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编著的《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礼记/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西汉)戴圣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戴圣编著的《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内容推荐 《礼记》(作者:戴圣)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典章制度名物的书籍,自汉以来的两干多年一直被整个专制王权社会奉为礼治的圭臬。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礼治思想的资料汇编。汉代把孔子删定的典籍称为“经”,其弟子及后学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经”的解释。到西汉前期关于传礼经的著作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礼记》一书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删节整理上述著述而编订成的。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因《小戴礼记》立有学官,故将小戴本专称了《礼记》,并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地位上升为经,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的内容及产生与变迁,记录孔子和弟子及他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论述如何以礼正确处理各种人伦关系等。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习俗、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涵深邃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其中《大学》和《中庸》两章更位列“四书”,蜞称经典中之经典。 礼,是体现儒家“仁”与“德”的各种社会规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是维系社会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色彩最浓厚、影响最深远的重要内容,在时下浮躁而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粗率地一概否定传统文化的风气之下,对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来说,礼文化仍有我们批判地借鉴,甚至批判地继承的成分。无论就个人生活习惯的培养、行为品格的塑造,或是对中国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研究,《礼记》都应该是一部必读的经典。 诚然,《礼记》中有些封建糟粕,如强调建立在亲亲尊尊基础上的等级制度、繁饰礼乐、靡费财物的丧服制度与祭祀制度,以及宣扬男尊女卑等,这些对于近现代社会来说,早已失去了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对于今人已经成为无用的东西了。对于这些,读者当予以分析鉴别,仅可作为历史知识去了解。而《礼记》中许多说得很好的有关学习、教育、生活、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对今人仍有教益,很值得认真研读。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如果我们给礼赋予现代意义的诠释,那么一个不讲礼的人,他就不足以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曾国藩也曾说过:“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日礼而已矣。”所说的修己治人、经纬万汇,那就是指小至个人修养,大到治国平天下,都应该包括在礼中,由此可见礼的内涵和外延,范围真是广泛而浩大.学习礼、实践礼也.真是太重要了。 目录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礼运 礼器 郊特牲 内则 玉藻 大传 学记 乐记 祭义 经解 仲尼燕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儒行 试读章节 曲礼上 【原文】 《曲礼》日: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译文】 《曲礼》说:做事情不要不慎重,神态要庄重地有所思考,说话时神情安详而言辞确定,这样才能使民众安定。 【原文】 敖不可长①,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 傲慢不能滋长,欲望不能放纵,志意不能自满,享乐不能过度。 【原文】 贤者狎而敬之①,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②,直而勿有。 【译文】 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且尊敬,敬畏并且爱戴。对于爱戴的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对于憎恨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能积聚财产又能分散救济贫困,能安于现实又能适应变迁。遇到财物不要随便据为己有,遇到危难不要轻易躲避,与人争执不必追求胜利,分派财物不要求多得,有怀疑的事情不要臆断,已经明白的事情不要自夸知道。 【原文】 若夫坐如尸①,立如齐②,礼从宜,使从俗。 【译文】 如果要做到坐着像受祭的人一样端正,站着像处于斋戒中一样恭敬,礼应该适当,出使到国外要遵从当地的风俗。 【原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①,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②,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③。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译文】 礼啊,是用来确定亲近疏远、判断疑惑怀疑、区别相同与不同、明辨正确与错误的。依照礼而言,不随便取悦于人,不说没有用的话。依照礼而行,不僭越节度,不侵犯怠慢,不因喜欢而亲近显得不庄重。提高自身修养,履行诺言,这就是所谓的良好品行。品行得到完善,并且言谈符合常理,这就是礼的本质啊。关于礼的学问,只听说过从别人身上取法学习,没听说过自己能够体会出来的;只听说过不懂的人前来投师学习,没听说主动上门去传授的。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①,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②,非礼不亲;班朝治军③,莅官行法④,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⑤、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成其为道德仁义;教导民众规范准则、纠正风俗习惯,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分解争辩、辨别争讼,没有礼就不能决断。君主和臣下,地位高的和地位低的,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他们之间的名分,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出外游学、侍奉老师,没有礼就不能做到亲密;排列朝廷上的等级、治理军队、监督官员、行使法律,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到祠堂祈祷祭祀,供奉鬼神,没有礼就显得不真诚、不庄重。这就是君子用恭敬慎重、节制退让来阐明礼的原因啊。鹦鹉能学舌,但是脱离不了飞鸟的范畴;猩猩能言语,但是脱离不了禽兽的范畴。现在作为人而不懂礼,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只有像禽兽一样没有礼,才会出现父子共妻这样的现象。所以圣人兴起时,就制作礼来教导人们,使人们因为有礼,知道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 【原文】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日“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②。P1-3 序言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古今中外,在书籍的哺育下,人们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化。那一部部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粒粒耀眼的明珠。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将这些明珠拾缀在一起,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前人对社会、时代的洞见,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这套书无疑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最好礼物。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次阅读,都像一次新的探索,都能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当你翻开一本本书,便好似步入了一个个崭新的世界。有时候,你会进入芬芳的花园,享受恬静与美好;有时候,你会走入冒险世界,进行奇妙的探险;有时候,你会开始沉思,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世界名著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的青少年敞开着大门,这座殿堂是最迷人的乐园,你每走出一小步,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奇异的果实。今天,你在希腊观赏蓝天自云下奥林匹斯山众神与人们的生活;明天,你又在中国随着孔子周游列国,感知儒家学说的教诲;你既可以上天揽月,也可以在两万里的海底自在地航行;你会看到丑恶的人性,也会感知最善的温情,这个世界任由你遨游。 这就是伟大的经典,属于每一个阅读者的乐园,永远放射着异彩,永远以历久弥新的魅力吸引着你。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这个召唤来自于你,年轻的阅读者,当你的心灵与它共鸣,便能产生新的智慧与力量。 当你看到经典名著的繁多的书目时,不必为难,不必对着它浩若烟海的知识兴叹,可从你喜欢的出发,慢慢走进这个世界。阅读,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从中受到启发,收获思考。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会让你站在巨人们搭建的高梯之上,不断攀登,看得更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