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第2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罗大伦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医道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之道,饱尝破茧而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第2版)》便介绍了七位中国古代的名医,如李东垣、朱丹溪。

内容推荐

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第2版)》介绍了七位中国古代的医家。本书从史实出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经过作者的演绎,成为一部可读性非常强的中医文化书籍。本书可以作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医的工具书,能为其进入中医之门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目录

李东垣

 南宋的北边

 李东垣家里很有钱

 儒家子弟

 考验李东垣的A计划

 考验李东垣的B计划

 悲愤

 高山之巅

 必须参加工作

 令人恐惧的瘟疫

 普济消毒饮子

 一个叫元好问的才子

 又赶上了旱灾

 蒙古兵来了

 李东垣开始看病了

 大金国的灭亡

 拯救灾民

 去山东吧

 范尊师是谁

 痛苦的思考

 徒弟罗天益

 诊病之妙

 最后的时光

 尾声

 补中益气丸与养生

朱丹溪

 引子

 聪明的孩子

 打官司专业户

 敢拿县长开涮

 母亲的病

 八华山中

 心痛的感觉

 学医之路

 谁是罗知悌

 大开眼界的跟师学习

 告别杭州

 初露锋芒

 风雨之路

 后记

 朱丹溪对我们父母养生的建议

缪希雍

 引子

 童年身体很不好

 家长谈话的作用是很大的

 疟疾,又是倒霉的疟疾

 坚决要求学医

 苦读的日子

 到部队去锻炼锻炼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慈悲到底是什么

 童便也能治病吗

 井底泥是什么

 遇见一个叫王肯堂的人

 双雄联手

 有一种朋友,可以生死相托

 大展拳脚的时刻到了

 神秘的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有个高攀龙

 认识了庄敛之

 小妾的阴谋

 东林书院的凋零

 资生丸与养生

喻嘉言

 令人失望的北京城

 老师之谜

 敢立军令状的医生

 天下有这么看病的医生吗

 境界,什么是境界

 议病式的出现

 一片痴心对患者

 心,彻底地凉了

 青灯古寺中的顿悟

 一个叫钱谦益的朋友

 开门办学

 温病思想的萌芽

 给穷人炼银子

 劫难

 巅峰对决

 后记

 心脑血管的养生方法

傅青主

 一个神秘的人物

 很有来头的出身背景

 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将永远记住你,我的妻子

 三立书院

 千里告状,义声闻天下

 痛失亲人

 明朝灭亡了

 学医之谜

 恩师被杀

 那些慷慨赴死的兄弟们

 朱衣道人案

 侨居松庄的日子

 敢跟皇上叫板

 秘密授徒

 悲伤的告别

 女士养生中的寒邪、瘀血和肝郁

徐灵胎

 引子

 他到底想干什么

 这才叫学习方法

 重大的打击

 长袖善舞

 不把上级当领导

 这个医生很特别

 批评家是怎样炼成的

 愤怒的火焰

 跟帖高手

 兼职音乐家

 面见乾隆皇帝

 大文人袁枚

 老人的告别

王孟英

 那个年代

 体弱的童年

 英雄人物浦上林

 告别少年时代

 我要读书

 该出手时就出手

 做个好医生

 一个很光荣的外号

 周领导的病

 到底有什么治病的秘诀

 第一次与霍乱的遭遇战

 王孟英有什么业余爱好

 名医也有治不了的病

 医生求患者

 温病是什么

 痛失家人

 我们回家吧

 在家乡行医

 医道,什么是医道

 大上海

 霍乱阻击战

 力战至死

 后记

试读章节

李东垣家里很有钱

不幸中的万幸,李东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出生的家庭是富豪兼地主,如果要选择两个字形容他们家,那就是——有钱。

不是一般的有钱,当大金国的统治者初来乍到的时候,曾经想了解一下当地都谁家是大款,就搞了一次统计,统计的结果是李家被曝光了出来,原来首富是很低调的李家啊。

有很多的房子,没人住的都租给来真定打拼的白领了;有很多的地,空闲的都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了,所以李家的生活很是舒坦。

那么李家到底是做的什么生意才发的大财呢?

历史的记录似乎很不清楚。

《元史》的说法儿是他们家早就这么富了,好多代了都是这个地方的“盛族”。但是也有人讲了个绘声绘色的灵异故事,说李东垣的祖上年轻的时候还很穷,晚上坐在屋子里读书,接着聊斋式的故事就发生了。说他正读着书呢,从屋里西边的地下就冒出来一个美女,这就有点不靠谱了,从地里冒出一人来,甭管长得多美,一般见了都会吓晕的。这李东垣的祖父不但没吓晕,还坐着和这位美女聊了起来。一般和美女聊天总是要问您住哪儿啊,做什么工作啊,这位李东恒的祖上也不例外,就问人家姑娘了:您是什么鬼神啊?属于哪个部分的啊?美女听了,嫣然一笑,没说话,拿起笔来,在案几上写了行字,写的是:“许身愧比双南”。

写完了,就又回到地里去了。

这么看,这位美女的脾气确实比较古怪,还没怎么着呢就走了。

后来这位祖上阅读了杜甫杜子美写的诗,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她写的是说自己是金子,然后就在那个美女消失的地方狂挖,结果就挖出了一个竹篮子(掘地得一笥),上压着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金一笥,畀李氏,孙以医,名后世。”

这是个典型的不靠谱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故事,而且尤其不靠谱的是竟然还预言了李东垣日后的从医,显然是读书人无聊的杜撰。但是我认为它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李氏家族的富裕在当年就引起了猜测。

那么,问题再提一遍:李氏家族到底是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现在,让我们来彻底揭开这个历史谜团吧!

原来,李东垣的祖上是宋朝驻守边关的大元帅!这位李大元帅晚年奉命镇守边关,防止西夏的入侵,现在在陕西省黄陵县还发现了这位李元帅的墓葬,李东垣正是这位李元帅的四世孙。这下大家明白了吧,一个大元帅的后代有些钱是正常的,但是,你一个宋朝元帅的后代,现在生活在人家大金国的管辖范围内,这总是容易惹祸的事情,于是李氏家族就编出了一些类似神话的故事,分散公众的注意力,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果然后世的许多人就被蒙了过去,现在,历史的真相终于被揭开了。

儒家子弟

这么个富豪家庭出身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呢?

通常大家想象富豪的孩子一定是会提笼架鸟,到处游玩的吧。

但是李东垣同学的家长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在李东垣稍微懂事就开始让他学习儒家思想,先后拜了进士王从之和冯叔献为老师。

结果是,少年李东垣的性格与其他富豪子弟截然不同,他变得异常地严谨、端庄和洁身自好。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富豪家的子弟,每日做事谦恭、不苟言笑,不是圣贤的事情不谈论,不是高尚的道理不学习,这就如同是一群黑鸭子里长出了只白天鹅,简直太不寻常了。

以李家首富的地位,往来应酬的事情一定少不了。但李东垣却与家族的其他人不同,他只交往那些名士,就是有学问的,道德修养高的。其他的人连理都懒得理。

比如哪位想结交李东垣,递上帖子,李东垣该找人打听了,这位人品如何啊?学问如何啊?什么?曾经和母亲骂过架?得嘞,把帖子退回去,您请回吧,我们李大公子忙,不见。

品行上有问题的,您就甭想交往这位李东垣了。

即使是已经交往了的朋友,在大家相处的时候,李东垣也表现得异常成熟稳重。

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难免说说笑笑,谈论一下天气,谈论一下新闻,尤其是容易谈论一些桃色新闻之类的。

碰到李东垣走过来,大家立刻闭嘴不谈了。

因为李东垣身上带有着一股严肃之气,使得大家觉得谈论这些东西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  

看来李东垣比现在的教导主任还有效果。

李东垣自己呢,人家也从来不和大家谈论这些内容,文献记载李东垣是“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

到了李东垣还是一个青少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儒生了。

附近方圆几十里的都知道了,本地首富李家出了一个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学子。

但是时间长了就出问题了。

李东垣的这帮朋友中有个别的人受不了了,有他这么个严肃的朋友,搁谁谁也受不了啊。

太正统了,生活中哪里还有滋味啊。

回头大家一交流,敢情都有这种感觉啊。

于是这帮兄弟们就拍着脑袋,设计出了一个考验一下李东垣同学的计划。

这个计划如果李东垣同学知道了,一定会后悔得用头撞墙的——怎么交了这帮朋友?

看来即使是这么严谨,最后还是交了一些不该交的朋友啊。

……

P1-4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门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

而且,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找个好的中医医生有点难。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

有些医生治病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不过,喊取缔中医的人先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出的中医大师不多,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八九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如果我们不努力,它自己有可能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想,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那么,这个蜡烛的芯是什么呢?在后面的故事里面,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去寻找。

那么,古代的医生也是这样的吗?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算是大师级的医生?

什么是医道?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在这支蜡烛火焰微弱之际,让我们借着这点光亮,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之道,登上涅檗之路,饱尝破茧而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

在看故事的同时,我还要告诉你,这些古代的医生们,这些真正的名医们所提供给你的养生之道,算是额外的回报吧。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开始这段旅程吧。

书评(媒体评论)

楼主文采昭然、学识昭然、义气昭然,实在令人钦佩。

(网友 依帆之蓝)

早上没事,又在看傅青主,看到这段,眼泪直淌!这是一种怎样的师生情谊啊!令人感慨万千!第一次看帖流泪是在李东垣的故事里,当时热泪盈眶。

(网友 pm3132)

昨天偶然打开电视,看到北京台有人讲中医,内容正到了御医给皇帝请脉的程序一节,当时还想,这人讲的内容怎么和罗先生写的帖子内容近似呢!原来正是罗先生本人,哈哈!终于一睹庐山真面目了,原来是很清秀儒雅的样子。

(网友 jadewindy)

一直默默地关注这个帖子,每当读到那些古代的医生用慈悲和智慧舍身忘我地为病患治疗时,鼻子总一阵发酸,同样,也读出了文字背后作者那颗同样也慈悲的心。佛家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即现什么身,我想,这些古代的医生就是佛说的倒驾慈航的乘愿再来人吧。

(网友 苏小尾)

好东东,太好了,我是搞西医的,看了罗老师的文章觉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 

(网友兰医之子)

中医在近代以前从没输给西医,学问需要后人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出新,中医这朵奇葩,我们连传承都还没有做到,何谈出新?世界的任何方面都有如物种一样需要多样性,中医现在的落寞是由于本身进化的原因还是我们人为的呢?想想大熊猫。

(网友 彪哥80)

看了楼主笔下的徐灵胎,流泪了。

(网友 三之梧桐情缘)

其实,俺对中医有兴趣是从倚天屠龙记开始的,看那胡青牛给张无忌治伤…… 

(网友 梦不回的唐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