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侠客来了

 第一节 最早的刺客圈

千秋侠客首称曹

这样的刺客很专业!

做刺客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又一个悲剧英雄

史上最著名刺杀团队

 第二节 侠以群分

墨家群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狡兔三窟话冯谖

义薄云天的好汉帮

第二章 游侠的黄金岁月

 第一节 两汉游侠

鲁国“宋公明”

侠之大者

被“严打”的豪侠

 第二节 亦官亦侠

从奴隶到神祇

徘徊在官侠之间的人

第三章 英雄与名士的出位“潜规则”

 第一节 混三国,讲实力还得拼关系

主公们的乱世生存法则

这个男人真的不简单

混乱世,出身好还要有实力

诸葛家族的“分散型投资”策略

 第二节 豪门也分三六九等

史上最著名的簪缨世家

有一种家风叫“与时俱进”

清谈误国不误家

司马睿的郁闷

 第三节 再牛气的贵族也抵不过枪杆子

东晋贵族的顶级沙龙

一个家族的发迹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四章 十八路反王:造反派的隐秘圈子与往事

 第一节 草寇们的造反根据地瓦岗

越狱、潜逃、造反三部曲

既生密,何生让?

 第二节 那个“王”兴“王”灭的乱世

善待文人也是罪

一对败给利益的结义兄弟

 第三节 笑到最后的贵族圈子

门阀水深

学习姨夫好榜样

圈里圈外,斗争永不停息

第五章 五代,武人的世界不简单

 第一节 兄弟神马的都是浮云

年前流行“义子”热

工作太出色也有风险

义子们也会争风吃醋

坑爹没有好下场

 第二节 靠谱的将军,不靠谱的皇帝

生子当如“李亚子”

亲叔叔干哥哥都可以牺牲掉

不靠谱的武夫皇帝

生的伟大,死的窝囊

 第三节 皇帝的龙椅轮流坐

被夺权的义兄

“换爹”风波

义兄当国,义弟绝后

另类的当朝重臣

“窝里斗”的一家人

第六章 想“漂白”,没那么容易

 第一节 弟兄们,跟哥哥上山去

俺们早就想入伙了!

梁山非典型优秀HR李逵(上)

梁山非典型优秀HR李逵(下)

被“坑”了一把的好汉们

 第二节 大山寨中的小团体

组团上山的登州圈

选好带头大哥很重要

宋江那拉风的人格魅力

没有野心的老大不是好领导

 第三节 脸厚心黑却当上了大哥

出来混,光有靠山也不行

升级业务,晁盖刷名望

人犯是不能随便救的

遗言也挡不住宋黑子上位

 第四节 一个缺爱少情的男人帮

主仆情深

宋朝失恋阵线联盟

仗义的哥们儿

 第五节 “梁山集结号”的命运

大宋版的“五月花号”

官府也重视技术人才

山贼群中的出家人

同行不同命的兄弟们

试读章节

第一节 最早的刺客圈

先秦是我国侠客史上一段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好汉们大多依附于权贵,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为了义气、为了报恩,往往承担起一个国家兴衰的重任,以一己之力,完成行刺贵族乃至国君的大计!

千秋侠客首称曹

“森森戈甲拥如潮,仗剑登坛意气豪。三败羞颜一日洗,千秋侠客首称曹。”这首颇有霸气的七律是称颂一个从将军到刺客的好汉——曹沫。按照太史公的说法,这位鲁国的大将军打仗并不在行,曾三战皆败。但他曾在两国元首谈判期间,挟持齐桓公,夺回齐国吞并鲁国的失地,立下大功。如果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话,曹沫也算得英雄。

在大家的印象中,从事侠客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无业游民,无牵无挂走江湖,路见不平一声吼,多么自由自在。可是司马迁在为游侠立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一位将军,一位在战场上失败而在谈判桌前绑架成功的另类将军——曹沫。

曹沫的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那个时候珍贵的竹简和青铜器还不是古董,只是贵族世家的生活用品而已。周天子早已经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威风,各方诸侯各显神通,凭各自的本事扩展地盘,党同伐异。

在如今山东省的地盘上就有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时不时恶战一番。鲁国是周公旦后人的封地,而齐国则是姜太公的地盘。这两位贤人在世的时候关系不错,时常能坐在一起磋商一下治国的方案。可是越往下传,子孙之间的隔阂就越大,到了周天子被西北的武装力量暴打一顿,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之后,齐鲁之间已经势若水火了。

这一年,是鲁庄公当家。这个庄公比较倒霉,源于他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首先他妈是大名鼎鼎的美女文姜,与他的舅舅齐襄公大搞兄妹恋,可怜的父亲鲁桓公就死在了他妈和舅舅的毒手之下。其次,他有哥哥叫庆父,没错就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臭名昭著的庆父,有这样的亲人在侧,鲁庄公总是闷闷不乐。

家庭不幸,鲁庄公转而追求事业。他发现并破格提拔了一个勇猛无比、力大无穷的人做大将军,这个人就是曹沫。据此估计曹将军应该是项羽、樊哙这样的猛人,但是不少学者引经据典证明了本文的主人公曹沫和中学课本收录的《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是同一个人。这就有点奇怪了,一个是谋臣、一个是武将,不搭边啊!难不成曹沫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绝世奇才?

可是看看曹沫领兵打仗的记录我们就唱好不起来了。他曾三次带领鲁国大军与齐军兵戎相见,三战皆败。看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没有当过士兵的将军也未必是好将军”啊!不过鲁庄公是一位好领导,他用人不疑,曹沫三败他都没有问责,还把其他弹劾的意见压了下去。鲁庄公的力挺,也为曹沫在战场之外悍不畏死绑架齐国元首的壮举埋下一个大大的伏笔。

有人纳闷,如果曹沫真有项羽、樊哙那样的武力值,怎么会接连败绩呢?当时齐国的带头大哥又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水准了,齐国的当家人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宰相是诸葛武侯这样大智近妖的人物管仲管夷吾。这一对君臣组合不光大败鲁军,同时代的诸侯国们听到这两个名字都闻风丧胆。摊上这样可怕的对手,不能怪自己不会打仗,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自古以来,打了败仗最常见的就是“割地”、“赔款”两种对策,都不愿意接受的话,那对不起,等着屠城灭种吧。于是,鲁庄公在曹沫三败之后与齐桓公约好到一个叫“柯”的地点结盟,签订“停战协议”。没办法,胜者为王败者贼寇是历史的铁律,没有人能够例外。  吉时到了,齐桓公和鲁庄公都是一身正装,肃穆无比地坐在签单台两侧,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又让助理盖上了帝印。

两国的史官都在奋笔疾书,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齐国的史官写道:“鲁国元首鲁庄公受我国元首齐桓公的邀请,到齐境进行国事访问。双方领导人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就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鲁庄公表示双方会晤结束之后还要与齐国签订一系列经济合作项目,以及无偿提供两国边境某些土地使用权若干年。”

正当两国元首起身,打算共同祭拜周朝宗庙的时候,曹沫却迅猛地冲了上来。旁人只看见人影一闪,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就顶在了齐桓公的颈间大动脉上。

齐桓公大惊!这个莽夫会要我的命吗?

鲁庄公也是大惊!曹将军有计划怎么不事先通知寡人一声,好让寡人有个心理准备啊!

管仲本来想叫侍卫冲上去,略一思索就叫停了。他知道对方如果安排的是刺客,那么匕首不应该架在脖子上而是刺入心脏。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是绑架人质有所求,而非丧心病狂要杀人了。

想到这,管仲稍稍松了一口气,问道:“你想要什么?”

齐桓公小白看着闪着白光的刀剑,一阵眼晕,干脆闭上了眼睛,交给管仲处理。

“我想要什么,还用问吗?你们齐国欺人太甚了,让我接连吃了三次败仗,你让老子以后怎么在军队混下去?如今你们又强迫我们割地赔款,你让我们怎么活?要地还是要命,你们自己掂量着办!”曹沫的大吼丝毫不亚于如今风靡网络的“马景涛式咆哮”。

“当然要命!”齐桓公对自己的性命还是很珍惜的,他对管仲说:“小管,你把刚才签的合同还给庄公吧,刚才是个误会。还有那个谁,刚才做的会议记录删了吧,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发号施令之后,齐桓公小心翼翼地问后面的大汉:“曹将军,您看这样处理行吗?”

曹沫匕首一扔,很潇洒地拍了拍手,回到了刚才的队伍中间,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这份从容、这份淡定让鲁国来的随员们都捏了一把汗。大哥,这里还是人家的地盘呢,您怎么这么早就把人放了呀,最起码得挟持他护送咱们到边境才是啊!众人感叹,曹将军真不是做刺客的料!不过他刚才扔匕首的那个动作真是帅呆了。

齐桓公的危险一解除,马上招呼自己人过来,他要反悔了。刚才性命被别人拿捏着,答应曹沫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在自己的地盘上被战败国的降将侮辱,以后怎么抬头做人?如果齐桓公真的食言,不但曹沫的计划失败、鲁国的土地照样交割,就连这群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外交大臣们恐怕老命都得留在齐国了。

关键时刻,管仲说话了。他拉住盛怒的齐桓公,直谏“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作为下属,管仲真的是太称职了。他为老板分析了目前的状况,简而言之,“您是要眼前的小利还是长远的大利?现在把鲁国来使们都杀了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您就会失信于天下了。如果您信守诺言,那么将来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小小的鲁国!”

小白毕竟是优秀的政治家,他明白一时的面子与千秋功勋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他准了管仲的建议,将“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之后还大大方方地把鲁庄公一行送到了边境。

曹沫的举动看似莽撞,结果却实现了双赢。鲁国拿回了曾经失去的国土,而齐国则因为齐桓公的“重信守诺”引得各国诸侯佩服不已,“皆信齐而欲附焉”,可谓名利双收。没过几年,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曹沫以一己之力,敢于在外交场合劫持当时超级大国的一号首领,这份胆略、这份气魄有几人能比。他能劫持成功,还能全身而退,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所有的刺杀行动中是特例。或许是受到曹沫的影响,才有了荆轲、蔺相如等人前赴后继的“恐怖”行动。

P2-7

序言

每个好汉都有自己的圈子

好汉,从字面上来理解,指的是“坚强勇敢的男人或者英雄”。

翻开中国历史,好汉可谓层出不穷——除暴安良的侠客可以是好汉,身经百战的将士可以是好汉,仗义执言的君子可以是好汉,气节高尚的文人也可以是好汉。好汉身上不需要有明显的标签,却有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当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必然是挺身而出担负责任的主要角色。

时势造英雄。外部环境对好汉的诞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不知涌现出多少英雄好汉,“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古以来,在人多资源少的神州大地,要成就一个好汉,离不开他身边的圈子。圈子的联盟者之中,有可能是四公子一类的达官贵人,也可能是“性深阻若城府”、计谋百出的徐茂公、刘伯温一类智囊,更多的是“仗义每多屠狗辈”的草根豪侠,甚至还有甘心借出自己人头的樊於期等极端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群以刺杀当权者而闻名于世的刺客,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作为后期支持系统,因此,这些猛人们不管结果成功与否,不管动机正义与否,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并引发一些公共事件。正是有这样的圈子,才能够使荆轲、聂政、要离、专诸等人将行刺这一件事无限放大,当成毕生的使命。而他们虽然流星一般匆匆掠过历史的天空,但是几千年来,一直为历朝历代的普通大众津津乐道,传诵不衰。这种与法统、道统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类特质。

两汉时期是好汉们最好的黄金岁月,也是他们屡遭围剿的艰难时世。朱家、剧孟、郭解、栾布这种地方强人,亦正亦邪,这些沟通底层百姓与上流贵族的大侠们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同时,也是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崇尚暴力的汉武帝正是预见到这群“侠以武犯禁”的特殊人群而一再打击。不过,到东汉末年,大一统的皇权终于分崩离析,遍地豪强割据,若无曹阿瞒强力扫荡,真是不知道几人称孤、几人道寡。这时候,圈子的作用就更大了。刘关张桃园结义缔造的铁三角圈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响亮的义气“品牌”,庙堂与江湖对这种价值观都推崇备至。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的圈子故事,有战场之上的战神吕、赵、关、马,有主公身边运筹帷幄的军师诸葛孔明、郭奉孝,更有逐鹿中原的袁、曹、孙、刘诸君。

顺着历史继续往下走,在本书里,继续捕捉那些历史之中隐秘的圈子发挥的作用。我们看到了两晋南北朝不一样的风景:这里依旧有侠客、有壮士,但是更为耀眼的却是聚啸竹林的名士、乌衣巷的王谢之家。他们互相帮衬,又明争暗斗,更多时候是互相对峙,维持偏安的东晋政权的运作。

“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这是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超级乱世。隋唐五代江山轮流坐,好汉年年有。如果没有圈子的力量,一个政治人物,不要说有作为,就连是否能立足都是疑问。本书之中,特地剖析了李克用势力集团的传奇“十三太保”的竞合之道,虽然悲剧色彩浓郁,但是无碍于我们千年之后抹去历史的迷雾为他们喝一声彩。

山东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天罡地煞们……越往后发展,好汉们越发拉帮结派,因地制宜或者因时制宜,组团成各种实力更强的圈子。

大宋朝,是朋党这个政治癌症毒性最烈的时代之一。新旧党之争,汇集了北宋政权最优秀的一群文官的最可悲行径。而本书别开生面,对小说《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进行外科手术式的解剖,同样对于宋朝的圈子文化有精彩解读。

孤胆英雄固然有魅力,但是理解英雄崛起的过程、发迹的秘密无疑更有乐趣。历史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样是读点历史,我们应该有更新鲜、更深刻的角度。因此,本书从历史长河中、从史书典籍中将曾经的好汉们的圈子、段子抽丝剥茧,展现历史的不确定性与环境的复杂性,将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英雄豪侠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下观察,为读者奉献一出关于古代猛人们的人生大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