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原主席、县徐福研究会顾问王庆祥先生专著《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一书,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徐福会副会长张良群先生为此书作序,称此书的出版“应是象山唐蓬莱观碑研究的一大突破,亦是东亚徐福研究界的一大喜事”。
同时,《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对考定后的碑文分层次作了通俗易懂的今释,对碑文的史学价值、道学价值和书学价值分别作了探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王庆祥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县政协原主席、县徐福研究会顾问王庆祥先生专著《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一书,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徐福会副会长张良群先生为此书作序,称此书的出版“应是象山唐蓬莱观碑研究的一大突破,亦是东亚徐福研究界的一大喜事”。 同时,《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对考定后的碑文分层次作了通俗易懂的今释,对碑文的史学价值、道学价值和书学价值分别作了探讨。 内容推荐 唐蓬莱观碑建于唐大中二年六月九日(公元848年7月13日),以其记述了象山立县初期史实和道教文化渊源,历来被视为“象山名迹”、“邑之宝贝”。 据专家考证,此碑是中国已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惟一碑刻,也是东亚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最早碑刻,其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无可估量。但由于年代久远,距今已1146年,碑石漫漶,碑文残缺,全文838字,传世文本缺字较多,不少文句难以卒读。如何考补乃是文史界的一大难题。 《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历时经年,数易其稿,终于成篇,行将付梓。循诸常例,应有后记。作者初读民国《象山县志》,发现其中《唐蓬莱观碑》开了许多“天窗”(指阙字代号口),感觉稀奇——那是古代碑文的常见现象,年深日久,风化剥蚀,以致残缺。作者后来读了两年师范,保送师院中文科,与一位象山籍历史老师说起民国县志,作者提起蓬莱观唐碑开的那些“天窗”是否可以考补,那位老师认为蓬莱观唐碑是象山的“宝贝”,可惜阙字太多,很多章句难以读通。几经周折,作者最终写成《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传世文本之稽考与比较 (一)傅世文本之稽考 (二)七种文本之比较 附录一: 清乾隆晚期倪象占《蓬山清话,蓬莱观碑》抄本 清嘉庆《钦定全唐文·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铬并序(序)》銶本 清嘉道间阮元《两浙金石志·唐蓬莱观碑》录本 清道光《象山县志·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录本 清光绪象山倬云子(陈汉章)《(蓬山清话)校勘记·蓬莱观碑》抄本 清同治《象山县志稿·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抄本 民网《象山县志·唐蓬莱观碑》銶本 第二章 原碑拓片之发现与识读 (一)原碑拓片之发现 (二)三种拓片之识读 附录二: 浙江省图书馆馆藏《蓬莱观碑》原碑残迹拓片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蓬莱观碑》残迹拓片 经清理兴修补之北大图书馆馆藏《蓬莱观碑》原碑残迹拓片 (附:碑文局部放大四幅)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馆藏《蓬莱观碑》残迹拓片 第三章 碑文全文之考释与今译 (一)碑文全文之考释 (二)叙文碑铬之今译 附录三: 经考释后的『北大拓片』厘定件 经考正后的『金石志本』厘定件 第四章 碑文价值之初探与简析 (一)史学价值 (二)道学价值 (三)书学价值 第五章 碑侧与碑阴等三题附考 (一)碑两侧宋人题名考 (二)碑阴《宋陶真人灵验记》考 (三)碑身原石尺寸考 附录四: 民网《象山县志·碑目考·宋陶真人灵验记》 民网《象山县志·文徵外编卜·陶真人灵验记》录本 阮元《两浙金石志·宋蓬莱观陶真人碑》录本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