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莉编著的《经理人财务知识速成读本》讲述的是一个不懂财务的经理人,在销售型公司里慢慢立足的故事。在故事中,主人公刘扬在妻子李宁的帮助下,从完全不懂财务,到渐渐地了解一位经理人所需要知道的财务常识,懂得了如何让财务专业人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本书的主人公刘扬,35岁,学历一般,销售精英出身,符合最普通的经理人条件;刘扬的妻子则为另一家中型公司的财务经理。这样的设定,使本书在讲述销售方面的情况时有所简略,但对财务基础却更为深入。
本书将经理人需要了解的财务知识,放入故事情节中,根据故事的发展一步步地进阶讲解。并且以虚构的公司情况为基础,结合相关数据,对问题进行摸底、分析和解决。本书注重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同时强调财务观念的养成以及如何利用财务工具进行决策,相信会对经理人有所帮助。
管理一家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完全不懂财务的人管理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黄丽莉编著的《经理人财务知识速成读本》以主人公刘扬管理一家销售型公司的故事为主线,从刘扬最初“空降”到公司开始,一步一步跟随他,慢慢摸清情况,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在公司里掌控得力,带领这家境况窘迫的销售型公司,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经理人财务知识速成读本》的特点是场景逼真、语言通俗,以完全不懂财务的经理人的视角来讲述管理故事、分析财务得失、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实为不可多得的财务管理入门书籍。
第四步,当你对财务十分有心得之时,就可以利用财务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些筹划,此时财务已成为了你的臂膀。”
“你看我这计划如何?”李宁这样问道。
刘扬抬起头来,对着李宁苦笑道:“夫人啊,你这是想让我成为财务专家啊?”
李宁说:“是啊,这没什么不好啊。”
“呵呵,是挺好,不过我觉得我不一定能学那么多。”刘扬说道。
“没关系啊,”李宁笑着说,“不管你最终能学到什么程度,只要能比现在知道得多一些,那么对工作就一定会有帮助。”
“嗯,我知道了。”
2.2 会计用什么来说话
“现在咱们先来说说会计语言。”李宁对刘扬说道。
“会计语言?”刘扬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说法。
“对,就是会计语言,”李宁说道,“会计语言,就是使用会计术语的话。”
刘扬一听就有点明白了,说道:“哦,我知道了,原来我们会计说话我很多都听不懂,就是因为不懂会计术语。”
“嗯,是的。会计术语,都有其专指的对象和范围,只有清楚术语是指什么,才能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所以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会计的语言吧。”
“好的,我想这个我很需要。”
2.2.1 认识会计的借和贷
“会计的语言,让人们听不懂的原因,就在于其中的术语。就说最简单的,会计最常用的借和贷,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我就是其中一个,”刘扬这时插了一句话,“我每次去财务部,就听到一帮会计讲借方、贷方,我一听就晕。”
“呵呵,借和贷是不太好理解,”李宁接着说:“当初我在大学学基础会计的时候,许多同学过了一个学期都还经常搞错,你们外行不明白是很正常的。”
“你是学贸易的,应该知道,现代金融业,起源于13至14世纪的意大利。那时候意大利的港口生意兴隆,各国的商人们都去那里进行交易。这就使当地有很多国家的货币流通,这对生意带来不便。这时候就有一些商人出来,专门进行货币的买卖、,信贷业务,这些商人就是信贷资本家。
“信贷资本家为每一个开户人都预留两个记账部位,一方记为‘借方’;另一方则记为‘贷方’。
“例如,一个威尼斯商人,一到港口,先把威尼斯货币换成本地货币,买完货物后,又会将本地货币再换成威尼斯货币,这一来一去比较麻烦,索性就来时把钱存入户头,然后由借贷商人直接支付本地货币,然后走时将余款提走。”
“哦,所以说借方就是指增加方,贷方就是指减少方喽?这样我就理解了。”刘扬说道。
“对,这样说也没错,但是不全对。”李宁说道,“对于资产类的账户,这样理解是没错的,如银行存款、现金、固定资产,都是增加时记入借方,减少时记入贷方。但是,对于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就不同了。”
2.2.2 认知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那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到底是什么,这个我不太明白。”刘扬问道。
“嗯,你别急,就要说到了。”李宁笑了笑,接着说:“负债类科目比较好理解,就是记录负债的科目,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还有就是一些应付款科目,如应付员工薪酬、应付股利等,这些都是很好理解的。”
“而所有者权益,这个名词听起来不太好理解,实际上也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记录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很少,我给你全列出来看看。”说完,李宁就将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列在一边的白纸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列表如表2.1所示。P19-20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却对财务知识不重视,或者因为种种“误会”对财务管理望而却步。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经理人谈“会计”色变,总是觉得财务很高深,会计很复杂,所以更愿意花大力气去和会计主管搞好关系。其实作为一位管理者,懂一点财务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如下。
首先,有了会计常识,才能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更好地与会计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其次,只有懂得财务常识,才能更好地督促财务部门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向财务部门提出数据需求。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不懂财务的经理人,在销售型公司里慢慢立足的故事。在故事中,主人公刘扬在妻子李宁的帮助下,从完全不懂财务,到渐渐地了解一位经理人所需要知道的财务常识,懂得了如何让财务专业人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
本书的主人公刘扬,35岁,学历一般,销售精英出身,符合最普通的经理人条件;刘扬的妻子则为另一家中型公司的财务经理。这样的设定,使本书在讲述销售方面的情况时有所简略,但对财务基础却更为深入。
编者一直认为,作为管理者,并不需要对财务知识了解得多透彻,也不需要知道那些专业的、繁杂的会计计算过程;但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至少能看懂财务报表,并对财务部门提出自己的数据需求。
本书将经理人需要了解的财务知识,放入故事情节中,根据故事的发展一步步地进阶讲解。并且以虚构的公司情况为基础,结合相关数据,对问题进行摸底、分析和解决。
本书注重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同时强调财务观念的养成以及如何利用财务工具进行决策,相信会对经理人有所帮助。
书中所提及的公司、集团名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编者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