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的青岛女孩张安琪从复旦荣誉毕业,这个已获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即将赴美攻读博士的漂亮女孩也完成了大学期间最后一件大事——在母校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一书,和母亲王飞共同书写她的家庭教育经历。
透过安琪和母亲的书写,本书还原出一段真实的亲子互动成长历程,值得新手父母学习借鉴,同时也是父母为子女树立榜样、进行良性家庭教育的好“武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复旦家长课堂 |
分类 | |
作者 | 王飞//张安琪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被称作“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的青岛女孩张安琪从复旦荣誉毕业,这个已获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即将赴美攻读博士的漂亮女孩也完成了大学期间最后一件大事——在母校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一书,和母亲王飞共同书写她的家庭教育经历。 透过安琪和母亲的书写,本书还原出一段真实的亲子互动成长历程,值得新手父母学习借鉴,同时也是父母为子女树立榜样、进行良性家庭教育的好“武器”。 内容推荐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但最终。安琪总能笑对人生。坚持“既然决定要走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人生信条:坚信“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有到结局”。 安琪说,是妈妈造就了一个快乐、自信的她。 妈妈王飞是“有心无痕”教育理念的坚决拥护者和实践者,不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强求分数,身体力行“慢教育”,耐心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主见。最终安琪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从早期的“引导者”,到后来的“心理咨询师”,妈妈带领安琪探寻世界,陪伴安琪走过挫折,如今,放手安琪长出自己的翅膀。 王飞说,这是每一个母亲都可以做到的,无论学历高低,能力大小。 所以,她和女儿共同书写她的家庭教育经历:《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还原出一段真实的亲子互动成长历程,值得新手父母学习借鉴。 目录 我是安琪(代序) 上篇 妈妈的培育 第1章 生育一个高智商宝宝 1.“人体生物钟节律”与优生 2.“人体生物钟节律”是否科学? 第2章 早期教育开始啦! 1.“先培训,后上岗” 2.全方位接触世界 第3章 寓教于乐的早教活动 1.生活是课堂,处处皆教育 2.家庭是早教的主战场 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4.拥抱大自然 5.早期教育的时机把握 6.快乐是早期教育的主旋律 第4章 爱上读书 受益无穷 1.为什么要早识字、早阅读? 2.一岁宝宝会识字 3.五岁幼儿能阅读 4.爱上读书,受益多多 第5章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1.好习惯,好人生 2.塑造好习惯,从睡觉开始 3.饮食有道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参与家务 心灵手巧 第6章 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 1.预习—赢在起跑线上 2.上学是自己的事 3.淡化分数和名次 4.专注是学习效率的保障 5.会自学的孩子潜力大 第7章 志当存高远 1.理想与人生 2.哈佛梦的开始 3.屡仆屡起 愈挫愈坚 第8章 独立的孩子有出息 1.不做“直升机父母” 2.如何培养独立的孩子 第9章 求学路上 家长护航 1.不背压力 轻装上阵 2.老师是良师益友 3.父母是心理咨询师 第10章 不做物质小孩 1.简单生活 2.控制物欲 3.淡泊名利 第11章 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1.一俊不能遮百丑 2.做“贪婪的家长” 第12章 怎样做父母 1.养育子女 责无旁贷 2.为孩子的心灵护航 3.父母是示范者 4.父母是引领者 下篇 安琪的成长 第13章 “风一样的女子” 1.快乐的童年 2.从小要独立 3.要做“女汉子” 4.正视短板 第14章 从复旦到哈佛 1.高考冲刺 2.随心所欲学英语 3.科研经历 4.加入门萨 5.加盟新东方 6.提高效率 7.一夜成名 8.圆梦哈佛 后记: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试读章节 按照冯先生的理论,婴幼儿除了物质营养,还需精神营养——早期教育。精神营养促其动脑、思维、想象,产生感情。两种营养要同时输入,而非先养后教。 笔者之所以让“早期教育开始啦!”这一章紧随“生育一个高智商宝宝”之后,是让读者明确,早期教育是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就开始的。正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孩子从生下来第三天起教育,已经晚了两天。” 谁来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不会教育?“先培训,后上岗。” 我时常感叹,世界上几乎所有带点技术含量的工种都要求员工“先培训,后上岗”,以保障工作质量。唯独“家长”这一工种,尽管承担着教育子女这一高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关乎民族未来,却没有任何政府、单位、个人对“家长”这一群体进行培训。我们教师都必须持“教师资格证”才被允许走上讲台,承担教书育人职责。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却是自然晋升的。会生就会教吗?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教育好孩子,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可见,不懂家庭教育知识,稀里糊涂仓促上岗的父母,有可能贻误孩子。 90年代初,晋升为准妈妈的我,开始留意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文章。我的原则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打算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要对他的发展负责。负责,就意味着父母先掌握教育知识和方法,不把孩子贻误在自己手里。但苦于当时的资源匮乏,收获甚少。(看如今,早教书刊、音像资料如汗牛充栋,真真羡慕现在的家长啊。) 终于有一天,在浏览《光明日报》时,我发现了一则广告,介绍冯德全先生的《0岁方案》,讲怎样教育0—6岁的幼儿。我如获至宝,立即奔向邮局,汇款。 几天后,收到了全套的《0岁方案》。细细研读,如醍醐灌顶。冯先生认为,0-6岁的婴幼儿,尤其在0-3岁,个个“蕴藏”着巨大潜能,有强大的接受能力,处在“最佳教育期”。正如蒙台梭利所言,“人生头三年的发展胜过三岁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此时,对婴幼儿进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早期教育,开发智力,促其发展,必能事半功倍。如果听任这“以一当十”的0—3岁的时间白白流失,荒废孩子的黄金时间,十分可惜! 按照冯先生的理论,婴幼儿除了物质营养,还需精神营养一早期教育。后者促其动脑、思维、想象,产生感情。两种营养要同时输入,而非先养后教。 早期教育,不是小学课程的下放。不是上课、写作业,更与考试、分数无关。 早期教育是“根系教育”,是开发0—6岁幼儿大脑功能的教育:给孩子丰富的信息、有趣的生活、良好的亲情、恰当的锻炼。培养好习惯、好性格。生活中教,游戏中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以布下孩子成长发达的“根系”。让孩子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关爱,快乐成才。这是早期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根系”发达了,必为日后提供强大的自我生长力。 对0-6岁孩子的教育,应“寓教于乐”,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快乐成长。 本方案最吸引我的当属“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试想,如果让幼小的孩子用痛苦换来所谓的成功,我是坚决反对的。我见过太多厌学的学生在学校里苦熬,度日如年,那就是痛苦中学习的活生生的例子。冯先生让孩子既得进步,又得快乐,这种“双赢”的好事哪儿去找?“事半功倍”一词也深深吸引着我,试想,在0__6岁进行教育的效果是7—9岁再进行教育效果的数倍。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看到这里,你会选择在哪个年龄段进行教育呢?没人喜欢“事倍功半”吧。另外,很多人怀疑对懵懂无知的婴儿进行教育,他是否能接受。请听一下格伦·多曼所说的吧,“在生命的最初六年里,幼儿以惊人的速度接收信息,并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宝贝,妈妈已经用早期教育的知识武装了大脑,正在信心十足,踌躇满志地迎接你的到来。P10-12 序言 我是安琪(代序)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孩子,能够在幼年时期接受父母良好的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大学之后,我常常十分自豪地对同学、老师“卖弄”妈妈的教育理念,而妈妈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屡次撺掇她写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与更多人分享我的培养历程。 为了让付出更有价值,在我拿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博士生录取通知后,妈妈才下定决心动笔。我们全家人性格都很低调,唯一一次高调就是这次出书了。从小妈妈一直给我灌输“人人平等”的思想,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某个人应该凌驾于他人之上,所以也没有什么优越感可言。我很少向人提起我在科研、新东方、门萨等方面的经历,只有几个至交好友知道我全部的成绩。直到被媒体大范围曝光后,才被身边人知晓。最初成名的那几天,我每天都会接到几十家媒体的电话,微博人人等平台的私信更是数不胜数,邀请我接受采访、录节目、讲座、代言、实习、做项目等等。虽然我从小就不习惯拒绝别人的请求,但还是狠下心来婉拒了绝大多数邀约,只是接受了上海和青岛几家媒体的电话采访。我对自己有一种期许,便是在盛名之下,做到宠辱不惊、淡然处之。当然,本书出版之后,不知道会不会再起波澜。但是为了传扬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家庭教育体会,我的爸爸妈妈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高调一次,我亦全力支持。 虽然曾接到许多出版社的邀请,我最终还是决定选择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作为四年大学生涯的回馈。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对我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人——我的大学导师陈萌、郑耿锋,复旦教务处老师云永旺、徐红等,大学辅导员杨超,高中老师邹欣、邹明、董玉闪等,初中老师黄鑫、梁素香等,新东方主管邱政政,我的至交好友戚佩佩、胡洋、吴智伟、杨媛媛、胥博瑞、刘高翔等以及关心我的其他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们,谢谢你们给我奋斗的动力。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给我宝贵的生命、良好的教育;感谢他们用父母之爱和教育理念,给了我一个无忧无虑、丰富充实的童年;感谢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自由地追逐梦想。在今后的路上,无论飞得多高多远,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女儿永生不忘! 张安琪 2014年4月26日 后记 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从未想到过著书立说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二十余年来,因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学习、思考、实践,小女安琪在成长各阶段都表现突出。常有年轻的家长与我交流养育子女的心得,自己也常以“过来人”的身份讲点零散的体会。2010年,安琪考入复旦大学,有热心的朋友提议我应该写本教子书云云。 安琪就读复旦期间,表现日渐臻善。人问诀窍,她总自豪地提到家里有个会教育孩子的妈妈,还到处“推销”我的几条教育理念。结果,用她的话说,“你在复旦很有名了,了解我的人都很佩服你。”(我听后立即汗如雨下,我一区区中学老师,怎敢和大学老师比肩。)2013年,孩子对我由衷地说,“妈妈,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我发现好些同学的妈妈在家庭家育方面都有欠缺,你写本书吧。”又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来了。按照惯例,我不会放过它。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孩子,中国的家长大都有名校情结,只有你上了老百姓公认的世界名校,大家才会认同妈妈的理念与方法。”“要是我上了哈佛行不行?”“当然行了。”“说好了,等我上了哈佛,你就写书。”“一言为定。” 看,“处处皆教育”,这是我的教育理念之一。先利用这个机会,激励一下孩子的斗志。至于写书,她要真上了哈佛,也不是不可以做。没想到2013年12月23日的复旦大学奖学金颁奖典礼,让安琪“一夜成名”,各大网站铺天盖地地宣传“门萨女神”、“复旦学霸”,令人始料不及。《青岛早报》和《青岛晚报》均用整版报道安琪的事迹。一时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竟然出了个名人。我也“母凭女贵”,饱受亲朋、同事赞扬羡慕。听到频率最高的问题是“你是怎么教育的?”其实,教育孩子是个综合工程、系统工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即便解答了一两个具体问题,那也是整个教育工程中的“一鳞半爪”。虽然此时,安琪还未收到任何所谓常青藤名校的offer,但面对亲朋好友的呼声,“写本书吧,让我们也培养出安琪这样的孩子”,一种社会责任感竟油然而生。多少家长在不具备做家长条件时,就荣升了家长;多少父母对子女教育一无所知,就为人父母。身为教师,见过了多少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长。如果我的系统做法能与人分享,给更多家长以启迪,那将是一件多么有功德的事啊!应该写! 困难有没有呢?有。 一、时间问题。高中老师工作忙,压力大。 二、写作水平。身为英语老师,欠缺中文写作功底。 三、素材问题。要写的虽然都是发生在自己及家人身上的事,但孩子已21岁,回忆她幼年时候的事情,记忆难免有偏差。 四、顾虑。写了书,难免把自己及家人曝光,还可能有人说“消费自己孩子”,这对素来低调的一家人是一巨大考验。 怎么办?安琪的一句话激励着我,“既然决定要走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以上四条虽然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雷锋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 二、自己喜欢读书。“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三、借助亲朋帮助及早年照片、安琪日记等唤醒回忆。 四、豁出去了,低调了四十来年了,就高调一回,体验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正所谓,“写自己的书,让别人说去吧。” 主意已定。多年的基本教育理念、教育原则,争相涌上心头…… “家庭是永不停课的学校”。我是个“贪婪”的教育者,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我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快乐感性、懂事明理、善于学习、成绩优异、自强自立、独立思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善待他人、相处融洽、责任心强、敢于担当、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心怀梦想、宠辱不惊、适应社会、不惧竞争…… 我秉承“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给父母之爱加上理性和智慧的双翼;注重早期教育,崇尚快乐教育;相信“生活是课堂,处处皆教育”;提供精神食粮、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心无痕、灵活多变,“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但需要说明的是,本人资质平平,只是喜好读书、勤于思考,十几年来逐步形成了教子的理念并进行了实践。本书只是如实记录培养安琪的过程,如能予人启迪,荣幸之至。但本人无意以教育专家自居,更无意让大家复制我的做法。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只是个案,教育本身也无“标准答案”。不希望自己善意的分享被误以为自命不凡,自以为是。更不希望单纯、平静的生活被曝光、被打扰。 恳请雅正,欢迎切磋。 王飞 2014年2月11日 又及:本书成书期间,安琪先后收到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博士的offer,而且均给予全额奖学金。安琪选择了哈佛大学,这对我写书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书评(媒体评论) 张安琪是一个非典型学霸。——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 张安琪是个心里特别有数的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肯踏实去做。所以,她想要的都得到了。——安琪的同学 张安琪,一个把大学上到极致的人!——网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