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向长途电话业务,躲开商业壁垒
稻盛认真地说道:“第二电电建立的初衷是为了
降低国民的电话费用,为一般消费者提供实惠的长途
电话服务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日本Telecom和日本
高速通信抢占了专有线路业务的市场,我们要在长途
电话上给他们杀个回马枪!”
1986年9月——
结束一早的会议后,石川雄三离开位于大阪的淀屋桥综合大厦的第二电电大阪事务所,快步走在御堂筋大道上。9月初的大阪酷暑炎炎,气温丝毫不弱于盛夏。不大会功夫,石川已汗透内衫。
走下地铁站的台阶,石川坐上了御堂筋线。这是要去拜访一家大型涂料公司,目的是为了推销自家的专有电话业务。1985年9月,石川辞去了在一家中小纤维公司的工作进入第二电电,随后在10月份大阪事务所开业时进入该部门担任公司电话专有业务的营业负责人。
“哎呀,之前听到说是电话的推销我真是大吃一惊呢。电话这种事情,我们自己出面拜托电电公社帮忙引线才是常理,从来没想过还能有上门推销电话业务的。”
总务课课长端着石川递过的名片稀罕地端详着。
“而且,你说的是第二电电。我最初还以为是电电公社的子公司呢。啊,对了,你说专有线路服务?”
“是的。我们将在一个月之后的10月24号正式开始营业。”
石川从公文包里拿出宣传手册开始解释。专有线路服务是指以企业法人为对象,向顾客提供专有通信线路的电话服务。
“采用包时定额话费制度。像贵公司这样,大阪东京问通话频繁的公司会比用普通的公众电话线路合算得多。”
“跟电电公社,不是,跟NTT比会便宜多少?”
“采用虚拟线路,大阪东京间包月是二十七万日元,比NTT大概低七万多日元,便宜了百分之二十三。如果是高速数字线路,同样区间的包月是三百三十五万,比NTT便宜约八十五万,节省了百分之二十四。也就是说,如果贵公司采用十线的模拟线路的话,每月可以省下七十万,一年可以减少八百四十万。”
总务课长露出感兴趣的神情接过宣传册。
离开办公大厦,石川一边松开领带,一边“呼”地长出了一口气。
感觉还行。嗯,应该是相当不错。
不过就算反应再好也不一定百分之百成为自家的客户。到最终签下合约还有好几道坎要过呢。
上午十一点,结束涂料公司的拜访回到事务所的石川看见桌上搁着一张便笺。今早刚刚见过的总务课长打来了电话,“您回来后请给我回电”。
石川拿起听筒。
“石川君,今天你讲的介绍怎么尽拣好的说呢。”
总务课长劈头就问。
……
P92-94
这是一个关于挑战者的故事,是一段他们的传奇。
“他们”是一名经营者和他所率领的十九人的年轻团队。
他们缺钱少物,也没有充足的人手。
可是,他们却向拥有三十二万员工的巨型垄断企业发出了战书。
没有任何人看好这一“鲁莽”的挑战。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成功了!以创造力和执著的热情为利器,他们在巨型企业的垄断壁防之上撕出了一道口子,成功地达成了“降低日本电信通话费用”这一初衷。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决不轻言放弃。
自立奋起,勇于挑战,才能改变现状,打破僵局。
这激励人心的话语正是他们的传奇——也是战后日本发展史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向现时代的我们传递的讯息。
1983年年初——
日本电信业界风云突变。
一场改革,不!是一次革命,席卷了日本电信业界。国营百年的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电电公社)主导的日本电信业界的垄断体制终于宣告完结,一个自由化的、民营化的、竞争的时代随之而来。
动荡始于第二次临时行政调查会,即土光临调。其核心人物为土光敏夫。
日本的公众电气通信法规定,日本的国内通信业务由电电公社专营,国际通讯业务由国际电信电话专营。两大公司垄断了日本的电信市场。
1982年7月末,也就是变革的前一年,土光临调针对电信垄断带来的种种弊端,拟定了基本改革意见书,提出应允许新的公司参与电信市场竞争的改革方针。
所谓的垄断弊端,在当时就是指日本远高于英美的电话费用。
土光临调的改革方案中还提到应改变电电公社的经营形式,建议将其拆分或使其民营化。
日本邮政省接受了土光临调的建议,发表声明表示,将制定电气通信事业法来取代现行的公众电信通信法。法律方面的改动和完善最快将于1984年前后完成。新成立的电气通信审议会将牵头负责电气通信政策的规划制定。
电气通信事业法将面向包含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电信相关团体。公众电信通信法的废除、电气通信事业法的设立,意味着电电公社垄断时代的完结,电信市场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
电电公社的拆分与民营化、电信行业的开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论是从企业历史长度来说,还是从反对派势力和社会影响力来看,电电公社改革的难度都远胜日本专卖公社的民营化改革,甚至比日本国有铁道公司的体制改革还要难上几分。
事实上,打破官营百年体制的土光临调基本改革意见一经发表,就在政治界、产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电电公社的拆分和民营化将损害电信事业的公共性”、“允许竞争者的参与还为时过早”等反对声不绝于耳。
然而,开弓之箭怎能回头?变革已进入了倒计时。在民间团体、竞争政策的推动下,战后第四十个年头,日本的电信业,不,应该说日本这个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静静地感受着这日益迫近的足音,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对于稻盛和夫先生是两家500强企业创始人,相信大多数读者早有耳闻,关于其中一家500强企业的NTT通信公司的创业历程,相信还没有过详细的记述。《挑战者稻盛和夫》是以稻盛和夫为实现日本国民的通信费用的下降而进行日本电信业市场自由化改革为题材编写的一部报告小说。
《挑战者稻盛和夫》大致分为九个部分。前言的“降低话费”,介绍了当时日本电信业界的大背景。第一章“冲入漩涡的挑战者”。面对着拥有二十几万员工的大型企业,几乎没有人敢建立起一个企业去与之抗衡,而此时的稻盛和夫却以至纯的目的——降低日本的电话费用,并凭借着莫大的勇气向梦想起航。
第二章“十九少壮的起航”。稻盛和夫创建的电信公司——第二电电在刚刚创建之时仅有十九人,而且行业竞争逐渐激烈,第二电电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下,虽艰难却坚定的前行着。
第三章“一跃居首的弱者”。第二电电选择舍短补长,将精力集中在即将开始的普通民众长途电话服务上,反败而胜。
第四章“葡萄串和旁系诸侯”。第二电电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稻盛和夫以非凡的智慧——即与地方的电力公司联合,利用电力公司的设备技术等,构建了“葡萄串”一样的电话网络,完美的取得了胜利。
第五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公司面对着残酷的价格战,稻盛先生决定对于赤字问题采取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使用特有的会计报表制度等方式逐步改善,并且在具有发展势头的移动通信方面加大投资。如此一来,即使长途电话单方面略显艰难,公司整体收入依然能够保持迅猛势头。
第六章“舍小异,求大同”。面对企业的联合经营问题,在丰田这一大股东的巨大压力下,两家公司“舍小异,取大同”,稻盛和夫以真切的诚意和纯粹的目的赢得了谈判。
最后一部分为日本电信业界的发展历程及第二电电的发展历程。
在专业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挤压下,一个中小企业想要跨行业参与到电信事业的竞争中去。他们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一举成为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稻盛先生是靠着什么样的理念,又以什么样的方法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呢?文章情节完整连贯,《挑战者稻盛和夫》作者多次编写长篇小说并荣获多种奖项。译者通过扎实的文字功底将日文转化成为适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文章。用准确的措辞严谨的表达了小说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情节跌宕起伏之处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