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对象
第一节 国内外学界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兴经济学科
一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二 西方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
第一节 贸易保护的政治市场
一 贸易保护为何久盛不衰?
二 S—S模型的扩展与R—V模型
三 利益集团、政党与贸易政策
四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二节 贸易制裁
一 贸易制裁的政治动因及其政策效应
二 对津巴布韦和伊拉克的贸易制裁
第四章 国际贸易体系
第一节 霸权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开放性
一 英美霸权与国际贸易体系的演变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体系
第二节 国际贸易体系的调整
一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
二 “中心一外围”结构与国际贸易体系
第二篇 国际金融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第一节 利益集团的汇率政策偏好
一 “三元悖论”与汇率政策的利益冲突
二 固定、浮动汇率与汇率水平偏好
第二节 左右翼政党、反通货膨胀可信性与汇率政策
第三节 民主模式与汇率政策
第四节 东亚国家的汇率政策
一 变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说明
二 模型与分析结果
第六章 资本管制与资本自由流动
第一节 影响资本流动政策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一 利益集团的资本流动政策偏好
二 政党的资本流动政策偏好
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民主模式与资本流动政策
第二节 官方发展援助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官方发展援助的基本特征
二 影响官方发展援助的政治因素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霸权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第二节 英国霸权与金本位制
一 金本位制的创立
二 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美国霸权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一 牙买加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
第三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动因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经济与政治收益
第二节 欧洲:政治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
第三节 美国:霸权与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一 东亚自由贸易区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九章 全球治理、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治理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相互依存发展的新阶段
二 全球治理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一 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经济关系
二 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政治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