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裸睡的民工(诗歌集2012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明亮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明亮,男,生于1973年,安徽省宣州人。曾为乡村教师,1999年南下深圳打工,2003年漂泊到浙江台州。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文学院首个外来务工者签约作家。获《星星》诗刊全国首届农民工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台州市第三届青年文学之星奖等多个奖项,当选“2008~2009年度台州最具影响力青年人物”。

这本《裸睡的民工(诗歌集2012年卷)》收录了由其创作的诗歌作品。

内容推荐

《裸睡的民工(诗歌集2012年卷)》内容介绍:李明亮的诗歌以真实的细节和情感,为时代做了可贵的记录。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些来自生活沃土的诗花,有其野性的美和保持生活本色的芬芳。李明亮的诗歌在相当程度上给读者展示了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坚持为打工者写诗,面向现实,面向底层,面向以血汗劳动争取生存权利的人们。

《裸睡的民工(诗歌集2012年卷)》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

目录

目录总序:袁鹰

序:生活是一片创作的沃土叶延滨

第一辑→路桥……

摸黑扫地

血压

自行车

裸睡的民工

凌晨两点的故乡

露天电影

赶夜路的乞丐

出生地:塘埂

与一只老鼠狭路相逢

我的爸妈在工厂打工

母亲

默哀

无人认领的书包

父亲一个人住在医院

父母

野扁豆

秋天

提早返乡的民工

披棉被买票的民工

蛇皮袋

路灯下卖菜的女人

一只旧茶杯

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

公交站台

折断骨头的人

想回到老家种一大片树

在异乡种一垄蔬菜

奶奶

天越来越冷

中秋节,在租房打死一只老鼠

在一级公路上拾垃圾的人

山乡

第二辑→椒江……

监视器·午夜

一个打工者的夜晚

在租房里打一次赤脚

每天两顿饭一支烟

茶叶

大口吃饭

写诗写白了头发的张守刚

停电时分

纪事:一个农民工的意外死亡

做针线的打工仔

无题

打工诗歌

妈,我回来了

天为被,地为床

只要一杯热水

辣椒

寻人启事

房东家的小狗

端午

清晨喝啤酒的人

从老家带来一瓶菜油和一瓶辣椒

奶奶去世那天我不在家

第三辑→广州……

在故乡收到你的信

寄一片绿叶给你

这是凌晨五点零零分的深圳

打工作家

人力车夫

第四辑→顺德……

丢在异乡的种子

从深圳到顺德

你的名字

谁教你是老板

听收音机说元月十七日开始春运

在异乡寒冷的冬夜

第五辑→深圳……

溜冰场

公用电话亭

坐在路边的草地上

等待花开的声音

故乡

雨伞之十四行

我像个孤单的孩子

盘中的乳鸽

秋夜

鱼的眼睛

两元的快餐

微冷的夜

火车站一夜

午夜下班归来

一个人的租房

第六辑→宣州……

回乡偶书

回乡闲居

遥望南方的冬天

泥土

街头的猴子

第七辑→深圳……

加班、加班、再加班!

平常夜

水莲

穿越都市的河流

初出打工

试读章节

裸露,与性无关

只是让汗水能够四处逃遁一个被称作民工的男人

一张草席说出了他的所有秘密——《裸睡的民工》

裸睡的民工→路桥……摸黑扫地

我的白天,都交给了工厂

夜幕下的那间小租房暂时是我的

在小租房里

我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屋内的东西各就各位,衣服叠成平平整整

把墙壁的灰尘和地面的垃圾清理掉

让从门缝钻进来的小蚂蚁可以大摇大摆地走

最后把自己放在澡盆里

用清水把整个夜晚都洗得纤尘不染

完成这些后

我还要到屋后的小院子里

摸着黑,仔细扫一遍

扫完之后,我还要把衣服洗了

在院子里晾着

即使风把它吹下来,落在地上

也还是那样干干净净

2009.10.5路桥长浦

血压

晚上打电话回老家

年迈的父亲说他身体还好

正准备问一问母亲

就隐隐听到母亲的声音

她让父亲告诉我:

长那么胖,记得哪天去量一下血压

母亲都快七十的人了

跟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

担子越来越挑不动了

我从来没想过她的血压

是否跟她的年龄一起攀援而上

而母亲却一直在挂记

我这滴

从她身体分离出来三十多年的血

2008.8.31路桥长浦

自 行 车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骑三十五分钟的自行车

周末到哪里去一下,也是这两个轮子

碾在台州的道路上

路桥,椒江,甚至黄岩……

它的一双手  每天和我紧握在一起

肌肤相亲,磨得发亮

白天,它在工厂的空地上等我

——晒太阳或淋雨

晚上,靠在我的床头打盹

有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辆自行车

为了能走得更远

不得不憋足了气

2008.9.21路桥长浦

裸睡的民工

晚上可以睡觉

中午也可以小憩,真好

脱去油污和尘土

身体原来如此干净

没有任何依附

只有亲切的肌肤包裹热血

裸露,与性无关

只是让汗水能够四处逃遁

一个被称作民工的男人

一张草席说出了他的所有秘密

2008.2.25路桥长浦

凌晨两点的故乡

所有的雪,都堆在了这个年底

腊月二十七这天

满箱满袋的乡愁,还码在高速路上

亿万颗回家的心

在停滞不前的车轮下

打滑

总算,总算到了

午夜的寒星下

汽车将我们抛到满是石子的马路边

冷风中

只有一片亲切的白

雪,快要没入我的膝盖

我的脚,找不到熟悉的黄土

咯吱咯吱,是天籁在问候

深夜的雪地里

一个来自千里之外的游子

向故乡的心脏,向出生时的茅屋

挪动渐渐发热的身体

灯亮了,看见老屋的灯亮了

我还看见

泥墙外有个打着手电的黑影

我知道,那不是别人

只会是我的母亲

2008.2.17路桥长浦 P3-8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阵,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l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甘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退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拙、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

1994年初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