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生命我做主(重病后的感悟)
分类
作者 陈荣秋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现在,医学界强调癌症要“早发现,早治疗”。从理论上讲,“早发现,早治疗”无疑是正确的。有调查显示,晚期癌症病人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而早期癌症病人正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高达70%~95%。但是,从实践上讲,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问题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早发现”比“晚发现”更困难,误诊的风险更大。大家现在认为最可靠的检查是做PET,但PET检查也出现过误诊。我认识的一位教授在做PET检查后确定是肺癌,结果将胸腔打开之后才发现是白挨了一刀。据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一位病理学专家介绍,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MR、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还有30%。人体是个很复杂的有机体。只要是医院,没有不误诊的,千万不要迷信医院,尤其是不要迷信大医院。为了减少误诊,可以多去几家医院诊治,但不要告诉某家医院、尤其是名气很大的医院的诊断结果,让各个医院独立判断是什么病,这是个简单可靠的减少误诊的方法。

其次,病人的心理承受力。现在绝大多数人认为,癌症就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宣判“死刑”。一般人对这种突然打击是承受不了的,一旦医生告之自己得的是癌症,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绝望,忧心忡忡,吃不下、睡不好,病情加速恶化,结果本来是慢性病的肿瘤变成了急性病。我知道的一个例子是,从医生通知病人得了癌症,到病人去世,仅仅半个月时间!

我对医生和医院在治疗期间宣布病人“死刑”的做法很不赞同。经常听到医生说,某某病人最多只能活半年或者三个月,造成病人及其家属沉重的心理负担,加速病情恶化。

首先,宣判“死刑”没有科学依据,人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谁也不能预料一个人还能活多久。事实表明,很多病人不仅没有按医生的预期死去,反而顽强地活下来并康复了。有位医师说过,“我曾经做过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许多被医生宣布只有两三个星期可以活的病人,过了几年以后,又回来找我们,奇妙的是,我们居然已经找不到任何癌细胞的存在。这种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却会将其治愈,这就证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学药品要强的。”

其次,宣判“死刑”也不符合医生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病人一旦失去治愈的信心,绝望了,病情就会迅速恶化,对病人及其家属精神上是致命的打击。既然宣判“死刑”的依据不足,副作用很大,为什么还要这么做?而且不是个别医院、个别医生的个别行为?唯一的解释是推卸责任!我已明白地告诉你们了:你已经是一匹要死的“马”,洽不好,不要怪我,我尽力了!治好了,那是我有“起死回生”之术,你得感谢我!宣判死刑是法院的事,医院不是法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是让病人看到“希望”的地方。当然,我也不赞成医生隐瞒病情,尽管是善意。相反,我觉得应该告诉病人真实情况,告诉病人及其家属检查诊断的结果。但是,医生和医院始终要给病人以“希望”!医护人员可以介绍他们过去医治好的病例,介绍一些病人战胜疾病的故事,给病人以战胜病魔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医院治好的病人总是比没治好的多,应该有很多成功的典型例子。如果医院连一个这样的例子都没有,那么这所医院早就应该关门了。

最后,可能是最重要的,医院现在对病人普遍实行过度治疗。对早期的癌症患者,通过化疗和放疗,很快就会把病人打倒,使本来可以通过病人自身的修复能力和自愈能力让病情缓解甚至康复的早期癌症,变成了晚期癌症,使癌症这种慢性病变成了“一天也不能耽误”的急性病。“早发现,早治疗”,结果导致了“早死亡”。其实,在肿瘤出现的早期,是可以不用化疗和放疗的,因为那时候杀死的多半是正常细胞,应该通过调整心态、改变习惯和改善环境来使肿瘤逐渐消失。相反,有的病人身体状况尚好,突然发现已经得了癌症,而且很严重,倒是应该采取化疗或放疗的方法,因为那时虽然“自损800”,但可以“杀敌l000”。

2010年,我在加拿大疗养期间,得知一位加拿大先生和我得的一样的病。问这位先生是否做过化疗放疗,这位先生说做过,只不过是当淋巴瘤长到“乒乓球那样大”才做的。为什么人家不“早发现,早治疗”?化疗和放疗是西方国家的发明,抗生素也是。但是,人家没有像我们这样,一感冒就打点滴,一发现癌变就上化疗放疗。是认识误区,还是利益驱动?发人深省!当然,过度治疗的原因并不完全在医院,病人也有责任。不少病人一旦发烧,就要求医生打点滴,用最高档的抗生素,否则就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这是无知、也是无理的要求。医生应该给病人解释过度治疗的坏处。

人体有很强的自愈能力。从前,在生活水平较差时,得肺结核的人较多,那时肺结核被称为“痨病”,是要死人的。有的人得了肺结核,但自己并不知道,心情没有受到影响。由于自身的修复能力,不经治疗也就好了,在做体检时发现肺部已经“钙化”。得了病,自己不知道,却康复了。

我的外孙在加拿大,一般感冒是不去医院的,过一个星期自然就好了。在加拿大到医院去看一般的病其实是很麻烦的。也有“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只对急诊病人提供及时的服务。客观上保护了人体的免疫力。

P35-P38

目录

前言

治疗和康复过程篇

 第1章 发现和治疗

发现

化疗

休养

放疗

 第2章 康复

温汤镇疗养

加拿大疗养

最近体检结果

治疗感悟篇

 第3章 癌症及其治疗

身患癌症不能自乱方寸

把握治疗的“度”是关键

目标应是免疫力最大化

重新看待“早发现,早治疗”

 第4章 治疗过程病人要自己做主

关键时刻病人自己拿主意

医患沟通利于正确诊断

进医院风险很大

凡事要独立判断

 第5章 西医和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当前水平的西医治标不治本

正确认识中医

康复体验篇

 第6章 重视养生

我为何患淋巴瘤

任何时候对身体都不可盲目乐观

养生是免费的

心理、生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7章 调整心态

环游世界癌症自愈

心态影响健康

养心在静

心净才能心静

要当“精神贵族”

人际关系对健康这么重要

常怀感恩之心

要有包容之量

 第8章 改变习惯

饮食补充营养

睡眠积蓄能量

运动促进健康

排毒消除隐患

终身学习工作

坚持必有效果

 第9章 改善环境

自然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卫生

社会环境改善

致谢

序言

2008年11月底,经过检查发现我患了淋巴瘤(又称淋巴癌)。经过2009年的治疗和近几年的调养,我的身体已逐渐康复。在这几年间,亲眼见到一些相识的人身患癌症,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从书刊上也读到一些癌症患者同癌症斗争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的人经历了化疗、放疗和手术,有的还做了骨髓移植,花费了自己和亲属所有的积蓄,甚至是倾家荡产,最后还是无力回天。在康复过程中,我曾经给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教职员做过一次讲座。用的标题就是“我的生命我做主”。由于我的身体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人认同我的关于癌症治疗和康复的一些观点。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评审会期间,也和我的同行们多次交流自己治疗癌症和康复过程的一些零星体会,他们鼓励我写一本书,让大家受益。自2009年11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结束放疗之后,我每年体检一次。体检的结果一年比一年好,肿瘤不断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我打算把自己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体验写出来,让那些正在和癌症作斗争的人能够正确处理治疗和康复中的一些问题,不要误入歧途。

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写作提纲。但转念一想,我的治疗和康复只是个案,我又不是医学专家,对医学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出书后会不会误导其他癌症病人的治疗?而且,如果我的书出版了,自己一旦旧病复发,又住进了医院,岂不误人误己?促使我下决心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出来的事件,是最近的一次体检。2013年10月15日我去湖北省肿瘤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我全身的淋巴瘤已经消失!这时,从2008年年底做第一次化疗开始,已经过去5年的时间。一般说来,5年不复发,就可以认为是痊愈了。于是,我感到有责任将重病后的一些感悟尽快写出来,提供给大家参考,让更多的癌症病人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争取能够挽救一些生命。我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虽然只是个案,但个案中包含有一般性。解剖一个麻雀,就可知天下鸟儿大致的身体结构。

书名定为《我的生命我做主:重病后的感悟》。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癌症诊治和康复问题关系自己的生命。癌症治疗过程中要遇到“要不要做放化疗”,“做多少次为好”等重大决策问题,这些问题是关系个人生命的最重要的决策。领导、同事、朋友,甚至你的亲人,谁也不敢、谁也不能替你做主。明知化疗有巨大的副作用,在你被化疗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有谁敢在治疗过程中说“停止治疗”?相反。当我违背医疗专家会诊的意见,自己决定不立即做放疗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劝我、开导我“要听医生的话”。他们都是真心关爱我的人,可以说是发自内心地为我好。对危重病人要尽力抢救,“死马要当活马医”,是亲人和朋友的善良愿望。这种时候,只有自己说:“我的生命我做主!”在治疗癌症的问题上,人们往往“宁左勿右”,认为治疗总比不治好,放弃治疗是对生命不负责。我认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决策不能完全授权给医生,不能授权给家人,也不能授权给亲戚、朋友和同事,要“大权独揽”,除非自己已失去知觉或已没有判断能力。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上,要自己“说了算”,但在有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反而由别人做主,原因多半是自己没有主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本书试图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写作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告诉人们另一个感人的“悲情”故事,而是要告诉人们一个如何战胜癌症的案例。如果我至今一直受到癌症及其治疗过程的折磨,我是不打算写作本书的。这也是我在患淋巴瘤5年之后,在指标已经正常时才写作本书的原因之一。我的目的是要通过我在淋巴瘤治疗和康复过程的一些感悟和体验,告诉那些正在和癌症作斗争的人:癌症不是绝症,是可以战胜的,关键是要把握治疗的“度”,不要指望通过化疗、放疗和手术“治愈”癌症,而是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消除肿瘤。告诉那些目前身体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不要盲目乐观。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有不良生活习惯、心情又常常处于“焦虑”状态的人,癌症已经离他们不远。我对防治癌症最重要的体验是:“调整心态、改变习惯,改善环境”。已患癌症的人,除了适当治疗之外,要得到康复,达到“治愈”的效果,要按这12个字去做;未患癌症的人,按这12个字去做,就会远离癌症。

写作本书,首先感到的是一种责任,尤其是对癌症病人的责任,希望他们从中能够受到一些启发。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学术著作,没有严谨的科学论证,只是本人在治疗淋巴瘤和康复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感悟。但这些体验和感悟是建立在我治疗和康复的事实上的,本书只有实事求是的阐述。没有文学上的夸张。我认为,对于癌症的认识,目前人类还停留在“瞎子摸象”的阶段。西医和中医对癌症成因的解释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许多专家的观点也各有千秋,大家可能都只是看到癌症这个“大象”的一个局部。将各种观点分析综合,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判断,有助于揭示癌症的本质。我的感悟和体验是从一个患过淋巴瘤,经过化疗、放疗,并得到康复的人的视角来看待癌症的治疗和康复的。也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癌症及其治疗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必然带有自己的主观性。可能有的观点道出了本质,有的观点只是一些表象,甚至有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吴亚军编辑一直关心本书的写作进展并对全书的结构提出建议,缪永合编辑对全书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不只是医生的事情,更是自己的事情!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不仅是基本的养生之道,而且还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状况。

内容推荐

癌症是不是绝症?它能否依靠人体的自愈能力康复?华中科技大学陈荣秋教授,在七旬高龄,用他患淋巴瘤的切身经历,给出了肯定、铿锵的回答。他从查出癌症时对医院治疗的绝对信任,到对化疗、放疗治愈癌症效果的怀疑,再到后来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实现最终的彻底康复,奇迹般地完成了对淋巴瘤的超越。

《我的生命我做主(重病后的感悟)》详尽地介绍了作者治疗癌症时所遭受的种种痛苦,康复过程中对养生和养心的感悟,以及如何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切身的体会告诫人们,在治疗中面临两难处境时,病人应该如何为自己做主,作出有利于康复的正确决定。同时提醒人们在亚健康时,不要盲目乐观、挥霍自己的身体;在得知患癌症时,绝对不可悲观失望。

编辑推荐

在陈荣秋教授所著的《我的生命我做主(重病后的感悟)》中,陈教授详述了他放弃化疗后所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治疗癌症时忍受的各种苦痛,以及在医院中面临两难处境时,如何作出有利于生存下来的决定;并告诫人们,在亚健康时,不要挥霍自己的身体;在罹患癌症时,也不必悲观失望。本书告知人们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掌握治疗的“度”,如何为自己做主!不仅是一副“心灵鸡汤”,更是过来人的明白体验、指导和警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