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旅游地理(第3版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作者 吴丽霞//任翰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绪论

1 1.1 旅游地理学基本概念

 1.2 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

 1.3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第一篇 客源

2 旅游现象发生的环境条件:客源地因素分析

 2.1 旅游现象的系统考察

 2.2 旅游现象产生的经济环境因素

 2.3 旅游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

 2.4 旅游现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分析

3 旅游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旅游行为分析

 3.1 旅游与旅游者

 3.2 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旅游需要和动机

 3.3 旅游决策

 3.4 旅游空间行为

4 旅游现象发生的宏观表现:旅游流空间结构

 4.1 旅游流概述

 4.2 旅游流的空间结构模式

 4.3 中国旅游流时空动态分析

第二篇 媒介

5 旅游现象支持条件之一:旅游交通地理分析

 5.1 旅游交通概述

 5.2 旅游交通的发展

 5.3 现代旅游交通方式及其发展

 5.4 旅游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5.5 旅游交通方式的组合

6 旅游现象的支持条件之二:旅行社地理分析

 6.1 从旅游产业视角认识旅行社

 6.2 我国旅行社业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过程

 6.3 旅行社业和旅游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7 旅游现象的支持条件之三:旅游饭店地理分析

 7.1 从旅游产业视角认识旅游饭店

 7.2 我国旅游饭店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过程

 7.3 我国旅游饭店业和旅游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第三篇 目的地

8 旅游目的地概述:基于旅游吸引物视角的分析

 8.1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体系

 8.2 旅游资源概述+

 8.3 A级景区体系

 8.4 世界遗产

 8.5 优秀旅游城市体系

9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础:旅游区划

 9.1 旅游区划概述

 9.2 旅游区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10 关东文化、白山黑水旅游区

 10.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0.2 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0.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1 燕赵文化、京畿之地旅游区

 11.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1.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1.3 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12 中原文化、华夏寻根旅游区

 12.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2.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2.3 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13 吴越文化、山水园林旅游区

 13.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3.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3.3 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14 荆楚文化、湖光山色旅游区

 14.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4.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4.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5 民族风情岩溶山水旅游区

 15.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5.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5.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6 巴蜀文化、山川峡谷旅游区

 16.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6.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6.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7 岭南文化、南国风情旅游区

 17.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7.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7.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8 多元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

 18.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8.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8.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9 丝路文化、大漠风光旅游区

 19.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9.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9.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0 藏族文化、雪域高原旅游区

 20.1 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0.2 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0.3 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吴丽霞、任翰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3版)》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旅游地理学是根据发生学的思想,应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旅游现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中国旅游地理(第3版)》在“三体说”的指导下,遵循科学研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古训,首先构建了理论框架(绪论),然后根据逻辑顺序把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旅游主体,先从宏观上分析旅游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接着从微观视角分析旅游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即旅游需要、动机和行为偏好,总结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再到从宏观视角分析旅游者群体(旅游流)的运动模式及影响因素。模块二:旅游媒介,以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业传统的三大支柱为例,从地理学视角分析旅游现象发生的支持性因素。模块三:旅游客体,在构筑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区划方案,分区介绍旅游目的地特色,提出了区域联合开发构想。

《中国旅游地理(第3版)》在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同时,也强调内容的新颖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地理专业师生教材,还可以作为广大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旅游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吴丽霞、任翰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3版)》力求从发生学的视角,全面解构旅游现象的“主体、客体和媒体”,并由此形成了本书的结构框架:客源篇、媒介篇和目的地篇三大部分。客源篇主要介绍形成旅游现象的环境因素、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行为模式等旅游主体方面的内容;媒介篇以“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业传统三大支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旅游现象中的媒介作用和发展趋势;目的地篇则从旅游活动外动力——吸引旅游者角度,系统分析“旅游资源、A级景区、世界遗产、优秀旅游城市”等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空间结构、特色,最后落脚到区域旅游联合上,以提升目的地竞争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