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女国传说》这部长篇小说碰触了一个重大历史题材,即清廷两次征讨嘉绒藏区大小金川。这一事件当时轰动了全国,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中,两次征讨大小金川就占了两个。不知是担心难以驾驭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过去没有反映这一事件的长篇小说问世,而《东女国传说》成功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泽旺倾力塑造阿果、松罗木等任务形象,营造出各种矛盾冲突,通过任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将触须最终伸入到心灵层面,反映当时嘉绒藏区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颂扬了正直、正义、真理、鞭挞了自私、狭隘、虚伪,使作品具有了张力,主题得到了升华。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同时,《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
二 奇怪的双胞胎
自从彭措老婆生了双胞胎后,村里其他女人不服输,都争相生起了双胞胎。呵,好多女人生双胞胎不过瘾,还争相生起了多胞胎,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男孩。琼日部落的男人们十分惊讶,我们的女人怎么这么能干?别的女人生孩子憋大半年才挤出一个,看看我们的女人,只那么一鼓气,就蹦出一串,数都数不过来呢。而且都是男孩,男孩啊!
当时,这些女人在生小孩方面使出的招数,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但是,当尼玛说鸟蛋也生出了双胞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比这更新奇的生育方式了。
嘉绒藏区山高谷深,部落之间来往很少,信息十分闭塞。但是关于琼日部落生小孩的事各地都知道了,尽管知道得很晚,晚到琼日部落都因为生不出女孩而开始发愁的时候。别的部落羡慕甚至忌妒琼日部落,男人们一个劲儿地骂女人们笨蛋一个,不能一个劲儿地生男孩暂且不说,仅凭只会生单胞胎来说,不是笨蛋是什么?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一个部落不仅不羡慕不忌妒,反而嘲笑道:“看,那里的女人贱得够可以了,只会生男孩不会生女孩。”这个部落有一个长长的名字,叫做“太阳升起的东方女人掌大印男人当仆从的部落”,简称“东女国”。
琼日部落人口繁衍出奇的快,自彭措老婆生下双胞胎后,不到几年就翻了一番。各家各户除了妈妈和奶奶,其余的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在这方面。嘉绒藏区哪个部落敢和琼日部落比?差距大着呢。人们都以为这是巫师施的法,每当生下多胞胎孩子,他们的父母都要上琼日山感谢巫师,请求给小孩赐名。巫师死活不承认,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他说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再说,他还没有找到夏琼鸟蛋,每天晚上一人梦夏琼就催他,他心里烦着呢。于是人们恍然大悟:肯定是琼日山上的山神夏琼在护佑着咱们,让琼日部落人丁兴旺呢。
巫师只留下一只母羊,其余的都赶到草山上放生了。这只母羊是尼玛阿妈投胎的羊,可不能和尼玛分开。尼玛每次上山采药,都要把它牵到草山上,在巫师撑过帐安过家的大树下给它喂糌粑和盐,割嫩草给它吃。他到这棵大树底下来还有一个目的——帮巫师找鸟蛋。巫师说过,鸟蛋应该就在大树附近。有好几次他几乎都找到了,那是一个巨大的蛋,鸟蛋从地下冒出来。摇晃着,裂成八瓣,里面卧着一只小鸟,他跑过去抓时,抱住的却是一块大石头。这次他又像前几次那样看见巨大的鸟蛋从地下冒出来,鸟蛋摇着晃着就裂开了,裂成八瓣。他又扑过去,这次抱住的不再是大石头,而是一对双胞胎,还是男孩。
琼日部落有人认为小孩不是鸟蛋生的,肯定是弃婴。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只生男孩的后果多么严重,开始盼望生女孩。原来,一个家庭没有女孩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别的不说,衣服没人洗,饭没人做。父母们也为孩子将来找不到媳妇发愁,琼日部落几乎成了男人的世界,这里又与外界少有往来,如何寻得儿媳?在这种情况下,丢弃一两个男婴也不是不可能。而更多的人宁愿相信尼玛的话,琼日部落的人怎么会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抛到荒山上?这不是打胡乱说吗!巫师都说山上有一枚夏琼鸟蛋,虽然巫师没找着,难道尼玛就不能巧遇?蛋生人是离奇了点,但是尼玛的诚实是公认的,尼玛不会撒谎编故事。
巫师也宁愿相信尼玛的话,虽然确实没听说过鸟蛋能生人,但是,既然尼玛看见了鸟蛋,自己也就省去了因找不到它而带来的烦恼。尼玛把这对双胞胎抱进石窟后。巫师不再做夏琼催他找蛋的梦,这也似乎证明了什么。巫师和尼玛还发现孩子的手指和足趾之间长着只有鸟类才有的蹼,就凭这点,也可以证明孩子和鸟类确实有某种血缘上的关系。
“尼玛,你搬上来,我们一起养吧。”巫师指着尼玛怀里抱着的双胞胎,“我们组成一个家,我是孩子爷,你是孩子爸。”
“巫师,你又开玩笑。”尼玛不好意思。
“不当爸就当哥,”巫师说,“他俩要吃母羊的奶了,你们都吃一个阿妈的奶,不是兄弟是啥?”
“这么说,你是我们大哥!”尼玛忽闪着眼睛,脸上露出报复后的快感。
“凭啥?我这把年纪,不是你们长辈才怪!”巫师快速捋着垂在胸前的长须,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你也在吃母羊的奶呀!”尼玛扑哧一声笑了。
“机灵鬼,”巫师也笑了,“也好,叫兄弟更亲热些。”
其实,这样一来尼玛倒成了孩子的妈。草药没时间采了。行医的职业也不得不放弃,他的精力全部投到抚养孩子上面。他身上的羊奶膻味越来越浓,双胞胎兄弟胃口特好,尼玛每天得挤两次羊奶。好在琼日山水肥草壮,母羊吃得油光水滑,奶水总是挤不完。
母羊从来没有在木桩上拴过,她就像这里的主人,自由自在地徜徉于草山上。天气热的时候就从草山上下来,钻进森林里乘凉。如果天桥上传来一阵嗒嗒嗒嗒急促的羊蹄声,那一定是母羊被豺狼或者金钱豹惊吓,向巫师和尼玛告状来了。挤奶的时候到了,尼玛拎着奶桶,走过长长的天桥,来到森林边。奶桶放在石礅上。尼玛两只手掌弯曲后放在嘴唇边形成喇叭状,朝山上喊:“挤奶了!”母羊好像母亲听见儿子的啼哭,一趟子从草山上跑下来,双腿间晃动着胀鼓鼓的硕大乳房。尼玛从石礅上拿起奶桶时,母羊用急切的眼神看着尼玛,好像在说,别磨磨蹭蹭的,快来挤呀!尼玛从桶里拿出专门准备的一团糌粑,托在手心,送到母羊嘴边,他要犒劳母羊。母羊连嘴都不张一下,脸转向一边。尼玛知道母羊讨厌他哕唆,马上从旁边的树枝上取下树枝奶钩,挂在腰间的带子上。“咩……”母羊长长地叫一声,忍不住笑了。是的,男人身上挂奶钩,确实滑稽得很。尼玛顾不上这些,蹲下身子,把桶挂在奶钩上,双手熟练地舞动着,奶水跟着舞动的节奏刷刷刷地射人桶中。母羊一动不动,闭着眼睛养神。
奶桶满了,尼玛再次把糌粑送过去。这次母羊不客气了,快速翕动嘴唇,把尼玛手心托着的糌粑团吃得干干净净。尼玛忍不住笑起来,母羊鼻孔中呼出的热气和嘴唇的翕动,使他的手心直痒痒。
挤完奶,母羊又上山了。尼玛看见母羊两腿间的乳房瘪着。没有了下山时的风采,心里隐隐作痛,一直目送母羊隐没在树林中。
P6-8
嘉绒这个地方至今都被一些人视为神秘之地,有本介绍嘉绒的书其书名干脆直接就叫《嘉绒秘境》了。我在这片高原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也许“只缘身在此山中”,并没有觉得她如何神秘,但是有一点对我印象十分深刻,这里可是生长传奇故事的沃土!鸟蛋中诞生人类的故事、图腾琼鸟的故事、东女国兴衰的故事、嘉绒儿女抗寇卫国的故事、清廷征讨嘉绒的故事,等等,无不在这里生根拔节、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
这些故事看似传奇甚至神秘,其实当中沉淀着真实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承载着嘉绒特有的人文主义,只不过被传奇和神秘所包裹罢了。于是,不少有识之士举起各种智慧的榔头,向其外壳敲去,使其逐渐显山露水。用长篇小说的榔头第一个敲下去的是《尘埃落定》,第二个便是《东女国传说》了,但愿第三个第四个乃至更多的榔头接踵敲下去,揭开嘉绒神秘的面纱,释放出她灿烂的文化光彩!
陈钢
2011年9月于马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