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悲读李煜伤读易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严晓慧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严晓慧专著的《悲读李煜伤读易安》:

李煜与易安,一为亡国之君,一为旷世才女,却同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流婉约大家,两人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都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们都是在经历了家破国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艺术的巅峰,走上了词史上一流大家的位置。占人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二李并称,极受推崇。

内容推荐

严晓慧专著的《悲读李煜伤读易安》真实地勾勒了悲情词人李煜、婉约词人李清照的曲折人生,读者通过完美的赏析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二位词人的生活、情感历程。他们的生命本就是诗,他们的世界本就无比多情。走进《悲读李煜伤读易安》,走近宋词品人生,品读李煜“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风花雪月和李清照“点点都是相思泪”的如梦花事,在经典唯美的诗词中追忆尘烟如梦的往昔。

目录

上篇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悲喜人生

第一辑 如梦少年时

在废君的哀叹中开启传奇

强大灵魂的诞生

“杨花”落,“李花”灼灼其华

夜未央,烟火正艳

风里落花谁是主

旁观乱世的纷纭

在文学的国度明哲保身

第二辑 从文人到帝王的华丽转身

命运的捉弄

三千繁华尽葬送

南唐的风雨飘摇

屈辱下的倔强

从吟风弄月到荣登宝座

亡国的深悲巨痛

第三辑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前世今生的注定

多情自古伤离别

佳人相伴的缱绻情深

芳魂仙逝

逃不过的情劫

有花堪折直须折

一生一世,一双人

千回百转,梦终圆

万千恩宠不过是光影瞬间

第四辑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北宋铁蹄下的凌辱

又遭反间计

步步紧逼

盛开后的寂灭

最后一次努力

最后防守的溃败

国难当头

一曲清歌别江南

新的风景

从“违命侯”到“陇西郡公”

梦回南唐

七夕的轮回

下篇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的爱恨别愁

第一辑 生命中无比烂漫的春

那一年豆蔻正梢头

海棠依旧

只因那惊鸿一瞥

我的容颜,只为你灿烂

我的心没有凋零

思念,落梅如雪

酒浓亦难解相思

花影,残酒,盼重逢

梅花锁了春寒

第二辑 生命中无比焦灼的夏

春光尽,百花残,芍药独放

又是一年桂花开

是我更娇,还是花更俏

恩爱如斯

云的深处,天的尽头

爱无尽,思念亦无涯

恰似那寒梅一朵

天各一方,盼归期

寂寞愁浓心头暖

将几许春光收藏

凄苦愁浓,人依旧

第三辑 生命中无比肃杀的秋

一掬忧国泪

烟锁秦楼

独守深闺的寂寞时分

酒意诗情谁与共

无论醒来,还是梦里,都要把你追寻

昔年,回不去的曾经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曲哀怨的梅花落

倚遍栏干,也只剩春残

梧桐不语,几多悲苦

试读章节

盛开后的寂灭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飑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李煜·九月十日偶书

阴冷的夜,苦雨缠绵在梧桐间,一声声,一叶叶,如同哀婉哭泣的女子。夜晚宫深,持灯的宫娥都已露出倦色,一身白衣的男子却依旧埋首疾书,紧缩的眉目之间尽是萧索哀愁。笔端流淌而出的是一纸的愁绪,是轻薄的纸张载不动的愁绪。

是的,李煜给人的大多是这样的印象:单薄、清瘦、柔弱、哀愁。他的眉宇总是解不开,他的眼眸总是充满了惆怅。那些年少轻狂、肆意逍遥的时光,他仿佛从未经历过,他像是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天就背负上了痛苦和悲伤。

如同以上这首仇月十日偶书》中所体现出来的负面情绪,在这段时期到达了极致。即将亡国的阴影如影随形地跟随在李煜的身后,他感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他开始害怕睡梦,害怕孤单,害怕独坐。唯一解脱的途径就是大量地饮酒、寻欢。可是短暂的狂欢过后总会醒过来,于夜深时分被窗外的鸦声惊醒。

四周一切都是静的,连呼吸的声音都显得格外突兀。枕畔的小周后酣然入眠,可她的双眉也是微微皱着的,或许,她亦是担忧无限,只不过从未在他的面前流露半分。爱是他的救赎,可是当爱也变得沉重,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他忧愁悔恨,他试图力挽狂澜,可是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局势将会因为他的决定有任何的改变。或许,唯一改变的只是他自己。

南唐的探子回来禀告说,赵匡胤已经开始训练水师,想要将南唐收归囊中。南唐虽然国力弱小,但地理状况十分险要,不仅有重山做屏障,还有长江做天然的机关,想要令大批军马都渡过长江而无一折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赵匡胤还跟着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时,他就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当他决定征讨南唐时,先要训练出一支精良的水师。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这场毫无悬念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赵匡胤以曹彬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挂帅出征。这个消息传到南唐的深宫之中,正沉溺在酒色之中的李煜忽然明白自己的好日子终于要与自己永远地诀别了。一时间,他惶惶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与李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进取,在出发之前,他面对三军将士,三申五令对于南唐百姓,绝对要秋毫不犯。对于南唐的皇族,也应该礼遇有加,绝不伤害。他要得的不止是一方土地,还有天下的人心。面对此次南征,赵匡胤精心制订了整个计划,他以颍州团练使曹翰为开路先锋,率精锐水军和骑兵重创并震慑南唐沿江守军。随后,主力兵分两路进发:一路由主帅曹彬亲自指挥,并由侍卫马军都虞侯李汉琼和贺州刺史田钦祚率部分舟师和步骑,自蕲州入长江顺流东下;另一路则由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任指挥,同时由侍卫步军都虞侯刘遇、东上门使梁迥率步骑舟师,乘战船从汴梁水东门启程,沿汴水入长江。然后两路兵马在池州会合,由此从西向东进逼金陵。另外,赵匡胤还授末代吴越王钱傲为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并以内客省使丁德裕为监军,沿太湖进攻,与前面两支队伍紧密配合,对金陵造成两面夹击之势。

显然,对于李煜而言,这是一次无比艰巨的背水一战。面对赵匡胤南下的大军,南唐同时采取了防御和求和两条道路。一方面,南唐将大量军力派往长江,希望能够阻挡宋军的行进,另一方面,南唐又向北宋主动上贡大量财物,乞和求宁,希望借此打消赵匡胤南征的念头,继续保住一方太平。然而,这次求和却失效了。枕畔之处,哪里容得下他人酣睡。赵匡胤想要吞并南唐完成大业的心是积蓄已久的,不论李煜是主动纳降或是有所反抗,都不会改变赵匡胤的野心。

此时,南唐上下纷纷为救国而向李煜进谏,其中,就有池州郭昭庆建议李煜不要过分相信长江的力量,而要对池州等要地加强兵力。而在当时,为了突破长江,赵匡胤就地取材,攻下池州等地的采石场,在长江上搭建浮桥,以渡兵力。这些中肯的建议,却被李煜一笑置之。他以为,自古以来素有“天堑”之称的长江并不是赵匡胤修建一两座浮桥就能够攻下的。于是,金陵城里,繁华依旧,繁华到所有的人都以为宋军的进攻不过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一个虚伪的谣言。可李煜过分高估了长江,也过分低估了宋军的能力。

等到宋军已经渡过长江的消息传来,李煜才明白,自己的观点有多么可笑。当他坐在深宫之中享受最后的荣华时,宋军已悄无声息地从长江以北抵达了南唐境内。终于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位一向懦弱退让的君王也挽起了衣袖,决定进行最后的死战。这并不是李煜自愿的,这更像是他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之下无可奈何的抉择。既然已成定局,还不如殊死一战,好歹在史书上也留一个为国蹈死的名义……

P110-112

序言

李煜,一代悲情君王,千古词帝。他精通诗词,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精鉴赏,是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词人。他曾是不爱江山、只爱花前月下的南唐后主,也是深陷囹圄、痛忆故国的亡国之君。

他不仅是名垂千古的伟大词人,还是五代南唐的末代君主。翻开历史,我们会看到一个平庸、懦弱的末代君王——南唐后主。南唐是一个短暂的国家,从开国到灭亡,不过短短39个春秋,前后却经历了三个君主的统治。从开国先主李异到中主李璟,最后到后主李煜,这祖孙三代经历了一个可笑的变化——在治国才能上,一代不如一代,在文学才华上,反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辉煌灿烂。李煜一生命运坎坷,流离失所,错为君王,却成以千古词人之殇,留给世人最深的隐痛。在词宗与君主、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之间,他演绎着自己的传奇故事。他的一生成为千古佳话,被代代传颂。

李煜可谓是历史中最悲情的文人,纵然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仕途坎坷的惶然,国破家亡的伤感,都敌不过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悲凉,这种悲情流于笔端,叹出了即将亡国的“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飀竞鼓声”的害怕与孤单;流出了成为阶下囚之后“胭脂泪,留人醉”的惆怅与哀伤;表达出对赵氏王朝反抗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放纵与豪气。李煜一生悲情与才情交加,让人锤炼、慨叹。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之家,才华过人,善属文,于诗尤工,但一生颠离漂泊。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其住所为“易安堂”,李清照也故自封为易安居士。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后赵明诚病死,为境所迫,李清照改嫁张汝舟,竟遇人不淑,无奈之下,只得将张犯法之事告发,才得以自由,却落得孤苦终生。

她是“兴尽晚归舟”,“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少女,也是那“人比黄花瘦”,还怀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着“云中谁寄锦书来”的闺阁思妇,亦是那“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的孤独老妇人,她在平淡清雅的诗词世界中捻墨独舞,高唱一曲寂寞的相思离歌,任凭沧桑变幻,风雨雕琢,伴着凄苦,伴着孤独,伴着对爱人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索,活在这寂寞的人世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