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把老爸当家长(写给女儿的46封情书)/轻松做家长系列
分类
作者 李鲆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媒体人李鲆对女儿“小妖”的深情表白!幽默、犀利的笔触,分享“懒爸”轻松育儿经!带你感受最亲密、最靠谱、最有趣的父女关系!看最健康、乐观、独立、有个性的孩子如何养成!

《别把老爸当家长(写给女儿的46封情书)》是“轻松做家长”系列的其中一本,著名媒体人、作家李鲆以一位普通爸爸的身份,在陪伴女儿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主张。作者文笔幽默流畅,时而犀利,时而温情,角度新鲜有创意,以46封给女儿的信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位爸爸内心深处对教育的卓见,以及他对女儿成长的关注和爱。

内容推荐

《别把老爸当家长(写给女儿的46封情书)》是著名媒体人李鲆写给女儿“小妖”的46封信,也是一位爸爸这么多年来陪伴女儿成长的深情表白。他用生动、细腻而不失幽默的笔触,分享了女儿成长中的趣事,对女儿成长中遇到的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父女情深,跃然纸上。

在这浓浓爱意中,也无时不刻闪烁着这位“懒爸”轻松自如的育儿方式背后的卓见。在多少父母都为教育孩子而焦虑时,作者却举重若轻地、几乎不露痕迹地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小妖”独立自主,性格乐观,人格健全,与人为善,学习成绩一直居于前列,青春叛逆期也能与父母维持十分亲密的关系……相信每位爸爸妈妈,都能从《别把老爸当家长(写给女儿的46封情书)》里,找到感动和共鸣。

目录

你出剪刀,我出布

老爸的词典里,没有“不”和“必须”

可以做任何事,只要能够付出代价

拥有尊严的秘诀,是使自己变得强大

我能给你的最宝贵礼物,无非是安全感

为了你,我要变得更好

我要变得更好,不只是为了你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回报

小朋友的事情,小朋友自己解决

你解决不了的事,才是老爸的事

不把老爸当家长,是对老爸最高的赞赏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权利

人生原本可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正确的麻烦,其实最不麻烦

说到性,总是有点难以启齿

那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叫早恋

来,让我们给爱情排排毒

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

没错,有些事必须糊弄过去

应该高标准,但未必严要求

很多事,老爸也无能为力

我也是怀着巨大的问号,走啊,走啊

告诉你什么是正确,以最温柔的方式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去维持

青春叛逆期,其实是个伪概念

不要成为你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说到人生规划,很可能是个笑谈

是的,我们都有独自感动落泪的权利

因为爱你,所以矛盾

总结规律获开拓创新?都不是问题

不是天才,就多下些笨功夫

见义勇为,更要量力而为

世界很大,与其竞争,不如开拓

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幸福

吃一行,为何恨一行

可以不必以写作为生,但最好不要与写作绝缘

写或不写,都可以是美好的人生

写作当然有秘诀,请看以下“三字经”

不是座右铭,只是大实话

我会老去,但不会无趣

开明的父母,也要请亲爱的小妖帮个忙

“网瘾少年”与“新技术恐惧症”

该不该吃狗肉与“舌尖上的伦理”

凡宣称自己是唯一真理的,不可信他

愿你永远悲悯,并且智慧从容

亲爱的,我不能陪你走完整个人生

附录 亲爱的老爸/小妖

跋 关于这本书

试读章节

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个很粗暴蛮横的领导组织开会,讲话又臭又长又没逻辑,中心思想就是“一人一把号,都吹我的调。不吹我的调,一个都不要”。然后人人发言,其实就是一个个表忠心。有位老同志声泪俱下,只差没说“某领导是我的再造爹娘”。我一边在心里骂他无耻,一边忐忑恐惧着不知道怎样拍马屁才能超过他,好让领导满意。正打着腹稿,醒了。恍惚半天,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

这其实都不好说是梦,更像是昨日生活之重现。我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某领导的确说过那样的话,某同事的确那样表过忠心,我的确是一边鄙薄他一边努力比他更无耻。这些梦境,都是真实的记忆。我原以为我已经把它们忘掉了,毕竟已经过去十多年,我已经远离了那个环境,有了新的生活——算是比较有尊严的生活。但我没想到,在梦里,昨日重来,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我像是一个修炼多年的妖怪,已经强大到能任意变化呼风唤雨,却在瞬间被打回原形,发现自己依然软弱、无力、卑贱,需要仰人鼻息才能苟活于世。

还好,这个梦到打腹稿阶段就醒了,如果在梦里还要把那些毫无人格尊严的话再说一遍,估计醒来后挫败感会更强,心情会更坏。

我曾经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毫无尊严的生活。而那样的生活,其实已经比那之前的生活要好得多。之前我教书时对我呼来喝去的领导,那时见到我已经开始点头哈腰,恭敬如仪。我去检查某项工作时,他甚至抢先一步,去替我拉开车门。因为我已经由山村小学教师变成了乡镇政府干部,算是他的主管领导了……  还是回过头来说说某领导吧。有次比他更大的领导来视察工作,他全程陪同,我作为他的秘书也全程参与,有幸见识了他的另一面:那张平时不可一世的脸,挂满了谦卑、恭谨以及忠诚;平时总是腆着肚子横着走,那天却点头哈腰;平时大腔粗嗓,那天却低了个八度,动不动就点头说是。看着他,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钱锺书的名言:上帝造人之初,实在是应该给某些人安一条尾巴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是从那时起,彻底厌倦了那个环境,想要有另一种生活。此前我一直在努力上进,以为只要提升自己离开底层,就可以不必恐惧卑微;但事实却告诉我,在那个环境里,没有人可以有免于恐惧的权利。每个人都处在权力的链条之中,对下是主子,对上却是奴才。无论你上升到哪一层,无论你年纪有多大,都不能改变。因为永远有人掌握着你的命门:你就算不想升迁,也得保着饭碗吧?当有人随时可以打破你的饭碗,而你没有了这个饭碗就得饿肚子时,你怎么能不恐惧,怎么能有尊严?

无论是做主子还是做奴才,都非我所愿。我理想的生活是这样的:免于恐惧,自由平等,保有尊严。当时的环境显然不可能给我这些。当你的升迁甚至饭碗都攥在别人手里时,当你离开这里就无以为生时,你还有什么资格谈尊严?

鲁迅说,唯有经济独立才能思想独立,才能保有尊严。这实在是肺腑之言。我那时开始努力写作,很快稿费就远远超过了工资,我自然可以不必为了换取养家糊口的散碎银子再向人摇尾乞怜。后来我彻底离开体制,来到北京,也是因为有所持:实在混不下去时,大不了多写点字好了。我换过许多单位,始终与单位保持一定距离,不参与办公室政治,不传播流长飞短,更不卑躬屈膝,牺牲人格尊严,这也是因为有所持:我完全可以靠写作为生,不必与人争竞,吃相难看。

我亲爱的女儿,我现在跟你讲这些,你可能不太会有感触。因为你没有那样的经历,也就不太会有共鸣。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告诉你这些。我认为人有免于恐惧、保有尊严的权利,而免于恐惧是保有尊严的前提。当你必须依附于某个组织或是个人才能生存,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免于恐惧,也就永远不可能真正拥有尊严。

我希望你能够明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真正的奢侈品并不是名表、珠宝和大牌包,而是尊严。尊严十分稀缺,但你有资格拥有它。一旦你拥有过它,你就会明白,它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我还想告诉你,拥有尊严的秘诀是什么: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不必依附别人。无所依附时,开始可能会觉得恐惧,但当你习惯了这一切,你就会知道它的好处。你不需要靠别人,别人就无法左右你,更不能打败你。

还要补充一句:强大与强势并不是一回事。尽管这二者,常常被人混为一谈。强大是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有坚强的内心,有足够的坚持,虽千万人而吾独往矣。强大的人,往往温柔、平和、智慧、幽默,对任何事都能轻松应对,受了委屈也不必辩解,可以一笑了之。而强势却是外表坚硬,咄咄逼人,凡事一定要占上风,一定要争出我对你错,内心却虚弱、恐惧,没有底气。

我希望,你是一个强大的人。P20-23

序言

在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鲆的认知,更多来源于他在出版行业内的成就。他任职出版社同业追捧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担任《编客》专刊的大编;他写《畅销书浅规则》,是中国当下少有的,对图书出版规律的研究者和总结者;他做出版培训,不算继续教育学分,需要编辑自掏腰包给学费,但依然追捧者众。

因为这样,我对他的这本亲子主题的书,期望并不太高。

但没想到,李鲆的46封写给女儿的情书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

我跟李鲆是出版业同行,工作主线是编辑给妈妈看的书和给孩子看的书。做编辑的一个功夫是视野,必须要看得够多,所以我每月大约会过眼百本此类图书。由此也会生发出编辑的另外一门功夫,那就是判断力。看得多了,就知道好和坏,一本童书和亲子书书稿拿到我面前,我能很快知道它在整个行业的位置。

看得多必然导致想得多。我比较冲动,爱把心得写下来,时间长了,朋友们就建议我开个微信公众号,把这些心得都分享出去。“童书出版妈妈”这个公众号给我带来了很多儿童教育方面的名声,尽管我一再声明是个分享者,但“教育专家”的帽子依然不时向我袭来,订阅者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会从外地连夜坐火车来,只为听我一场讲座,然后又坐火车回去。

名气大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我们这种做过名气幕后推手的编辑。我一度陷入焦虑,每天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使自己的思想不至于枯干。我开始搜寻北大、中科院、北师大的教育课程,希望能通过读个博士来增加点思想积淀。

同时,我也紧迫地看书,从方法论(诸如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训练、亲子心理学、沟通术)到教育流派和思想(诸如天才教育、个性教育、自然教育)。最后,我发现,要读的书20本足矣,因为所有的方法和流派,最终都指向一个哲学命题:存在的价值。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换成教育的说法便是:你期望你的孩子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换成一系列的小说法是:

人生是一个目的还是一个过程?如果是一个过程,那么任何阶段都是同样重要的,都具有存在的独特意义。那即是,童年不应该为成年做准备,童年不应该因为成年而牺牲掉自己的价值(主要是快乐和自在)。

人活着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奴役,还是为了适应现实?如果是为了前者,那么为了提升孩子的“社会竞争力”而无休无止地做作业、做卷子、学英语、做技能训练……是否合理?

人活着是为了符合某个标准吗?不管这个标准有多伟大正确,但生命的使命绝不是为了符合一个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去评价成功的人生和失败的人生?为什么要依据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生命如何活,自己的人生如何过?

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父母,是千古圣贤,孩子的人生还应该是自己的,任何人不应该代替他活,也不可能代替他活。

李鲆不是一个教育专家,我相信他看的教育书籍一定没我多。

但思考过人生问题的父亲,不需要任何教育专家说三道四,他天然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是的,他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拿过心理咨询师资格,教过三年书,在乡镇待了六七年,在市政协待了四年,之后来北京做过公关营销以及林林总总各种媒体形态的编辑;是的,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敢在一个小城镇辞掉公职专事写作,他来北京的原因不是因为机会多,而是因为这里评判人的标准不那么单一。

他懂得存在的价值,他思考过孩子应该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他认为他的女儿的降生,不是为了通往奴役之路,而是为体验生命美好而来。他认为女儿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任何聪明人都不应该代替她活着。

所以,这位老爸的词典里面没有“不”和“必须”;所以,女儿受了欺负,他还是说“小朋友的事情小朋友自己解决”;所以,女儿爱做作业就做,不做他就帮忙糊弄过去;所以,女儿爱打电子游戏就让她打;所以,女儿到了小学毕业才扔回一袋奖状奖章,因为她知道,任何标准和评价,都不重要;所以,他甚至不反对女儿未成年性行为,只要记得全程做安全措施;所以,他说“人生规划,很可能是个笑谈”,“做自己喜欢的事,便是幸福”……

我乐于见到,如此放任的、快乐的童年,造就的是个阳光的、有才华的,同时会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女孩。仅仅从《亲爱的老爸》那篇文章来看,15岁的小妖已经懂得,她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她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她做好了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一切准备。

这也许不是一本太实用的家教书,但却是一本到达“底部”的书,即当你与李鲆心领神会的时候,你自然懂得如何去做父母的书。

(三川玲:著名童书出版人,《华尔街日报》儿童教育专栏作家,网易教育论坛主持人,在微信公众号“童书出版妈妈”分享触动内心的教育新知。)

后记

集中写这本书用了大概一个半月时间,但准备的时间却很长,起码从小妖出生开始,到现在,将近十五年。

甚至这样说还不够,我人生所有的经历、体验,我的三观,也都是在为这本书打底子。

它其实不是一本单纯的家教书,而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永远的关注、牵挂和叮咛。

我的父亲、也就是小妖的爷爷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我读书时,他对我说得最多的无非是“好好学习”;我工作后每次回家,他都会说“好好工作,跟同事搞好关系”;我现在异乡,他偶尔会打电话过来,问问这边的天气情况,让我不要太拼命,要注意身体。从本质上来说,这本书和我父亲那些简单的叮嘱并没有什么区别。

以我曾为人子的经验,以我对小妖的了解,我猜测,她可能并不会特别认真地去看它。

理由一:“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写得比你好看多了。”

理由二:“你平时都说过了呀,我都懂的。”

理由一确实是事实,尽管会难免让人有点沮丧。至于理由二,则是应该感到欣慰的。你不必多说,她已经懂得,已经在做,甚至超出了你的期望值,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但文字毕竟和语言表达有所不同。我们都是羞怯的人,我们很难“说”出细腻丰富的情感。我们彼此相爱,亲密无间,走在路上都会本能地牵着手,但很难开口说出爱字。那么亲爱的小妖,通过文字,我会从容地、无障碍地表达这些,你会感觉到更多。

你曾经给我们写过一封信,大概意思是,你很庆幸遇上了开明的、爱自己的父母,你也深爱我们。但后来,我们偶尔提到这封信,你却马上要求换话题。

亲爱的小妖,我懂,你是觉得不好意思。我很能明白你这种感觉:我写完了这本书,交给出版社出版,让许多人读到它,谈论它,我甚至会在很多地方、跟许多人谈起这本书,一起交流做父母的感受和经验,但,我却没有办法跟你谈论它。也是因为,会不好意思。

亲爱的小妖,今年七月,你15岁了。我修改了我的写作计划,临时插这样一本书进来,希望作为给你的一份礼物。我知道,你就算不会认真去看它,也会是满心欢喜的。

书里很多内容,我平时都说过或者做过了,不过也有些部分,可能超过了你现在的理解能力。就算是未雨绸缪吧,以后你会慢慢懂的。我希望你可以看看它,大概有个了解,以后在遇上问题时可以作为参考。

但我所说的、所写的,也并不是军规、法律,需要你敬畏,需要你谨记,需要你不走样地遵守。你有不同的见解,你有新的选择,都是应该的。

说到底,这只是老爸写给你的人生参考书。只是参考而已。你最终要自己做决定,并且为自己负责。老爸曾对来自父辈的劝诫不屑一顾,以为那都是腐朽的、落伍的见解,当然我这种以为也未免太过偏激;但是如果你这样以为,我也会无怨言地接受。

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孩子,你再翻开这本书,或许会有新的感觉。你会知道,我曾是那样爱你,比能说出来的、能写出来的更爱,比你以为的更爱。

你是上天的馈赠。你是最大的惊喜。你是无价之宝。

2013年3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