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要实现职场收益最大化
面对好机会,谁都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不过,跳槽最忌冲动,除了职位、薪资等需要仔细权衡比较之外,跳槽的“隐性成本”也不容忽视。职业规划师建议你:在跳槽前务必做好成本分析,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失惨重。
杨慧从英国留学回来以后,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耀眼”的学历,很快被一家语言培训机构聘用,成为该机构唯一的一名留洋女教师。
进入这家培训机构以后,杨慧发现身边同事的学历都只是大专或本科,说出来的中国式英语也让人似懂非懂。高学历和一口纯正的英语让她鹤立鸡群。该机构给她开出的待遇也是高人一等。由于杨慧“留洋”的名号,来该机构学习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无奈之下,她接收了十多个“一对一”授课的学生。
就在工作风生水起的时候,杨慧却突然辞职了。理由很简单,她计算出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远远大于劳动报酬,她所创造的70%的价值都被老板拿走了,而自己只领到可怜的30%。她感觉待遇不公平,心生委屈,于是选择跳槽。
当老板看到她递过来的辞职报告时,脸上的诧异一闪而过,也许这早在预料之中,老板说:“祝你好运!”杨慧信心百倍地走出了那家教育机构,她相信自己能干出一番更好的事业,因为已经有好几个学生愿意单独和她学习英语口语。辞职的第二天,她搬出了该机构为她租的房子,眼下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杨慧顶着凛冽的寒风看房,与房主讨价还价。终于在一个傍晚,搬家公司将她的全部家当搬到新租的房子里。看着凌乱不堪的屋子,她突然想起几个学生晚上要来学英语。还没顾得上吃饭,她就赶紧联系那几个学生的家长,让学生们来她的新居上课。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杨慧听到了几位家长不同语气的拒绝:“杨老师,我还是决定把孩子留在原来的班级,那里的学习氛围好。”“杨老师,你的新房子离我们太远了,交通不方便,我们不去麻烦你!”“杨老师,孩子的进度跟不上,还是顺其自然吧。”顿时,杨慧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想到她炒了老板的鱿鱼,家长也炒了她的鱿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慧拿着自己的学历证书和个人简历,穿梭于各个人才市场。杨慧应聘了几家单位,可是负责招聘的人员一听说她在以前的单位工作不到半年就辞职了,都轻轻地摇了摇头。
如今,杨慧仍然在人才市场里挤来挤去,眼看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她有时候不得不后悔自己当初的轻率。也许有一天,她能够找到自己的新方向,但是那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断地跳槽、跳槽、再跳槽,这样不仅会增加就业成本,也容易使自己成为职场上缺乏耐心和毅力的人。
从上面的成本分析不难看出,跳槽前不考虑成熟,只会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有专家建议:跳还是不跳,一切以职业规划为准。跳槽前,很多人难以冷静、理性地分析利弊得失,只是迫不及待地甩掉眼前枯燥的、不能激发动力的工作。如何降低跳槽成本支出,让个人利益最大化呢?职业规划师提出以下三点。
1.对当前工作做一张收益分析表
参考跳槽的成本分析,对当前的工作平台、工作环境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分析,看看自己在这里可以得到什么机会,又有哪些方面对自己的发展有利。相比陌生的环境,熟悉的环境对自己总会有些益处,不能完全否决掉。
2.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目标公司或行业
跳槽不是万能药,不能动不动就用“跳”来解决。跳到新东家难道就不会再有问题了吗?在选择新平台前,一定要耐心地收集资料,对目标公司以及目标行业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结合自身状况,分析清楚了再做决定。
3.从长远的职业规划角度进行决策 前两步都是在收集各种资料,为你的理性判断做铺垫。如果以你的个人能力不能完成,那么不妨请求外援——职业规划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来制订职业规划方案,有了方案,就有了行动的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跳槽引发的风险和成本。
总之,在跳槽前我们要冷静下来,重新评估手边的工作,理清头绪,花点时间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场收益最大化,做职场上的常胜将军!
P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