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红学家,他在北大首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从中国传统标准来看,蔡元培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可谓后世之楷模。蔡元培编著的《我的人生观》是蔡元培的自传文学,展现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的传奇经历。
蔡元培编著的《我的人生观》讲述了:蔡元培,号子民,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家。曾任光复会会长,赴法留学,回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中央研究院院长。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我的人生观》是蔡元培的自传文学,展现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的传奇经历。
前清同治六年丁卯十二月十七日[公元1868年1月11日]亥时,我生于浙江省山阴县城中笔飞弄故宅。
那时候,山阴县属绍兴府。绍兴府有八县,山阴、会稽两县署与府署同城,自废府以后,乃合山阴、会稽两县为绍兴县。笔飞弄是笔飞坊中的一弄。相近有笔架山、笔架桥、题扇桥,王右军①舍宅为寺的戒珠寺,王家山(即蕺山)。相传右军在此的时候,一老妪常求题扇,有一日,右军不胜其烦,怒掷笔,笔飞去,这就是笔飞名坊的缘故。此说虽近于神话,但戒珠寺山门内有右军塑像,舍宅为寺的话,大约是可靠的。(《自写年谱》,1940年2月。)
“行山阴道上,干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应接不暇。”有这种环境,所以历代有著名的文学家、美术家②,其中如王逸少的书,陆放翁的诗,尤为永久流行的作品。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李越缦先生③,为新文学开山的,有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
他[鲁迅]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地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学力!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