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盛唐名将郭子仪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永斌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永斌所著的《盛唐名将郭子仪》流传千百年的传奇故事,还原兴唐时期近百年的历史真相;征战沙场、笑傲官庭的一代传奇人物,重现唐王朝由兴转衰的真实历程。一部融合宫廷争斗,权臣之道,驰骋沙场立战功,奠定大唐百年基业的历史巨著,堪称经典、百读不厌之作 !

内容推荐

李永斌所著的《盛唐名将郭子仪》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盛唐英雄人物,在朝为官造福军民,征战沙场英勇盖世,终其一生都在明刀暗箭中度过,创造无数旁人难以企及的功绩传说。权倾天下朝权忌,功高一代主更疑。只因行事处处谨慎,擅长中庸之道,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潜规则,心态宽容大度之极,且一生处事问心无愧,终得善终。唐朝名将郭子仪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为人臣的奇迹,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活了85岁,连帝王也为之忌惮。《盛唐名将郭子仪》以历史学者的角度叙述了郭子仪从军从政之经历,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一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名人——郭子仪的戎马一生。

目录

盛唐名将之郭子仪

第一章 名将临世异象生

第二章 虎口逃生

第三章 名师授艺

第四章 锋芒初露

第五章 必杀令

第六章 擒贼

第七章 李虎山盗物潜相府

第八章 禁书

第九章 闯荡渭州

第十章 方天画戟

第十一章 为夺魁校场显神威

第十二章 武场勇得魁

第十三章 林亭藏娇

第十四章 赐婚

第十五章 抱得美人归

第十六章 训斥武妃

第十七章 武惠妃图谋王皇后

第十八章 玄宗杀子

第十九章 皇宫争宠险象生

第二十章 范阳节度起兵反唐

第二十一章 潼关失守

第二十二章 荣宠至

第二十三章 以夷制夷

第二十四章 失之东隅

第二十五章 收之桑榆

第二十六章 遭陷害三度得兵权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第二十八章 怒打金枝

第二十九章 忠君爱国,至死不悔

书评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名将临世异象生

公元六九○年,大唐天后武则天借佛僧法明之口,在民间广造舆论,说武后为弥勒佛转世,当代唐为天子。接着一出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之大戏登殿,民奏请武后更改国号。至此,六十七岁的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夙愿。

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在称帝前的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

政治谋略和手段,在称帝后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武帝特别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因此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一格,一律量才使用。为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更重要的一点,她还首创了史上未有的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朝廷选拔和储备更多的军事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之才孕育而生。

北朝以来民风尚武,中土风行骑射、角抵(徒手搏斗)。武则天开设武举后,推波助澜,民间习武蔚然成风,甚至连文人学子亦击剑骑射,好尚武艺。

传说,经纶满腹的文人之秀是上天文曲星下凡,那武艺精干的豪杰之士也应是武曲星下凡了。如若真有上仙下凡,那么这武曲星会降谁家?

公元六九七年,武则天神功元年十二月十二日。

祥云锁住了关中之地少华山。此山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名山,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据神话传说,少华山与太华山(即华山)是天宫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对使女华蓉仙子和华芙仙子下凡显形而成,因华山高五千仞被玉帝封为太华之主,盟冠五岳;少华山高四千仞,被封为太华之辅,赐号少华。绚丽多姿的少华山山水林石交相辉映,景象万千,美妙绝伦。山下的小夫峪,更是以峪宽、水长、石奇、林茂、景多而见长。小夫峪峪道宽阔,地势平缓,环境清雅,气候宜人;七十二岔,岔岔清溪长流,曲溪绕石,飞瀑高挂,池潭如镜;峪内峰回路转,奇石林立,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峪道内植物种类繁多,数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中部的石门,宛若斧开,雄踞峪道之中。燕子碥,一条悬空小路,上靠悬崖,下临深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诗云:踏遍盘螺径,峰登少华巅。山根通百二,世界俯三千。石井穿层障,松涛卷暮烟。珷玞何处觅,搔首问青天。

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逃进少华山中,此时忽然峪中大雾漫起,王莽难辨方向,只好鸣金收兵。刘秀避难幸存,其子刘庄(汉明帝)为报答此地藏先父之恩,令宰相王梁在山上修建一座寺院,名曰:潜龙寺。  潜龙寺自建成之日起就香火旺盛。回到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西马村省亲的绥州刺史郭敬之,刚从苍松翠柏环绕的寺院拜佛走出,天空便开始飘落起了细雨。真乃久旱逢雨露,郭敬之的心情又多了一份愉悦。雨水细细地滋润着大地,久旱的泥土吮吸着雨水,不间断地冒出气泡,雨雾一阵又一阵地漫过大山,昏暗的天色更加迷蒙了。

黄昏悄悄地来临了,山脚下村民的屋子里渐渐亮起了油灯。

夜已深沉,郭敬之刚刚躺下,蒙眬中忽做一梦,梦中狂风骤起,一条巨蟒从天而降,盘于家中梁上。须臾,惊雷鸣,大蛇不见。惊愕时,他被妻子一阵痛苦的呻吟惊醒。

“夫君,快、快,我要生了!”听着夫人痛苦之声,郭敬之急忙翻身起来,快步走出卧室喊:“静儿,静儿!”

这一夜,丫头静儿早已将接生婆请到家中。见主人慌慌张张走出,她应声后急忙对接生婆道:“婆婆,快!夫人要生了!”接生婆听后快步走了进去,静儿把温在炉子上的热水倒在了盆子里,用手试了试水温后也匆匆走进了卧室。

半个时辰过去了,卧室里只传出妻子的呻吟,却不闻婴儿的哭声,郭敬之显得有点儿焦急不安。老大出生顺利,怎么这老二这样不听话呢?郭敬之在地上来回踱步,焦急地自言自语道。

这时,静儿走了出来,郭敬之一把拉住静儿的胳膊道:“怎么样?”静儿道:“可能是难产。”郭敬之心急如焚地问:“那可怎么办?”静儿安慰道:“您就歇着吧,这着急也帮不了什么忙的,老爷放心好了,夫人和孩子会平安的。”

静儿又忙着端水走进了卧室,郭敬之却坐立不安,他走到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前真诚地祷告了起来。

半个时辰又过去了,伴着一声洪亮的啼哭声,一个胖乎乎的婴儿降临人间。

静儿笑嘻嘻地从卧室走了出来,对刚刚在佛像前祷告完毕的郭敬之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公子!”郭敬之急促地问:“夫人她怎么样?”静儿满脸喜悦地道:“老爷放心,夫人和公子都好着呢!”郭敬之听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听着儿子洪亮的哭喊声,郭敬之笑道:“呵呵,这小子,哭声挺大的嘛!”

郭敬之走进卧室,夫人向若兰对郭敬之道:“夫君,给儿子起个名吧。”郭敬之看了看夫人身旁的儿子,但见他:圆圆的头清秀宽广,机灵的大眼目光射人。他双眼紧盯着郭敬之,双手缓慢地挥舞着,嘴里还哦哦地叫喊着,这声音虽然出自一个婴儿口中,却显得洪亮高远。接生婆道:“老爷,看孩子多像您啊,仪表堂堂,一副富贵相!”郭敬之笑嘻嘻地说:“好一个仪表堂堂!又是儿子,那就叫子仪吧!”躺在床上的向若兰也微笑着道:

“子仪,子仪,郭家有子为仪,好名字!夫君,希望孩子将来也像祖先一样出息!”

郭子仪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开始就哭闹个不停,这可把郭敬之夫妇急坏了。

怎么办呢?着急也没有用,郭敬之夫妇商量:还是请郎中吧。可他们把附近有名的郎中几乎都请遍了,也没能止住儿子的哭声。这一哭,多日间或不断,用郭敬之的话来说,烦哪!

烦归烦,这问题还得解决。管家张信对郭敬之建议道:“郎中看不好,要不咱请高人看一看?”郭敬之道:“有什么高人你就请,只要能把孩子的哭医好就行。你说的高人是?”张信道:“我想,既然郎中也把不出脉,依我看,道观或者寺院里也许有高人,要不我去问一问?”郭敬之道:“也罢,也罢。”

说办就办,孩子的事情是大事情。张信先到了华山,请来了华山有名的玄机道姑,玄机看过郭子仪后却对郭敬之夫妇道:“善哉善哉,你子大哭不止,施主不要见怪,贫道以为他非正常投胎之人。”P3-6

序言

李永斌先生潜心研究汾阳王郭子仪一生的英雄事迹,早在数年之前多次就和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接触了解并共同钻研,时隔三年,他终于尽付心血将《盛唐名将郭子仪》历史长篇小说完稿,发来电子样书,盛情邀我作序。抱着忐忑之情,通读样书,被其动人的描写及稳练的文字所吸引。本书内容大气磅礴,文字朴实无华,情节起伏跌宕,令人心血澎湃,身为读者,亦深陷其情,无法自拔,与书中人物感同身受,让人感动!

提起汾阳王郭子仪,无人不肃然起敬,其完美一生令人可敬可羡,终其一生为国忧民,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做臣子,他忠贯日月,此心无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做统帅,他恩威并施,将士爱戴,他一身虎胆,不战而屈人之兵,藩镇悍将也对他鞠躬如仪;做同僚,他洞悉世情,知人善用,汾阳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敛谏忠言;做军人,他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做父亲,他和夫人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世人无不称颂!他为人处事,都几近完美,史称“一代纯臣,千古完人”,今人称之为——

“和谐之圣”。

汾阳王能够一生克敌制胜,富贵寿考,成为“千古完人”,是由于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超群的智慧胆略,非凡的大忠大义。之所以说汾阳王大忠大义,是因为他超脱了为忠而忠、为义而义的封建愚昧思想束缚, 汾阳王的忠义,是建立在国家与人民基础之上的,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岀发的,而不单单是忠于朝廷,义于兄弟。他的思想、行为,都跳脱出当时风气、权势影响,胆识、谋略、作为皆处人上。

正源于此,汾阳王事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居功不傲,封偿不争; 凡事自责,不怨他人;家事透明,不藏私情。他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和人格魅力,安家定国平天下,用自身为国家为民族的大忠大义来感化朝廷,感化同僚,感化奸佞,感化敌人,感化部下,感化人民,感化外族,感化邦邻。他化险为夷,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化争斗为和谐。他用感化,保住了唐室江山,使国家减少战乱;他用感化,保住了自身富贵寿考,官越做越大;他用感化,保全了儿孙满堂,兴旺发达,自己成为盛唐第一名将, 自此千古名扬!

那么,感化是什么?

感化就是构建和谐。

因此说,子仪公是构建和谐的楷模,是和谐师尊。

李永斌先生这部经典历史巨作《盛唐名将郭子仪》所展现的,正是郭子仪一生在官场、战场、国事、家事的感化演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一种视觉,一个人一种感悟,至于书中传达的思想,还是让我们亲自到书中去感受吧!进入一个盛世王朝,领悟一代名将汾阳王修身、齐家、统军、治国的政治智慧吧!

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郭世科

书评(媒体评论)

知道戏曲《打金枝》的人不少,但是了解郭子仪一生的人不多。一个几失兵权的人为什么能几度出山?将士爱戴,敌人为什么也对他鞠躬如仪?诸多功臣因宦官当权嫉妒而被陷害,他为什么能保全自己?他为什么能屹立于几朝而最终不败,甚至到了几百年后的宋朝,皇帝还要寻找他的后人予以封官,千年后的清代乾隆皇帝还为他的后人改名? 本书将会一一告诉你答案。

——江西华闻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春明

历史英雄人物传记浩如烟海,但是有关郭子仪的小说却并不多见。在《盛唐名将郭子仪》中,重要人物都确有其人,郭子仪的人生经历都有历史记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都有依据。作者本着尊重史实,不戏说的原则对郭子仪一生的经历进行艺术创作,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山西省昔阳县工商联党组书记 刘立斌

兵谋博弈的战争场景,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搏弈,都在《盛唐名将郭子仪》一书中得到了很精彩的描写。阅读此书不仅可以感受到一千多年前古代战争场面的波澜壮阔,还可以学习到郭子仪修身、齐家、统军、治国的经验,同时还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政治智慧。这种多重收获不是阅读一般书籍可以得到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硕士 田静

当我读了《盛唐名将郭子仪》一书的手稿时,深切感受到这本书的厚重,因为此书凝聚着作者十年的心血和生命时光!可以说,这是一部至今难得的、依史据实、公正客观、以历史小说体裁颂扬郭子仪的具有史传、史评性质的传世文学作品。

——山西松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万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