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认识沟通,你的沟通技巧如何,沟通是不是经常困扰着你?在与上级、同级、下级的沟通中,你都面临着哪些问题?
《沟通如何才有效(管理者不可不防的七个错误)》列举了中层管理者在沟通中常犯的七大错误,告诫各位在沟通中注意,别只顾自己说话,而忘记了倾听;理解了之后,再做反应;别偏离了主题;别忘了自己的角色;别做心理专家;别回避冲突;让沟通对象掌握主动权。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工作,需要引起沟通对象的反应,通过沟通对象的反应实现你的沟通目标。正饱受沟通问题困扰的中层管理者们,不妨从这本书中找到突破自己沟通瓶颈的方法!本书由赵日磊著。
沟通,简单的两个字,内涵丰富。沟通是说话,沟通又不仅仅是说话。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你如何认识沟通,你的沟通技巧如何,沟通是不是经常困扰着你?在与上级、同级、下级的沟通中,你都面临着哪些问题?
《沟通如何才有效(管理者不可不防的七个错误)》列举了中层干部在沟通中经常犯的七大错误,告诫各位在沟通中注意,别只顾自己说话,而忘记了倾听;理解了之后,再作反应;别偏离了主题;别忘了自己的角色;别做心理专家;别回避冲突;让沟通对象掌握主动权。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工作,需要引起沟通对象的反应,通过沟通对象的反应实现你的沟通目标。正在经受困扰的中层干部们,不妨从这本《沟通如何才有效(管理者不可不防的七个错误)》中找到突破自己沟通瓶颈的方法!本书由赵日磊著。
王经理是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从业5年,去年刚来到公司,之前一直在企业做人力资源专员工作,负责过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工作。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修炼已经到了一定水平,得到了公司老板的赏识,老板之所以请他过来,也是看重了这一点。
实际上,王经理刚刚从一个专业人员转型到管理层,在管理技能上还处于初级水平,特别是在沟通技能上。老板对王经理最大的抱怨是,王经理在与他沟通的时候,他听不明白王经理想说什么。办公室的门常常被突然推开,王经理急速地走到老板面前,还没站定,就开始说,直到王经理转身离去,老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来干嘛了?他刚才说了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做什么?”这一系列的问号经常困扰着老板。
这天,老板出差回到公司,王经理又来了。
“刘总,跟您说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公司最近人员的变动情况。最近公司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生产车间走了5个人,电工走了1个,机修工走了2个,行车工走了1个,包装工走了1个,仓储走了1个,财务部的会计小李最近也有离职倾向。这是公司员工离职的情况。第二件事是绩效考核的事情。上个月的绩效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汇总表已经做出来了,这是那个表,您有空看看。总体来看,上个月的考核结果不理想,大家的打分都没有拉开差距,最多也就差5分。各部门经理在对待考核工作的态度上也有问题,只是把人力资源下属发的表格填完了,却没有真正履行辅导的职责,没有帮助员工进一步认识绩效考核指标的内涵,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员工提升技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进,时间久了恐怕流于形式了。跟您汇报一下,希望您能抽时间关注这个问题。第三件事情是本月的培训工作,前段时间您安排我找几家培训机构给经理层作培训,我已经找了几家,也列了一些培训科目,请您过目。”
“看来你们部门最近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的。我刚回来,你就一下子汇报了这么多。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你说的第一件事情是员工离职问题,那么我想问你,最近一段时间员工离职率为什么会这么高?什么原因?”刘总问道。
“刘总,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琢磨。由于最近比较忙,还没和相关部门经理沟通,我下去调查一下,再向您汇报。”王经理怯怯地回答。
“既然这个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那么你为什么没有调查原因?下一步公司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个势头是继续发展呢,还是有所缓解?我想要的是这些答案,而不是事实的陈述。所以,请你抓紧时间对这件事情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越快越好,我明天就想知道你的想法。”刘总有些生气。
“你刚才说考核效果不理想,这件事情好像不只最近才发生吧,有什么应对策略吗?是经理的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要求你们作培训,你们作了吗?”
王经理的脸上已经开始出汗了。“刘总,这件事情挺复杂,我和他们也进行了几次沟通,但是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逃避。恐怕这是我的工作能力问题,我实在是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件事情还得请您出面。”
“什么事情都让我出面,我有那么多时间吗?如果什么事情都由我亲自去做,我还花那么多钱请你们这些职业经理人干什么?王经理,拜托你动动脑子好不好,干事情有个策略,有个步骤好不好?不要什么事情都列一堆事实。请告诉我答案,我要答案,下次和我沟通的时候,先把答案想清楚了再来找我。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这边还要见一个客户,你赶快回去准备这件事情,理出头绪,作出方案来再来找我。”刘总再一次被王经理}昆乱无序的思维方式激怒了。 王经理走出总经理办公室之后,刘总无奈地把后背靠在了大班椅上。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请了这么一个人?当初面试的时候感觉挺好的,说起人力资源管理来,头头是道。说什么,什么都做过,对理论也很熟悉,也有工作思路,所以那时候自己对王经理的感觉很好,认为他就是企业当前阶段需要的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处在变革期,从原先的基础人事管理转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一个专业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打理。于是,自己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来抓这件事情。
但是,自己为什么越来越不能接受王经理的沟通方式了?是自己太挑剔,还是王经理根本就不行,自己看走了眼?极度郁闷的刘总拨通了自己在中欧EMBA班上的老师秦教授的电话。
“您好,秦教授,我是您的学生刘力。您现在是否方便说话?”
“你好,刘总,我现在正好没课,说话很方便,你说吧,有什么事情吗?”
“秦教授,我最近经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公司半年前招来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以前在大型国企做过5年的人力资源专员工作,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我把他请来负责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刚来的时候,感觉还不错,还能提出一些思路,工作也有干劲,但是最近,我发现王经理的工作状态在下滑。我和他谈了几次,也没有什么改观,逼得我都想骂人。秦教授,向您请教,我该怎么办?”刘总说道。
“你对他不满主要体现哪些方面呢?请具体说一下。”秦教授说。
“我归纳了三条,我说给您听听。第一,王经理只知抓具体工作,没有总的工作方向,我说什么,他做什么,属于拨一拨动一动的那种。第二,我每次告诉他要给我结果,但是他总是跟我陈述事实,始终不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最不能让我忍受的是,王经理每次向我汇报工作都是说了一大堆,没有重点,我也搞不清楚他想表达什么。”P3-6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你在工作中会面临种种困惑。比如,有时你会想,为什么上级领导不能认可我的工作?我已经十分尽力了,为什么领导还是认为我没有高度,还是认为我不够职业,还是要求我不断反思自己?为什么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不能配合我的工作?难道部门之间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吗?难道无论什么事情非得需要上级领导协调才能开展吗?我错在哪里了?为什么员工不能自动自发地工作,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很多年了,为什么还需要经理事无巨细地布置,甚至手把手教他们?他们在想什么?
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相信每位中层干部都会作一些反思和调整,这些调整有时候是有效的,有时候却不那么有效。衡量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沟通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升。
很显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沟通占用了你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你不是一名技术人员,而是一名经理,企业衡量你的时候,不是看你会画多少图样,会签多少订单,会操作几种机器,你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影响别人与你的合作上,转移到如何激励员工、与其他经理合作达成你想要的目标上。中层干部是通过影响别人的工作来创造业绩的,这就要求中层干部要做好沟通工作。沟通是帮你达成目标,影响他人与你合作的必备技能。
沟通,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内涵丰富。我曾经听过最简单的沟通定义,那个人告诉所有学员:“所谓沟通,就是说话,我说你听,然后再你说我听。”这个老师只教会了学员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只解释了沟通最浅层次的意思。如果沟通的全部内涵就是这些的话,我想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这一本书了。
实际上,与其说沟通是说话的能力,不如说沟通是如何说话的能力。沟通不仅仅要求会说话,而且要会听,同时,在沟通的时候需要一定的策略。你想如何影响他们,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达成你想要的目的,是每次沟通都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人的大脑是个反应的工具,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引起对方的反应。你说什么,对方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画面,这个画面可能是你想要的,可能不是你想要的,而要达成有效的沟通,你就必须控制好局面,使沟通对象头脑中呈现出你想要的画面。从这个角度讲,沟通传递的是想法而不是信息。你要通过沟通,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对方,而不是信息的本身。
本书分成八章。第一章提出本书的核心理念,沟通传递的是想法而非信息,帮助大家理解沟通的核心和本质。当你理解了沟通传递的是想法而不是信息的时候,你的沟通才会更加有效,你才不会只顾自己表达,而是关注与沟通对象的互动,关注你的目标,努力促成沟通效果的提升。
第二章是别只顾自己说话,而忘记了倾听。实际上,沟通不良的50%以上的问题是出在了倾听上。没有很好的倾听,就无法顾及对方的感受,造成沟通障碍。
第三章是理解了之后,再作反应。先有理解再有沟通,是沟通的一个基本准则,当你没有理解你的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的时候,误解肯定会发生。
第四章是别偏离了主题。任何的沟通都会有一个主题,都会有一个目标。当你进行沟通的时候,是否考虑清楚了你的主题与目标是什么,在沟通过程中,你是否不断调整你的想法,不断接近沟通主题,这些都会影响你的沟通效果。
第五章是别忘了自己的角色。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你在不同的员工面前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上级面前你是方案的提出者;在下级面前你是有效问题的提问者;在同级面前你是信息互动者。每次沟通,你是否再一次确认了你的角色?如果角色使用错误,沟通将会无效。
第六章是管理员工的行为,不做心理专家。在沟通的时候,很多管理者喜欢猜测员工的意图,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自己的主观判断。然而所作出的判断经常和员工的真实意图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经常导致沟通障碍。
第七章是别回避冲突。我们在沟通时,经常会和对方发生冲突。别回避沟通中的冲突,有时候冲突不一定是坏事,很多冲突都是建设性的,可以把沟通引向深入,因此,当在沟通中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正面对待,有效化解。
第八章是让沟通对象掌握主动权。这是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特别与下级沟通的时候,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有些管理者喜欢自己掌控局面,忽略员工的参与,把沟通变成了一个人的演说。其实员工更需要参与,需要掌握主动权。
由于知识经验所限,本书表达的内容可能存在很多不足或疏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