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部分 关于语言内容与思维内容对应关系问题的历史溯源
第一章 K.C.阿克萨科夫的理论
语言形式与“语言中体现的内容
语法中共性意义的思想
第二章 A.A.波捷布尼亚的理论
语言内容与“语言外”内容
“语言的形式属性”:语言中的语法范畴与言语中的语法范畴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前30年的研究
斯兰斯基阐释中的“语法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对应关系
福尔图纳托夫关于“思维的符号”的观点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阐释中的“语言思维”概念和“语言外语义概念”
A.A.沙赫马托夫关于语法学范畴和心理学范畴的学说
A.M.彼什科夫斯基阐释中的意义的语法范畴化
第四章 20世纪30-60年代的著作
谢尔巴的观点
梅夏尼诺夫的概念范畴理论
维诺格拉多夫的理论
第二部分 语义的分层
第一章 意义与言意
语义的层级
语言意义的思想内核与阐释成分
关于意义与言意对应关系问题的文献
第二章 语法意义的意向性
关于“意向性”概念
意向性层面
语法意义在文学文本中的言意实现
意向性程度
第三部分 不变性/可变性体系中的语义范畴化
第一章 关于不变性问题
“不变体”概念
不变体的相对性
语法意义的结构类型
体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语法范畴的体系性特征
语法范畴及其与词汇的关系:相关性特征
对立与非对立性差异
语法范畴的必须性
范畴意义与非范畴意义
范畴间联系
第三章 不变体与原型
原型与可变性体系
原型性时间指示及其环境
感知性变体
第四部分 功能语义场语法与范畴情景语法
第一章 语法结构
原始概念
功能语义场体系
第二章 范畴情景
问题的提出
主导性情景
语法学领域中对隋景的现有解释
第三章 语言单位的功能
功能潜力与功能实现
功能与意义
词形层面的功能与句子层面的功能
功能潜力
第五部分 体—时综合体
引言
з.科什米德和о.с马斯洛夫的思想
第一章 体学
体学研究的主要流派
体的形式的范畴意义
体的个别意义
体学情景
“界限”语义
“出现新情景”特征
“时间长度”语义
第二章 时间限定性
范畴语义
时间非限定性的类型
时间限定性是一个功能语义场
第三章 时间性
范畴语义
场结构
与“体”的语义的联系:现在时与完成体
结论
第四章 趋向性
范畴语义
趋向性是一个功能语义场
趋向性(体学一趋向性)情景
第五章 时间顺序
范畴语义
时间顺序的表达手段
结论
第六部分 人称与人称性
第一章 人称的语义
初始概念
人称指示的类型
第二章 人称性是一个功能语义场
语义场结构
主体人称和客体人称
第七部分 主体—述体—客体关系
第一章 态和态范畴
态范畴语义场
主动性/被动性
及物性/非及物性
第二章 主体—述体—客体情景
初始概念
主体—述体—客体关系的多层面性:分析的难点
述体特征载体
主体—述体—客体情景分析的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