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因学乃大
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经说过,诗有境界就是好诗。人的精神也需要不断提升境界,境界高了,才是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才是人格高尚的人,才是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境界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唯有通过学习。
学习首先需要立定志向,志向不定,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失去了方向,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一个人知道了应当到达的目标和境界,然后决心意志才能坚定;有了定力,心里才能安静下来;心中安静,才能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才能够思虑精当周详。常人缺乏追求较高目标的明确认识,往往见异思迁,心思混乱无主。今日见人富贵,即羡慕不已,寻思如何发财;明日见人出名,又想自己怎么才能成名。这样的人烦恼丛生,定力自然薄弱。没有定力的人,心思受外界影响巨大,像墙头的草,不可能真正安静下来,又怎能专心考虑问题,做出恰当的决断呢。
战国时期有位战略家、外交家叫苏秦,他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南北纵向联合赵国、燕国、楚国、齐国、韩国、魏国,共同对付当时强大的秦国,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向东侵犯六国。这种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才能,不是苏秦生来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苏秦少年时就有志气,希望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他追随隐居在深山中的鬼谷子学习谋略,因为年少心急,还没有学成就急于出山建功立业。他去求见日薄西山的东周天子,但是找不到推荐的人,徘徊数月,进不了门,一怒之下便周游列国。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带的钱花光了,身无分文,衣服破烂,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了家里。家里人看到他衣衫破烂,面容憔悴,一副倒霉的样子,都不理他。他肚子饿得咕咕叫,父母也不给他做饭;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继续忙活,就好像没有看见他一样;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大受刺激,心想一定要争口气。他认为之所以自己如此落魄,是因为书没有读好,于是把以前读过的书重新翻出来。他夜以继日地读书、思考,细心钻研,有时候半夜里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血流满地,疼痛钻心,瞌睡全跑了,他就接着读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有一天他觉得豁然开朗,所有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大不相同了,观天下形势仿佛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他认为这次自己真的有把握了,就再次离家游说诸侯。苏秦凭着自己对形势的准确把握,来到了赵国,一番游说,让赵王对他刮目相看,立马封他为丞相。苏秦带着赵国的相印,北上燕国,南下楚国、魏国、韩国,东向齐国,经过一年的奔波,根据各国形势,分析合纵的好处,大受赏识,分别获封其他五国的丞相。至此,他获得了秦国之外的六个国家的支持,身披六国的相印,被推为“纵约长”——相当于六国联合机构的秘书长,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了和平,减少了战乱,算得上是一代豪杰。他前期读书,学而不思,照搬书本,所以没人用他;后来他既学又思,境界得到升华,终于悟到了真本领。
苏秦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反过来,如果空有天资而不努力学习的话,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宋朝就有这样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神童方仲永。他家世代都是农民,仲永出生后,因为家贫,父母又是文盲,他没有上学识字。可是五岁时的一天,他突然哭着要纸笔,父亲感到奇怪,就到村里秀才家借来纸笔。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父亲惊讶万分,也不知写的什么,但是看起来像是诗的模样,以为家里有文曲星下凡了,急忙把诗拿给乡里的秀才去看,大家都很惊异诗写得好。仲永一夜成名。从此,好奇的人很多,不断有人给他出题目,请他写诗;无论给他定什么题目,仲永提笔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来。这事越传越神,全县方圆数十里的人都想一睹仲永的风采,有钱人家纷纷请他父子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在扇子上题诗。他的父亲从未受人如此礼遇,陶醉之余,认为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仲永四处赚钱,没有想到让他进学堂去学习。
P15-17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时代赋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摆在首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青少年德育提出明确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培养“四有”新人,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突出了德育这一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要求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是对全党全社会承担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持之以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娃娃开始全面提高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筑牢思想道德根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和谐幸福,关系到民族复兴火炬代代相传。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有关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肯定党成立九十年来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同时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反映到青少年头脑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干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增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校内外教育衔接等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
韩震同志主编并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德照亮人生》丛书(8本),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的实际,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力求实现对青少年读者的美德激励、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希望这套道德教育读本能够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有所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美德照亮人生”丛书(共八卷)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从爱国、诚信、好学、自强、善行、孝悌、勤俭、宽容等方面讲述了古今中外优美的蕴涵教育意义的美德故事,使青少年读者分享美德实践的光辉,激发自己的崇高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美德照亮人生(好学卷)》为丛书之一,该书以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形式出现,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美德价值的实践性。在每篇故事之中,编者穿插了一些栏目,目的是帮助读者认识问题的要义,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自己分析和判断,让每个读者创造性地塑造自己的美德生活。
《美德照亮人生(好学卷)》由韩震主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韩震主编的《美德照亮人生(好学卷)》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的实际,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力求实现对青少年读者的美德激励、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希望这本道德教育读本能够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