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溯源
第一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 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产生的历史依据
一 社会主义的产生壮大与资本主义世界的
危机及其衰落
二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转机
第二章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形成
第一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形成条件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 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深刻反思
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第二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形成过程
一 酝酿准备阶段,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
二 提出命题阶段,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到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三 初步形成阶段,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年底
四 趋向成熟阶段,从1989年治理整顿到1992年南方谈话
第三章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内涵
第一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继承
一 坚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两个必然”规律
二 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
三 坚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对立关系
四 坚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思想
第二节 邓小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一 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二 深刻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 准确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邓小平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科学定位
一 和平共处、竞争发展
二 互相学习、借鉴和利用
三 根本对立、生死斗争
四 代替与被代替
第四章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特点
一 独特的视角
二 巨大的创新性
三 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理论价值
一 基本实现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辩证认识
二 科学定位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三 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第三节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实践作用
一 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二 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三 调整了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
第五章 邓小平资本主义论的发展
第一节 推进邓小平资本主义理论创新
一 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两点论”
第二节 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邓小平资本主义理论
一 实施“走出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战略,扩大对外开放
二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三 推动“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到伟大实践的转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