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青春
分类
作者 张瑶//洪岩//高翔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瑶、洪岩、高翔主编的《听青春》是厦门音乐广播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全书采用散文、随笔、小说等形式,配合珍贵图片,围绕“听”和“青春”两大主题,由曾经和现任音乐广播领导、主持人自己撰写文章,真实呈现厦门音乐广播开播20年来主持人的心路历程和音乐广播发展过程。

内容推荐

张瑶、洪岩、高翔主编的《听青春》内容介绍:厦门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成立于1993年。从开播之日起,音乐广播就以其卓越的收听品质,不断创新的节目形态,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深受厦门听众的喜欢和爱戴,成为广电集团旗下一支优秀的广播团队,更成为厦门及周边地区音乐文化娱乐的风向标和热心公益的媒体典范。

二十年来,音乐广播持续不断保持了全城收听率第一的好成绩,这不仅是一种是难能可贵的坚持,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音乐广播不断探索广播节目的无限可能。从“流行风云榜”的流行时尚到“音乐老朋友”的经典回味,从“红红工作室”的益智游戏到“蔷薇之旅”的心理建设,从“鹭岛新人榜”的梦想初绽到“厦门好声音’,的成功举办.与时俱进,扎根厦门这座城市,守望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广大听众提供最好的音乐文化、娱乐节目。

二十年采,音乐广播始终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传播正能量,引导正能量,先后举办过近百场的公益活动.他们为全市600位视力残障人士募捐过语音播放器,为24所农村偏远学校筹建过音乐教室;为了让美丽的厦门更加美丽,他们和听众一起种植红树林,保护白海豚,呼吁熄灯一小时,节约不必要的照明等等。在无数次的公益实践中,他们不仅和听众成为好朋友,更成为信念相通、行动相随的同路人。

二十年来,音乐广播获得了无数荣誉的肯定:广电集团的明星团队,厦门市新闻单位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最具实力音乐广播等,在荣誉面前,他们保持了一贯的淡定和坚持,因为荣誉只能代表昨天,未来需要更坚实的步伐。

在音乐广播开播二十周年来临之际,主持人敞开心扉,用轻松、幽默、温暖的文字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录,相信这些用青春的热情和职业的坚守写就的只言片语能够成为他们与听众朋友交流的纽带。

《听青春》是一本中国文学。

目录

宋康 不可复制的青春

张 虎园路八号的青春

洪岩 听说

高翔 硬得你铁板,软得像白云

雨桐 清晨,我和你

叶红 姐姐,是个温暖的称呼

习薇 他们的青春

晓文 909的20年

王 一笑而过已十年

志远 我的青春笔记

李苏翰 路上的少年

源源 致永远新鲜的厦门音乐广播

胖胖 第一次写自己

小曼 曼曼的角落

布冉 突然的自我

阿毅 ……

赵凌 这些年

林达新 你是我的梦想

哈妮 麻辣女主播的电台生活

【小说接龙】FM100的实习主播

后记

试读章节

我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虎园路,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一个动物园或虎园,后来废弃了?当我第一次走进虎园路八号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tiger的痕迹,只是一座绿荫掩映的小院,有着厦门特有的那种老别墅的味道。一道斜坡上去,一座不算太高的院门,水泥墩,铁栅栏门,左手边一个白色木板,写着楷书的几个字: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右手设一门房,临街的窗户镂空着,进门的小院用麻石板铺的地,夏天水泼上去,有精致的凹凸花纹,迎面一座三层品字形的小楼,每层五六间房子,每间都小小的,没有像普通的办公楼那样门都朝一个方向开,而是根据品字格局和楼梯的角度错落有致地朝南或者朝西开着。最妙的是楼前有两颗巨大的芒果树,初来时正值夏天,记忆中青青的芒果满树都是,压得枝条都弯了,树梢顶端的则微微泛黄,发出成熟的浓香,事实证明,这两棵芒果树确实不是盖的,因为五六天后我就尝到了它的味道,甜美异常,满齿留香。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转过品字形的小楼,竟然是个像后花园一样的院落,有一蓬翠绿的竹林,几棵高大的乔木,三幢二层的小楼,一幢办公,一幢直播,一幢单身宿舍,曲径通幽后又是一番新天地。当年的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伺一个电台的办公格局会是如此“小资”和内敛,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应该就是厦门人或者是厦门媒体的个性吧,外表普通,毫不张扬,内心却蕴藏无限可能。

23岁的我在1992年8月最炎热的季节,拖着行李箱从福州来厦门电台报到了。一年前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福州工作,或许是对福州炎热的气候不适应,或许是举目无亲的悲凉感,或许是对无所事事的机关工作状态的本能抗拒,一年后我竟然逃一样地离开了福州。

在厦大历史系师兄的介绍下,我给当时的方台长寄了一份简历,一份我写的文章,利用来厦门出差的机会和方台长见面聊了30分钟,半个月后,我就被通知可以来厦门电台上班了。我的惊讶相信你可以理解,就这样?就这样简单?我就能回到厦门?狂喜之余,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装,赶来报到。多年后,我仔细询问早已退休的方台长,为何当初能让我如此顺利入职,方台长的话让我感激涕零。他说,虽然见面仅仅30分钟,但我看得出你是个有理想的人,想千事,有学习的能力,作为储备干部我们就决定要你了。是啊,就这么简单,没有所谓的人情关系,没有所谓的请客送礼,只是因为对你能力的预估,人家就决定要给你这份工作。多年以后我常常感慨,90年代的厦门纯净得如此简单,一如她湛蓝美丽的天空。谢谢您,敬爱的方台长,您的慧眼让我找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和目标。

20年过去了,当年在福州工作的同事们都已经升至高位,见面时都惋惜我那时的离开。除了礼貌的回应外,其实是我的内心并无半点的后悔,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个性,如果当年留下,我的人生可能会如世俗期待的那样成功,但我的内心一定不如现在充实和快乐。二十年的广播生涯,我把青春给了它,它也回报了我无价的人生体验。虎园路八号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办公室文员,虽然工作还是有些机械和刻板,但是我却有了近距离接触广播和媒体人的机会。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大家说话不再宫样了,写的文章也像真的文章了,同事之间真诚的目光多了,办公室的氛围轻松了,甚至是有些搞笑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工资瞬间从174元涨到了508元,据说是享受到了特区津贴的缘故。我再一次被狂喜击倒,三倍的涨幅啊,我感觉自己突然变成了富人,除花了30元买了一桶进口的饼干犒赏自己外,我还花了100多元买了一条橘色背带裙,换掉那条从福州带来的略显土气的碎花连衣裙,我要迅速融入这个我喜欢的、自由轻松、充满品位和创意的集体。

初识的电台同事基本分成三大“PA”,第一“pA”是记者们。除了一些中年的前辈,印象最深刻的是新闻部和文艺部的一群美女姐姐,若虹、林英、毓萍、纪君、露娅等,她们衣着华贵,搭配得体,谈吐优雅,学识渊博,正值30左右的绝代风华,举手投足者B是我一个20多岁小丫头羡慕的份。每当她们采访归来,施施然走进大院,都会被我的目光追随50~100米,直到拐角处。听他们如何睿智地表达观点,看他们如何巧妙地搭配衣着,是我最大的快乐,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偶像。后来,几位人中凤凰一般的姐姐果然飞得更高了,有的做了香港地产界的高管,有的赴美国和欧洲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说在其后的20年广播生涯中,我的节目还稍微有那么一点品位的话,全是因为这群姐姐的潜移默化。

第二“PA”是分管行政和播讲闽南语的阿姨,秀宝、旭光、露玲、雪梅、婉清等众位阿姨,她们用闽南人特有的温情与细腻温暖着我一颗孤独的异乡灵魂。她们告诉我吃杨梅一定要盐水泡过,蛤蜊汤可以平肝降火,点蜡烛可以赶跑厦门的蚊子。总编室的石兆阳姐姐还不厌其烦地带我到深田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抢购了一种叫作“即时伊面”的方便面,回家煮着吃,美味无可抵挡,我至今还记得那种带着淡淡沙茶酱香的味道。多年后,和老厦门人偶然谈到这个牌子的方便面,他们告诉我那可是当时的明星产品。很不容易买到的。哦哦,原来如此!为了让我吃上这个美味的方便面,石姐姐足足陪我排了一小时的长队!P9-11

序言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909,恰似那个陪伴我的青春:在明媚时绚烂,在忧伤时温暖,在华丽时凉艳,在冒险时勇敢,在倔强时桀骜,在柔软时坚强,而成长从未停止,只因有你相伴。

想来,青春是无法复制的。未曾有过再来,于是便更加值得珍惜和怜爱。结缘909正是我青春最盛的时候,一个对声音极其敏感的人,是不是注定了要倾听;这会不会是冥冥之中上苍赋予我的使命?伴着909的电波,我们和你一起守候,听欢笑、痛苦,听掌声、批评,听青春、蜕变,亦倾听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光。

若回忆如声,那我如何忘却那年音乐响起时的雀跃1993年11月28日,虎园路8号,一个破旧仓库改成的办公室中,一群年轻的身影活跃穿梭、挥洒激情,完全不知天高地厚,完全不分白天黑夜,只知道喜好和无条件的投入,十几个人组成的“小团伙”打造的奇迹记录着:FM90.9厦门音乐广播那么招人喜欢的足迹:收音机脱销;听众来信得借助机器来速拆;夜深人静了司机争相要送主持人夜归;1周年庆的主持人晚会门票被疯抢;购《DJ的歌》纪念专辑挤破老电台的大门;2周年庆户外听友见面会现场有人上树;5周年庆没有门票的观众在嘉禾公园外排成长龙观望;9周年庆时,花车从电台门口出发,花车走遍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好些听友一直尾随;10周年庆大家蜂拥抢购《美丽十年》;11周年庆在sM城市广场的主持人见面会,数度被汹涌人潮中断,不得不采取全体主持人集体鞠躬道歉而匆匆收场的台庆演出;12周年庆,听友争购代表音乐广播12年成长历程的12款爱心公仔,用以援助癌症妈妈凌雪珠和12户困难家庭;13周年庆,500名听友争相报名参与“冬日护绿”志愿公益活动,为厦门的主干道行道树刷上白色保护层;14周年庆时,600位热心听友积极投身到“让他们听见美丽”大型公益活动中来,与全市盲人结对,认捐一台价值240元的盲人语音播放器,帮助他们用听的方式来更多地了解世界;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情系灾区,爱心飞渡”赈灾募捐绿丝带特别行动中,数以万计的本地热心市民及国际友人纷纷涌向捐款处,出租车、私家车、单位车辆更是络绎不绝,绿丝带也曾三番五次地告急;16周年庆以来一直不间断进行的“给边远山区捐建909音乐教室”爱心活动中,大家踊跃报名;近20年来听友的铁杆追逐引发的音乐广播持续领跑厦门地区广播收听率及市场份额双料王的傲人成绩。

听觉的记忆里总还有挥之不去的青春画面,这些画面都和青春同路人有关:11月28日那天晚上,我的首档节目《晚风轻唱》表现并不佳,和室友《月亮河》的斯寒卧谈到深夜依然不肯入睡;邻居《阳光问候》的晨风经常提醒我,晚上睡不着欢迎挠墙哦!某个秋夜,《你我天空》的齐麟急敲我和《都是霓虹夜》的雄志的门求助打老鼠;一周年庆晚会和《厦广音乐排行榜》的伟鸿主演小品《寻人启事》中,我那变幻莫测的装扮;值最早班《黎明地平线》的张瑶在办公室描述梦见直播迟到,导致误播惊出一身冷汗;走到哪儿都哼着小曲,梳着条大辫子、扛《华夏乐坛》大旗的赵琼,后来不觉变身为大伙儿的开心果;大家忍不住在办公室讲限制级笑话时,厦大音乐系钢琴专业、《古典音乐之光》的小瑜正色道:人家还是个学生呢;《人在天涯》中好脾气的付伟,在筹备纪念专辑《DJ的歌》出版时,不厌其烦陪着我跑音像,忙不迭地打杂却丝毫无半点怨言;选了个特不好、众人都瞧不上的午后时段,还操着俺们听不懂的《闽南乡音》,但愣是把收听率飙到最高的“遭人嫉恨”的方平、蔡慧组合;还有最最最让我尴尬的名嘴《红红工作室》室长洪岩,由于我俩个头相当,音色一样甜美,声音的穿透力都过A级,从1993年至今,不断地有人“洪冠宋戴”,“宋冠洪戴”,估计这样的剧情还会继续上演……

这就是曾经的我们,正如斯寒在微信里回忆的:那时候,我们从虎园路8号的大门走进去,总是不知不觉地旁若无人,趾高气扬,我们即便矢口道前辈们对我们的骄傲不满意,还是那么不谙世事地一笑而过,淘气地我行我素,任性地翘着青春的尾巴尽情表现自我。

当然,听觉的画里最无法忘却的还有我此生永远珍藏的感激,这些感激皆与青春的缘分有关。1993年某个午后,还在中学就读的彭军陪着他校园广播站的同学向我来索取《晚风轻唱》节目中播出的录音资料,翌年他竟转而成了我们队伍中的一员,909电波中的《随身听》让那么多粉丝痴迷,2011年我还和他联袂出版了《行走两岸》一书,“缘”就这样妙不可言。这些年来,超级粉丝杨锦强、远在北京的李黎芳等听友每逢11月28日都会风雨无阻送来的生日庆贺短信,藏在我们家阁楼箱子中上百封的听友来信,还有被分成五个小组的《鹭达新人榜》歌友会会员在环岛路海滩烧烤留下的倩影,都是“广播之缘”的见证。还有太多美好,以青春之名珍藏:新人榜出版首张参与歌手合辑《我想做你最好的朋友》时在录音棚熬夜的兴奋,发售时万人空巷捧场、挤破小舞台的尴尬;一次次策划、执行举办《鹭岛新人榜》季度赛、半年赛、年度总决赛和选手们台上台下挥泪的互动;和新人榜签约歌手一起上形体训练课时的爆笑;为新人榜8周年庆歌手回顾演唱会时有人不慎挤落至白鹭洲喷泉水池的担忧;春节期间,迁徙而至的新老新人榜成员盛邀我这个老榜主一起去K歌房狂飙高音……

有关于听的青春往事历历在目,耳畔还依稀响彻着909的誓言:“停不了的旋律,诉不尽的爱意”、“畅想音乐世界,遨游文化海洋,FM90.9与您声声相伴,时时相随”、“你身边的声音,我梦里的旋律”、“有音乐、有快乐、我们同在”。铁打的909播音室.流水的主持人风景线,当年的青春同路人,都有了各自生活和事业上的精彩。眼前年轻的909团队依然保持青春活力,其秘诀就是不断加盟的新鲜血液,中坚力量雨桐、高翔、习薇、晓文正擎起音乐的天空,新锐DJ王焱、志远、李苏瀚、源源、布冉、胖胖、小曼正苦练内功,蓄势待发。团队中的任何一枚音符都无限钟情于这份来自声音的缘分,以痴迷和敬业来回报受众涌泉般的厚爱,他们在“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最具实力市级音乐广播”、“福建省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厦门广电明星团队”诸多光环的引领下,用无怨无悔的青春践行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书写着不可复制的广播年华。

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记忆,它包含着欢笑、痛苦、成长、蜕变。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是每个人心中最动听的旋律。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故,我认为:《听·青春》的故事是用来纪念的。

后记

1994年.组织行为学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而之后的实践证明,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法宝之一是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有意义的、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任务。

话说音乐广播团队凝聚力一向很强,从1993年11月28日开播之日起,每一位团队成员都秉持爱党爱国爱909的信念,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较真态度捍卫着909的所有荣誉:全城收听第一、全国最具影响力电台、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福建省新闻系统学习型先进集体、广电集团明星团队等。这一次,在音乐广播开播20周年之际,我们再一次选择了一个难度系数比较高的动作:一起做一本图文并茂的纪念书籍——《听·青春》。

感谢节目中心陈桂林主任,百忙之中帮我们一审再审文稿,并给予方向性指点;宋康副主任作为音乐广播前任总监,除了以身作则跟所有主持人一样按时交稿外,还因开台元老的身份,被我数次烦扰,一起翻找、选定音乐广播20年来的成长照片。

请允许我不谦虚地说一句:“咱音乐广播的小伙伴们是最棒的!”平目的直播节目里,大家早已熟悉了他们的机智、幽默、妙语连珠,而在《听·青春》里,他们展现的文字功底定会让人惊艳不已。

除了小伙伴们各自独立成章的部分,小说接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高翔的建议甫一提出,众人纷纷拍手应和,15位伙伴轮番粉墨登场.洋洋洒洒3万字的“巨著”以平均每人一天半的速度迅速成稿,故事情节更是虚实结合、跌宕起伏,更有FM100270度无敌海景直播室、全天24小时开放咖啡吧接踵登场,总算圆了众DJ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诸多-遗憾。

在编辑《美丽十年》时就知道晓文从小习画,这次编《听.青春》心里就一直存着希望她能为各位兄弟姐妹画卡通头像的心思,但也知道这活不易。没想到关键时刻,晓文“童鞋”二话不说挺身而出,充分体现了我台女主持人之“女汉子”风范。一时间,我们的909微信群里,各种“讨好”晓文声此起彼伏,希望能够满足画瘦、画漂亮等“无理”要求。

雨桐、叶红、源源担当初审编辑,一丝不苟的劲头让人不禁联想起戴着老花镜的较真的老编辑的形象;习薇、晓文、源源、布冉、高翔、张瑶和我还临时组建了“909文学创作7人组”,24小时不间断讨论有关书名、小说布局走向等问题。

再一次感谢厦门大学出版社的老朋友们,每一次合作都那么合拍,真心感恩!

直播总有遗憾,文字记载永恒,让我们用这本《听.青春》感谢20年来支持我们的听友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