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米阳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二平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书仿佛一个家,里面有男人有女人,“家”方才像个样子。如此,文字是男人,插图就是女人了。文图并茂的书才算是一个幸福家庭。

梁二平编著的《一米阳光》从生活中抽取了最普通、最感性的话题:时间、空间、生命、爱情、家庭、孩子、生活、动物、文化……而后,以灵活亲切的绘画方式勾画,配以轻松幽默的文字,从哲学理趣,文学意趣,来解构画意,建构新知。

内容推荐

《一米阳光》是作者(梁二平)关于时空、生命、婚姻、恋爱、孩子、世相、动物、文化、哲学、生活等各方面的随笔集,共103篇。《一米阳光》是以文配图的形式展现,全四色排版。

目录

第一章——时空

 找寻世界的开始/003

 天上有个太阳/005

 星星受到的诱惑/007

 给云拴上一根绳/009

 一切不能有丝毫改变/011

 妄想中的地图/013

 不敢问路在何方/015

 迷宫的法门/017

 永无准时/019

 失控/02l

第二章——生命

 基因神话/025

 直立行走以后/027

 点燃蜡烛的理由/029

 年轮与年龄/03l

 以牙换牙/033

 越来越脆弱的眼睛/035

 脖子能承受多大的头/037

 找出自身的戏剧性/039

 我们的左手和右手/041

 心乱如麻/043

 一叶知秋/045

 上帝之手/047

第三章——恋爱

 闺房/05l

 天边那扇窗/053

 另类的玫瑰/055

 给点阳光就灿烂/057

 彼此彼此/059

 装在瓶子里的可能/061

 苹果还是梨/063

 人心隔肚皮/065

 化石王老五/067

 看上了一个姑娘/069

 恋爱列车/071

第四章一瞰因

 包装上市/075

 中国式结婚/077

 拼图与拆图/079

 女人是男人的镜子/081

 指头的表达/083

 两口子的美学讨论/085

 怀念冬天/087

 等待另一半/089

 咱俩“过家家”吧/091

 回忆的滋味/093

第五章——孩子

 自然之子/097

 发呆的孩子/099

 我的信能寄给谁/101

 你少来/102

 一米阳光/105

 风里的梦/107

 纯粹的童年/109

 坐在自行车后边的你/111

 长大的孩儿又成了娃/113

第六章——生活

 全世界最幸福的胃/117

 醉落黑洞/119

 吸烟的女人/121

 数绵羊/123

 嬉戏与悠闲/125

 别说我是球迷/127

 让我懒那么一下/129

 储蓄罐/131

 无法想象的钱/133

 生活的化肥/135

 谁动了我的奶酪/137

第七章——世相

 本来/14l

 数字/l43

 落井/145

 倒霉的事/147

 防范好事/149

 中彩的偶然/151

 猜测人心/153

 门在那儿/155

 瘦回从前/157

 永不妥协/159

 不断简化的拜年/161

第八章——动物

 恐龙的迷团/l65

 东非的蚂蚁/167

 蝴蝶的美/169

 青蛙的愿望/l71

 大雁的黑匣子/173

 生肖外的猫/175

第九章——文化

 文化的恐慌/179

 文明的罪孽/181

 终将遭到报应的美/183

 无聊的“夜校”/185

 像别人那样活着/187

 画家的逻辑/189

 立体的世界/191

 云上的日子/193

 谢幕/195

第十章——哲学

 敬畏之心/199

 会饮/20l

 星愿/203

 飘飘然/205

 活在梦里/207

 自我与他者/209

 谁的天空更寂寞/21l

 悲剧的诞生/213

 形而不上学/215

 智者的牢房/217

 少与多/219

 道与器/22l

试读章节

找寻世界的开始

我们生活在一个叫做“地球”的行星上,它在太阳系中;而太阳系只是我们称之为星系一大区域里的一小部分;而我们的星系又是太空的一小部分;再向更广阔的空间探究,就要触及这样的疑问:宇宙有边吗?在那个边际处是否存在着一个开始?

《创世记》说:“太初,上帝创造天地。”

《天文学》说:“一百亿年和一万亿年之间,宇宙诞生。”

关于世界的开始,这是科学与神话少有的一次统一: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宇宙,曾经有一个开始。我们派往宇宙深处的信使,曾经到过月球,还有火星。相当于到自家后花园进行了一番探索,而更广阔的田野仅存在于理论的触摸之中。寻找“开始”的理论脚步,越过了“星前期”,走向“原初原子”,再走向“零时间”。

如果真有宇宙大爆炸的存在,那么大爆炸之前,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有是从无而来,无又是怎样诞生的呢?每一次发现都是一次迷失,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失败,因为我们总是用有限来搏击无限。

人类在进步中不断自我放大,自我膨胀。但随着对世界认识的深人,人们感到世界正离我们而去,它不断扩大,我们找到一个边,它又生出一个边。我们越来越小,小得近于无,正消失于科学与神灵的视线外。

天上有个太阳

苏格拉底被起诉的重要罪名是;不敬本邦神,并毒害青少年。控告人揭发:“苏格拉底说太阳是一块石头,月亮是一块泥。”爱同别人辩沦伦理道德,不爱研究自然的苏格拉底,其实对自然还是很有研究的。关于太阳与月亮的说法,在2400多年前,这已算得上最接近事实的认识。

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就生出了不少是非。太阳可不可以作为神,埃及为此争了很久,打了很久。尽管关于神的争论其说不一,但埃及人还是根据每年天狼星偕日同出,尼罗河开始泛滥,定出一年之始,并以此排出一年三季,一季四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早在42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测定出一年有365天。

埃及人按照太阳运行安排农作。

中国人根据日食发生,预测改朝换代。

太阳在距我们1.5亿千米那么远的地方,却日夜遥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一天看不到它,甚至一刻看不到它都会恐慌。在大地上没有新的光源之前,我们只能相信太阳,根据太阳来过日子,根据日子设置时间。

人类之所以把太阳当作时间,是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光短浅。无知给神秘留出了巨大的空间,并由此促生了空间中的时间。而实际上,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年、月、日充其量也只是在哲学上展示意义。

星星受到的诱惑

以颠覆一切为己任的尼采说:上帝已死,哲学由此走入新的时代。

我们从哪里来?世界要到哪里去?现代哲学的思考正借助物理学的目光,向着遥远的昨天求证。世界的种种假说,慢慢地变为真说。

仰望星空,总是要提到那个叫哈勃的伟人。他是银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哈勃告诉我们宇宙已按常数率膨胀了100亿~200亿年。哈勃先生比谁都看得远,人们只好以崇拜的方式,将巨大的天文望远镜,用“哈勃”这个名字命名。

哈勃是人类的眼睛。技术不高的时候,这眼睛在地上望天;技术提高后,这眼睛在天上望天。不久前,美国宇航局说,他们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了迄今可见宇宙最深处的景观照片。那些闪亮的小点点,可能是宇宙诞生后不久产生的最早的星系,距今约137亿年。好像当初有一个扫帚在宇宙的天棚上扫了一下,于是尘土飞扬,以至到今天还未尘埃落定。

我们现在追赶的是逃离了100多亿年的星系,想问问它们,你们为什么向宇宙深处跑?按天文大师的说法,它们一定是受到了诱惑,那个诱惑该是巨大质量的吸引。  在宇宙中,质量即方向。

从理论上讲,一切物质的都是运动的,似乎没有不受外力影响的东西。人也是一样,也是受外力影响的。食与色,官与禄……我们的定力,只是相对于引力而存在的。

给云拴上一根绳

现在,我想说出风的存在。

气的流动为风,没有空气就无所谓风,但又不能说空气就是风。我们总是承认看得见的,而空气看不见,它大象无形。风依形而生,没有形就无所谓风。

说风——这时的大地上,树就显得很重要,水就显得很重要;这时的天空上,云就显得很重要,雨就显得很重要。

我们在地上看云,云是游走在天上的神仙。云在天上赶路,有时也会俯瞰我们,它一定以为我们是草,或草丛中的蚂蚁,或蚂蚁的粪便。总之与神无关。

风是不可测的,所以有了一个测风的职业,每曰通过电视向世界报告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就像一个地球上的扫帚,百疏一密,百密一疏,忽而扫向加勒比海,忽而扫向贝加尔湖。云是风的打手、风的帮凶。云像女人一样喜怒无常,云像政治一样飘游不定,云像战争一样残酷无情。云动风起,令人心惊:有时,很开心;有时,很郁闷。于是,云被弄成一门显学。

云是吊在天上的梦,既美丽动人,又惶惶不安。它可以预支一切,五谷丰登;也可能摧毁所有,家破人亡。人们在无奈中,慢慢相信了祈祷。天呀,给我一朵云吧,彩云、白云、乌云……是云就行,我要给它拴上一根绳子,像拥有一只可以操控的风筝。

本来是想说风的存在,说着说着,就成了气象预测,说到最后,又好像在论人间厚黑世事无常了。

转眼,一片云从头上掠过。P3-9

序言

一本书仿佛一个家,里面有男人有女人.“家”方才像个样子。如此,文字是男人,插图就是女人了。文图并茂的书才算是一个幸福家庭。

一本书仿佛一个家,幸福的标准常被说成是郎才女貌。也就是说这样的书,文字与插图要相呼应或优势互补。这日子才能红火。

为了组成这样一个家庭,本书的文图作者,历经两年的努力,才构成这百题百图的《一米阳光》。我抖点机灵,她玩点智“绘”。

我们最初的定位很简单,就是她以图举例,我做文说明。这一百多个题目往大了说.都是哲学,往小了说即是生活。这本小书从生活中抽取了最普通、最感性的话题:时间、空间、生命、爱情、家庭、孩子、生活、动物、文化……而后,以灵活亲切的绘画方式勾画,配以轻松幽默的文字,从哲学理趣,文学意趣,来解构画意,建构新知。

顺便说一句,我与周嘉莹小姐,直至写这个序言的时候,还没见过面。我只是在她的网站上看她的画,而后,通过电子邮件向他汇报我的文字想法。她的画充满灵气,长于具体中把玩抽象,在抽象中挥洒趣味。她的画是酿酒的曲,我的文是酒中的水。好在我们相互认可,能送给读者一份默契。

一张小画,让人眼前一亮,怦然心跳。

一段小文,让人哑然失笑,似有感悟。

所求的是,画里有潜台词,文里有弦外音。是为举例,亦为说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