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第一章 清代之前的科举冒籍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科举冒籍
第二节 明代的科举目籍
第二章 清代科举制的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
第一节 分区定额原则
第二节 原籍应试原则
第三节 寄籍应试之法
第三章 清代科举冒籍的一般类别
第一节 顺天地区的冒占民籍
第二节 “科举大省”的冒占民籍
第三节 “科举中省”的冒占民籍
第四节 “科举小省”的冒占民籍
第四章 清代科举冒籍的特殊类别
第一节 冒占商籍
第二节 冒占卫籍与旗籍
第三节 贱籍冒充良籍
第五章 清代科举冒籍的缘由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科举竞争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人口流动与科举冒籍
第三节 科举场域的利益驱诱
第四节 科举冒籍与土客冲突
第六章 清代科举冒籍的治理剖析
第一节 科举考试中的户籍凭证
第二节 冒籍治理的担保机制
第三节 审音机制及其他防治措施
第四节 治理的基本评估:在有效与无效之间
第七章 清代科举冒籍的理论反思与现实观照
第一节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选择问题
第二节 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原则的两大困境
第三节 当代高考移民问题
第四节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