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屯垦研究》由赵予征著,本书研究的主要是绿洲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缫丝、织绸。到了汉代,制造丝绸的技术有了新的提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织造的丝绸运到中亚波斯(今伊朗)、地中海沿岸及罗马等地,引起西方人的惊奇和喜爱。人们便把我国称为“丝国”,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汉武帝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于公元前101年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数百人,在轮台、渠犁一带进行屯田,以供给和保护来往使者和商贾。据《汉书·张骞传》载:西汉“张骞凿空”后,“使者相望于道,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一岁中使者多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惜“丝绸之路”并非通达无阻,由于历史诸多原因,而是时通时绝。由此,“丝绸之路”便和西域屯田结下了兴衰与共的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