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导论》作者托马森在调查语言接触的社会、政治和语言后果之后,集中研究语言本身在语言接触之后会发生什么:有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发生,有的时候新的词汇会加入这种语言、有时新的发音或者句子结构会在一个很大的地理范围内蔓延。相反,一些语言还会消失或者死亡。本书对于初学本领域的学生,是语言接触领域的一本非常理想的介绍性著作;对研究生、较适合专业研究者来说,则是一本有用的参考资料。
《语言接触导论》作者托马森在调查语言接触的社会、政治和语言后果之后,集中研究语言本身在语言接触之后会发生什么:有时什么都不会发生,有时新的词汇会加入这种语言,有时新的发音或者句子结构会在一个很大的地理范围内蔓延,同时一些语言还会消失或者死亡。作者还介绍了多语现象、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语言干扰的机制,以及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的起源与结果。
《语言接触导论》对于初学语言接触领域的学生,是一本非常理想的介绍性著作;对研究生和专业研究者来说,则是一本有用的参考资料。
《西方语言学视野》总序
《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
英文目录
前言
1.简介
什么是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环境中人们的表现如何?
语言接触有多久历史?
语言接触发生在何处?
语言在接触时发生了什么?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2.接触之初与稳定性
语言是如何发生接触的?
稳定的与不稳定的接触环境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3.国家和个体中的多语现象
多语制国家和多语制个体
对多语言制的态度
一个国家,多种语言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案例研究:印度
多语制的社会和政治后果
学习和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4.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结果
有没有不能借用的语言特征?
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社会预测因素:接触的强度
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社会预测因素:存在不完善学习与否
当不完善学习在干扰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时候
当不完善学习在干扰过程中起作用的时候
接触引发语言演变的语言学预测因素
说话人的态度:为什么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对受语结构的影响
如何判断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化已经发生?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5.接触语言区域
定义
世界上的一些接触语言区域
巴尔干地区
波罗的海地区
埃塞俄比亚高地
南亚
新几内亚的塞皮克河盆地
北美的太平洋西北岸地区
接触语言区域的复杂历史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6.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化:机制
机制1:语码转换
机制2:语码交替
机制3:被动熟悉
机制4: “协商”
机制5: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机制6:双语人的第一语言习得
机制7:蓄意决定
关于干扰机制的两个最终观点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7.接触语言I: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
什么?何时?在哪里?
什么?
何时与何地?
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并非极其简单,也非完全相似
皮钦语/克里奥尔语的起源理论:语法从何而来?
单一起源论
突然起源假说
逐渐起源假说
不同的起源路径会有不同的语言后果吗?
本领域的其他问题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8.接触语言II:其他混合语言
什么?何时?在哪里?
双语人混合语起源的两个路径
如何进行?
双语人混合语在稳固族群中的产生
双语人混合语在新族群中的突然产生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9.语言消亡
语言消亡的定义
理论框架
语言是如何消亡的?
语言磨蚀
语法替代
结构上没有借用和丢失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10.濒危语言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附录1 世界语言接触情形图
附录2 世界各国的官方语言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语言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